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了四道柳集运站铁路专用线项目概况、主要技术标准、运营管理方式、列车开行方案、设计通过能力、输送能力及后方通道能力适应性等,提出在充分利用既有机务设施,减少中间作业环节,提高运输组织效率的基础上,确定本专用线合理的运输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2.
从牵引质量10000t,5000t,2500t及电气化、内燃方面对神华孤山川专用线运输组织模式进行研究,形成了五个运输组织方案。从本线运输能力、后方通路能力、车站作业时间、站场布置、运营费用、工程投资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运输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3.
铁路专用线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铁路在国民经济中的大动脉作用越来越强。近几年铁路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新建及改建的铁路干线众多,铁路行车速度不断提高,为适应铁道部的相关政策,专用线的新建及改建项目也比较多.笔者从参加工作以来,参与设计的专用线项目不少,本文从专用线设计中的问题加以分析,对专用线设计思路提出个人建议,权当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铁路专用线接轨站的选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专用线通常都要与国铁既有车站进行接轨,选择合适的接轨站,对节省工程投资、合理组织车流、减小运营支出等都有显著的实际效果.因此,在铁路专用线接轨站的选定过程中,对铁路专用线的地理位置,近、远期路网构成,专用线货流近、远期运输径路,机车交路、运输疏解等进行综合分析,经技术、经济比选,最终确定铁路专用线接轨站.  相似文献   

5.
新乡地区多条既有铁路专用线存在废弃、闲置、使用效率低的情况,为使其得到运用优化,通过对新乡市域范围内的铁路车站及专用线货运基础设施、运营现状进行调研,对专用线的运用情况进行分类整理,梳理出专用线现状情况:地区内粮专线接轨比例高,但使用频率低;废弃、闲置专用线占比高;有条件的专用线拓展多元经营。依据调研情况,统筹考虑地区内货运量及运输现状,提出专用线的运用优化建议:规划建设地区内现代化粮食铁路物流园站;打造城区废旧铁路沿线铁路景观长廊;新企业入驻,废弃厂区借壳重生;加快在建及拟建专用线项目进度。研究可为类似地区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铁路专用线及其接轨站接触网设计既满足技术先进性、又兼顾合理性与经济性,紧密结合既有接触网实际情况,对设计中的接触线悬挂点高度选择、专用线牵引供电方式选择、既有接触网分相迁改以及专用线接触网故障切除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使设计更加合理、优化。  相似文献   

7.
分析同煤阳高2×350MW热电厂项目电厂厂址、行车组织特点、工程具体实施等因素,阐述专用线接轨站站址选择、接轨站与电厂站站形布置、施工过渡方案设计等站场设计中多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根据铁路专用线运营管理特点,对其进行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并以成都铁路局管辖范围内某石油企业专用线为例,对铁路专用线几个典型信息系统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总结值得关注的几个工程设计要点,希望能为今后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工业企业铁路专用线的管理方式和交接方式、接轨位置和接轨点的选择等问题的分析,对工业企业铁路专用线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重载铁路技术得到更多的应用,但目前关于山区重载铁路专用线设计的经验较少。文章通过对山区重载铁路专用线设计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相关设计有一定帮助。山区重载铁路专用线存在着所经区域地形起落大、地质条件复杂、采区、采空区等众多控制因素,文章论述了重载铁路专用线列车编组大、长度长,列车牵引质量大、轴重大的特点,对重载铁路技术标准和煤炭车站布置图形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山区重载铁路专用线关于轻重车限制坡度、曲线半径、到发线有效长技术标准的选择方案,以及结合车站布置和相关需求提出了装车塔式、移动装车机快速装车系统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升铁路专用线建设的科学性,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经验总结、文献分析等方法,从主要技术标准、各利益方关系、工程方案等方面,对总体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研究表明,在专用线总体设计中,应合理选择主要技术标准,尤其是对工程影响较大的铁路等级、坡度以及曲线半径;方案设计过程中应重视地方政府以及业主的意见,妥善处理与各利益方的关系,从方便运营的角度,对运输路径、接轨站和站后配套等进行优化设计;各项工程方案应着眼于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在保证安全及功能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因地制宜,合理确定。  相似文献   

12.
王新梅 《铁道货运》2011,29(12):24-26
介绍了兰州铁路局陇西车务段专用线的现状,分析了专用线运输存在的安全隐患较突出、专用线作业效率低、专用线布局分散、专用线企业运输员技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通过明确专用线交接检查的重点、压缩货车在专用线停留时间、严格控制专用线违规共用、提高专用线企业运输员业务素质、加强专用线的日常检查及管理、加强与专用线企业沟通等措施以加强专用线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柳州官塘物流港铁路专用线紧靠官塘港码头,便于水铁多式联运物流开展,其开发建设对降低工业物流成本、提升社会物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阐述广西柳州官塘物流港相关规划及铁路专用线项目,对官塘物流港铁路专用线运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从接轨、线路走向、货运中心布置3个方面对铁路专用线方案进行研究,提出接轨方案推荐从洛埠站接轨,选用拆除中间站台增设到发线改造方案,线路走向方案推荐采用利用既有专用线通道方案,货运中心规划布置钢材深加工作业区、集装箱兼长大笨作业区、成件包装作业区、散货作业区、特货作业区等。  相似文献   

14.
对新疆浩润凯铁路专用线项目所在区域既有路网情况、车站概况及运输通道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新疆浩润凯铁路专用线准、宽轨接入霍尔果斯口岸站的方案,综合考虑专用线运量与口岸站到发能力、编解能力的协调性,力求口岸站能力与新增运量匹配,并争取接轨点沟通口岸站宽、准轨车场多条股道,增强作业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于波 《铁道勘察》2023,(1):84-90
神木市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资源富集,货物运输需求量大。存在铁路产权不一、铁路专用线建设滞后、公路运输压力大等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布局铁路专用线,实现运输需求与集疏运体系相匹配尤为重要。为指导神木市铁路专用线(集运站)有序建设,结合神木市铁路网布局、矿区井田分布、工业园区格局等因素,考虑车站分布和铁路专用线项目辐射服务范围,将神木市细划为六大主要片区,并对各片区分别进行煤炭产销平衡分析,以确定各片区煤炭铁路外运量及各铁路干线承担的煤炭运量;其次,根据大型工矿企业运输需求调查,合理规划布局各片区铁路专用线,以实现需求与供给平衡;最后,对各片区铁路专用线运量进行预测,从公铁运输比例、铁路运输增量、铁路能力适应性、节能减排等方面对规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规划铁路煤炭外运比例可分别提高至95.5%、96.4%。  相似文献   

16.
衡伟  张慧海 《铁道货运》2010,28(3):41-43
介绍西安东站专用线的现状,针对专用线管理存在专用线企业实力和管理能力薄弱、专用线企业的重视程度需要提高、路企交接标准化尚未落实等问题,采取加强路企合作、深入专用线现场检查制度、推进精细化管理、实施专用线整合等强化专用线安全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当铁路专用线长度较短时,由于接轨站与专用线车站之间无设置区间闭塞的硬件条件,两站联锁系统就只能通过站间联系电路进行关联,而站联电路不属于定型电路,其继电器组合也不属于以往的定型组合,因此电路设计需要根据联锁的内部逻辑、站前工程技术条件进行综合考虑,而不能简单选择类似工程项目的竣工图纸直接套用。为此,基于某竣工的铁路专用线项目,结合联锁逻辑,将站前工程技术条件转化为信号工程的设计要素,逐步呈现设计要素的分析过程、解决过程,解释在站间联系电路中,哪些信息需要驱动采集,如何进行驱动采集;然后汇总为计算机联锁施工图中的站间联系电路图、组合及内部配线图;最后根据该专用线的实际运营状况,加入轨道电路电码化的相关内容,将站联电路中需要驱动采集的特殊轨道继电器信息进行说明,供同行设计者在站间联系电路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铁路专用线作为大宗货物运输"最后一公里"的起讫点承担着铁路和企业的纽带作用.从专用线分布情况及专用线到发运量方面分析北京局集团公司专用线现状,阐述影响专用线发展的因素,研究提出专用线功能由"为企业服务"向"为社会服务"转变、利用市场机制优化专用线改扩建手续、引导企业完成专用线扩能改造、对无运量专用线进行分类管理、建设现...  相似文献   

19.
在对新《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及相关规范分析的基础上,叙述了实行规范化运作的意义,总结了常见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项目的种类,从专用线选址、设计及建设,专用线及接轨站运输组织及技术条件、事故应急预案及施救信息网络等方面阐述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规范化运作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根据《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专用线运输安全现状综合分析导则》的要求,结合危险货物专用线现场实际,从安全管理、技术设备设施、载运工具及货物包装、运输能力4个环节出发,选择24个指标组成安全分析体系.采用层析分析法确定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铁路专用线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分析模型,并结合具体事例和数据,对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