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裂缝的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双块式现浇混凝土道床板出现的裂缝现象的分析,从设计、施工和混凝土配方等方面分析了现浇混凝土道床板的裂缝成因。提出了防治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裂缝的具体措施,对今后客运专线现浇混凝土道床板的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现浇混凝土容易开裂的现状,结合新建兰新铁路极旱荒漠地区无砟轨道道床板的施工,总结出4种常见的道床板混凝土裂缝形式。分析了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通过线外试验段选取了适宜于新建兰新铁路极旱荒漠地区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的最优混凝土配合比。在养护棚中制作道床板,浇筑混凝土时进行二次振捣并多次抹面,采取内掺养护材料、外喷养护剂的"内部抗裂、外部防裂"以及覆盖土工布等防裂措施,从而有效避免了道床板混凝土开裂,提高了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为工程背景,针对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易开裂的问题和干旱风沙地区环境条件的特殊性,从设计、材料和施工3个方面提出了道床板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并在代表性工点开展了现场应用试验。观测结果表明,所采取的综合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了道床板混凝土开裂,从而保证了无砟轨道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双块式无砟轨道的设计和施工质量,首先对路基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和支承层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提出连续道床板和分块道床板两种结构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和设计要点,并对两种设计方案进行结构受力和配筋计算。然后从抗压强度、结构耐久性、疲劳强度、裂缝控制等要求研究道床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出道床板混凝土强度采用C40是足够的,且强度不宜太高。最后结合目前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和运营经验,提出道床板和支承层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无砟轨道道床板开裂已成为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针对无砟轨道道床板现浇混凝土容易开裂的现状,结合工程实例,采取内掺养护材料、外喷高效养护剂的“内部抗裂、外部防裂”双重裂控技术,并配合新型保湿养护膜的附加防裂措施.实践证明,该方法有效解决了道床板混凝土的开裂问题,提升了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质量,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混凝土裂纹观测和温度、应变监测等手段,分析戈壁极端环境下混凝土应力变化情况,研究混凝土材料、养护方式和道床板结构对道床板开裂的影响。经试验得到戈壁极端恶劣环境下,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防裂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成渝铁路客运专线黄帝山2号双线特大桥及路基地段CRTS-1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裂缝进行的观察、分析、研究,总结了CRTS-1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裂缝原因及形式,并针对不同形式的裂缝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后续施工的实践表明,道床板混凝土裂缝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建立考虑水化热、混凝土收缩和弹性模量等时变参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早期温度应力瞬态分析有限元模型,分析道床板内部水化热与外部环境温度共同作用下的道床板早期温度应力分布特征,比较不同施工季节、浇筑时刻以及钢模支撑条件对道床板早期温度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道床板早期温度应力受水化热和外界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内部应力主要受控于水化热,表面应力主要受控于环境温度,轨枕侧边是容易产生早期温度裂缝的薄弱环节。在施工温度降低条件下,道床板侧边和顶面容易产生裂纹。为减少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开展,应选择在傍晚时分浇筑混凝土,适当延长拆模时间,气温较低时拆模至少为3 d后,浇筑温度较高时拆模至少为4 d后。  相似文献   

9.
基于兰新客运专线与宝兰高速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裂缝防治的现场实践经验,总结出西北干旱区道床板裂缝主要有轨枕四角处八字裂缝、轨枕周围环向裂缝、道床板两侧"7"字裂缝、道床板横向"1"字裂缝、道床板表面网状龟裂等形式。分析了裂缝成因,并提出可通过优化结构形式、改善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混凝土制备及运输过程控制、改进施工工艺、加强早期养护、改进施工条件、适时拆除工装等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裂缝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兰新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在恶劣环境下易开裂的问题,在分析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从混凝土材料和施工两个方面提出了兰新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抗裂技术措施。在低收缩混凝土制备方面,确定了"低胶材用量、低用水量、低坍落度和高含气量"(三低一高)的混凝土配制原则,提出了基于内养护的高抗裂混凝土制备技术,并对内养护材料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混凝土施工方面,提出了与结构和环境特征相适应的混凝土施工工艺、节水养护技术和温度应力释放措施。实践证明,所采取的混凝土抗裂技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以京沪高铁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灌筑为例,介绍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灌筑CA沥青水泥砂浆层的施工工艺,分析了CA砂浆质量通病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并对一些施工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CA砂浆灌筑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京沪线一标段天津特大桥2段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筑施工的实际,总结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施工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建设中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被用作轨道板与混凝土底座板之间的弹性垫层,其性能对轨道结构的平顺性、耐久性、列车运行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均有重大影响,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工程结构之一。由于对其施工经验的缺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工艺工法掌握不当以及各种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垫层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质量缺陷,从而破坏其对轨道板及底座板的粘接力,因此对其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采用有效措施预防很有必要。研究结论:通过某高速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垫层施工实例,对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垫层施工中常见的灌注后在板和砂浆的结合处出现微缝隙或在局部出现砂浆不饱满、分层现象;灌注后表面出现大量的微小气泡、较大的气泡、上下连通的气泡以及灌注后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垫层析出沥青颗粒的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总结提出从轨道板封边工艺、灌注工艺、搅拌工艺、原材控制等方面给出了具有很强操作性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使其施工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给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天津特大桥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施工经验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介绍原材料进场检验、储存及管理,砂浆车选型、计量及维护,施工前准备(清洗、紧压、封边、排气孔设置、预湿),砂浆的拌制、灌筑、养护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地铁3号线解放桥站--天津站站盾构区间穿越京津城际客运专线为我国首例已实施的盾构穿越高速铁路路基段工程,通过使用ANSYS软件,建立地层-结构三维实体模型,模拟盾构穿越客运专线的过程,分析盾构穿越期间轨道沉降及横移变形规律,将数值分析与实际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在无轨道加固、车辆限速措施的条件下,采用严格控制施工参数的措施可以保证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6.
京沪高铁桥上无砟轨道CA砂浆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沪高铁桥上首次采用板式无砟轨道新技术,该项技术最为重要的是CRTSII CA砂浆(即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技术,其性能指标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是满足今后高速铁路运营要求的关键。对CRTSII CA砂浆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针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建设的需求,研究设计无砟轨道铺装设备。研究结果:试制出一种功能完善、适应性强、造价便宜、操作简便的无砟轨道铺装设备,满足施工要求,可在客运专线路基、桥梁上和隧道内铺设轨道板、双块式轨枕、轨排、部分道岔部件,保证了施工质量,且可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以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重载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为例,介绍了重载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轨排框架法施工技术,包括了施工工艺、施工设备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可为今后类似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温福铁路八仙仑双线隧道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国内外无砟轨道施工经验和相关技术资料,结合中国客运专线线路具体情况,对目前我国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和物流问题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温福铁路无砟轨道成套施工装备,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保证轨道精度和合理物流组织的方案。轨道精调结果、施工调整工效和铺轨后的复测精度验证了所提出的“轨道组合排架法”在时速200~250km的客专无砟轨道施工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遂渝线路基上双块式无碴轨道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秦瑞谦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3):21-24,83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发展,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无碴轨道铺设施工技术,总结无碴轨道施工和维修的技术标准,已成为我国铁路发展的当务之急。 研究方法: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是国内首次尝试在路基上成区段铺设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中根据设计要求,从实践出发,不断探索和完善施工工艺,研制改进工装设备,从而攻克诸多技术难题,圆满完成了施工科研任务。 研究结果:动车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试验段的成功建设对我国无碴轨道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进行了重点总结,包括控制测量、道床混凝土施工及裂纹防治、低弹模混凝土摊铺、轨排组装与精调等,并对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