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目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是项目立项阶段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建设邯黄铁路的必要性,为该项目的立项建设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建设邯黄铁路,开辟了河北中南部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有利于降低工业成本,有利于河北省黑龙港地区的开发建设,为黄骅港提供了便捷的集疏运通路,增加了晋中和顺、左权地区的出海通路,增强了铁路网运输组织的灵活性及改善了路网的通达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西部大开发路网建设一部分的兰州至成都铁路选线设计,从线路通道的地理位置出发,综合分析线路走向沿线的人口、资源分布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国民经济中和路网中的作用,结合沿线地形条件和各类资源分布及开发前景,提出按干线与支线相结合的原则布设区域路网的设想,所提出的线路走向既有利于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又成为国家路网宏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兼顾了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结论为:兰州至成都铁路线路方案宜采用经临夏、合作方案,定位为客货共线的区域路网铁路干线,同时考虑兼顾九寨沟旅游客流及沿线地方货流量需要的支线联络线路。  相似文献   

3.
新建伊宁至阿克苏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新疆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分析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特征、交通运输现状及存在问题、区域路网分工及运输需求为基础,通过宏观战略、区域路网、综合交通体系、资源开发、运输需求、国家安全等视角全面分析项目的功能定位。从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沿线旅游和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巩固国防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深入剖析新建伊宁至阿克苏铁路的建设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武汉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汉和西安是我国的两个大型中心城市,通过对区域铁路网、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需求等分析武汉至西安客运专线的功能定位,并从路网功能、通道能力、沿线经济的带动和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进一步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研究结论为:项目建设对于构建西北至华中、华东等地区快速客运通道,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实现通道内客货分线运输,提高通道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快沿线城镇化进程,促进沿线旅游产业繁荣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型组合模型在铁路客运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客运量是用来测算交通运输业所承担的工作量,反映了运输业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数量指标,准确的客运量预测直接影响到铁路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及铁路交通组织安排。根据客流量数据的特点,提出新的组合预测方法,构建线性时间序列灰色GM(1,1)模型和考虑客流量影响因素的非线性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最后结合新建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项目及调查数据进行客流量的预测研究,并将组合模型预测结果和单一模型相比,得出新型线性和非线性组合模型预测精度更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客流量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乌兰浩特—扎赉特旗新建铁路是内蒙自治区规划乌(乌兰浩特)江(江桥)铁路的组成部分,西段与既有白阿铁路和在建锡乌铁路相连,东端连通江桥与平齐铁路衔接,以开发扎赉特旗农业及矿产资源为主,既是资源开发的运输通道,又是白阿铁路与平齐铁路的联络线和蒙东地区出区通道之一,线路的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及完善蒙东地区路网布局、增强区域路网机动性有重要作用,项目已纳入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铁路网规划。  相似文献   

7.
新建加德满都至博克拉铁路项目位于尼泊尔中部,线路由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至博克拉,正线全长164.395 km。由于沿线区域欠发达,几乎无铁路分布,项目客运量预测存在基础资料少、铁路统计调查数据缺失等困难,针对上述困难,对预测的方法进行研究,根据项目客流特点,将尼泊尔划分为17个小区,采用四阶段法进行客运量预测。结合小区人口和旅游客流的现状及增长情况,预测各小区的交通生成量,采用重力模型法得到总客流OD,通过Logit模型得到铁路OD,最后根据最短路径法进行客流分配,从而得出项目区段客流密度和车站旅客发送量,本项目的预测对类似项目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武汉至宜昌客运专线功能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武汉至宜昌客运专线在国民经济和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预测客货运需求,提出其承担的主要运输任务,研究其功能定位,从而确定其主要建设标准,是该项目的研究重点。结合沪汉蓉铁路通道总体规划、相邻路网、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等因素,确定武汉至宜昌客运专线是一条以客为主、兼顾双层集装箱和地方货运的铁路。  相似文献   

9.
深入研究了宁波轨道交通客流量与沿线用地布局特征的关系,着重分析了站点周边用地类型、容积率、居住人口及就业人口数量等对客流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目前宁波轨道交通客流量低迷的阶段性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宁波外围区域沿线用地开发强度整体偏低;在交通导向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宁波轨道交通沿线部分在建和规划用地的客流量提升潜力巨大,结合轨道...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九景衢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明确的铁路规划项目,对其主要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和梳理项目建设必要性、主要技术标准、建设方案等重大技术问题.研究结论:(1)九景衢铁路具有较强的区域、地方开发性特征,有助于开发沿线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2)主要技术标准需要重点考虑研究年度与未来发展之间需求差异的问题,建议采用单线预留双线条件,速度目标值为160 km/h预留200 km/h条件的主要技术标准;(3)线路走向需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经济据点分布、吸引客货流能力、工程投资规模等多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选确定.建议九景衢铁路自既有铜九线湖口站接轨,基本并行九景、景婺常高速公路,引入既有景德镇站,经婺源、三清山,利用既有衢常铁路引入浙赣铁路衢州站,线路全长328.09 km.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沿江铁路通道规划建设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长江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沿江铁路通道横跨我国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支撑性通道。以沿江通道区位特征、产业布局、经济特征为依据,通过分析沿江铁路通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通道内不同时期铁路运输需求,以及对拟建项目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沿江铁路通道规划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近几年来,区域内从沿海经济向沿长江(华东腹地)经济的发展,加快了长江中下游经济发展速度,加剧了沿江地带货运量需求,"沿江开发,江海联动"已成大势所趋,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受到交通、能源的制约。本文通过探讨构筑华东第三通道和修建阜(阳)金(华)铁路来解决上述问题。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沿线经济发展需求,我国铁路网结构,沿线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开发,解决贫困山区、库区人民脱贫致富等因素来论证修建华东第三通道的必要性,并参照实际情况论证其可行性。研究结果:华东第三通道主要以货运为主,兼顾客运,近期为单线,远期复线。在设计速度目标值上,不同地段,速度目标值相应变化。研究结论:构筑华东第三通道适应沿线经济发展需求,可解决沿长江中下游地区能源需求和原材料供应,满足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城际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要求,江苏沿江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进程过程中重点发展的区域。根据沿江地区城市群的特征,把沿江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分为主骨架城际网和都市圈城际网两个层次进行规划,重点研究沿江地区都市圈内部中心城市之间以及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轨道交通通勤线网。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宜昌地区铁路现状及总图规划,考虑相关项目实施,针对襄常至常德铁路引入宜昌地区方案,从地区车流特点、客运格局、引入地区方案进行逐层分析,从城市规划、运输组织、施工条件、长江桥位、环境影响、工程投资、地方意见等方面进行综合经济技术比较,推荐采用小鸦路站位·并行宜万铁路桥位方案。  相似文献   

15.
按照长三角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盐城市铁路将有连盐铁路、徐宿淮盐铁路、盐海铁路引入,地区铁路路网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应对地区铁路总图规划作出修改.通过充分分析盐城市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盐城的客货运量进行全面调查,在充分研究地方及过境客货运需求趋势的基础上对盐城市铁路进行研究规划.根据盐城地区引入铁路的特点,对线网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盐城市铁路客运系统布局.  相似文献   

16.
根据江苏省面临的形势和要求,通过梳理江苏省铁路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江苏省铁路在路网建设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江苏省铁路运输需求和铁路发展目标,从系统形成和发挥通道整体能力、提升铁路对江苏省的支撑和带动等方面,结合区域铁路网布局理论,研究提出江苏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结论:(1)江苏省铁路发展存在铁路网布局尚不合理、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等缺陷;(2)基于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等发展战略为契机,提出江苏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3)建议加快相关项目前期研究及规划建设力度,实现江苏省铁路"客运高快化、区域城际化、货运集中化、路网系统化"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7.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概念,明确了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3个制约条件和5项具体内容。这个制约条件是满足铁路沿线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证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不牺牲后代人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5项具体内容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技术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及经济、环境、社会、技术的协调发展评价。在这5项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了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28个指标体系,给出了各指标的计算方法,为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分析国家及区域"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等规划基础上,预测研究年度区域各铁路客货运量、构成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各铁路项目的功能定位及其在区域路网中发挥的运输效益;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优化广西铁路建设项目顺序和提高运能的方案,达到提前发挥投资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7月1日上午,沪宁城际铁路开工动员大会在南京举行。11时,随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宣布工程开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长三角的重要基础设施、上海和江苏人民期盼已久的现代化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建设。沪宁城际铁路全长300公里,全线设21个车站,建设工期为两年,计划2010年7月1日开通运营。届时,沪宁城际铁路将大量开行高速动车组列车,列车最小间隔3分钟,沪宁两地可以实现公交化运输,上海直达南京仅需1个多小时。该项目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交通体系、缓解区域交通运输紧张状况、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协调联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 《铁道货运》2021,(2):51-58
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战略地位,对我国深化陆海双向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及铁路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西部陆海新通道功能定位,分析货运量影响因素,从区域间货运量、对外贸易货运量、分流沿江通道货运量3个方面进行运量预测.针对每部分货运量,在分析历年货运量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