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轮胎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轮胎的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充气轮胎正式被汽车工业采用起,如何使废旧轮胎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问题就客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2.
潘燃 《中国电动车》2013,(11):132-133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稀缺,循环经济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教材资源浪费现象不容忽视,对于拥有庞大学生群体的中国,教科书循环使用是一剂良药,可以为国家节省巨大的资源。另一方面,在政府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浪潮下,通过此项目引导学生节约资源,对其养成良好习惯和素养都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对高校二手教材前景及注意事项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二手教材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橡胶沥青(AR)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近50年的发展应用证明,把橡胶沥青应用于道路工程中,可以在提高道路各种使用性能的同时大大降低建造成本与养护费用,同时还可降低噪音提高行车舒适度。而且,橡胶沥青生产可环保利用废旧轮胎,符合国家提倡的"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等政策。  相似文献   

4.
张波  彭元诚 《公路》2008,(1):1-5
橡胶沥青(AR)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近50年的发展应用证明,把橡胶沥青应用于道路工程中,可以在提高道路各种使用性能的同时大大降低建造成本与养护费用,同时还可降低噪音、提高行车舒适度。而且,橡胶沥青生产可环保利用废旧轮胎,符合国家提倡的"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等政策。简要介绍了橡胶沥青在沪蓉西高速公路几座特殊桥梁路面铺装工程中的应用,也可供其他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5.
橡胶沥青在悬索桥桥面铺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橡胶沥青(AR)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近50年的发展应用证明,把橡胶沥青应用于道路工程中,可以在提高道路各种使用性能的同时大大降低建造成本与养护费用,同时还可降低噪音,提高行车舒适度.而且,橡胶沥青生产可环保利用废旧轮胎,符合国家提倡的"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等政策.该文简要介绍了橡胶沥青在沪蓉西高速公路四渡河悬索桥桥面铺装工程中的应用,也可供其他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接近年5亿条轮胎生产,使得中国成为轮胎消费大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轮胎生产大国,在世界十强的轮胎企业悉数进驻中国建厂同时,佳通轮胎作为一个全球华人企业,15年的中国投资发展,迄今连续7年.中国产销第一,其发展历程成为轮胎企业的楷模,如今,佳通轮胎正是沿着“诚信,专业,共济,奋进”道路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7.
在2004年6月30日召开的“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第一次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远期目标、近期工作安排、政策体制建设及协调保障机制等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提出来,这意味着建设节约型社会战役正式打响:而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小排量汽车的发展正逢其时,势在必行,大有可为。从目前来看,至少有四大因素将推动小排量汽车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经济过程中物质投入的减量化,节约资源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其本质要求,而节约型经济是现阶段中国式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形式.  相似文献   

9.
普利司通公司将在日本开展卡车和客车轮胎翻新业务“EcoValuePack”。承揽更换磨损表面部分以及轮胎气压管理等全套服务,以推动轮胎的循环再利用,应对高油价引起的轮胎原材料成本上升。轮胎翻新业务将投资1900万美元,从2008年7月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对于中国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年。本年度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以自主创新、能源转换为先导的一场革命正在孕育;在流通渠道和维修市场中垄断与反垄断斗争在自觉与不自觉的较量;结构创新、需求导向和解决产能过剩,正迫切需要体制和机制的改善;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还任重而道远。中国汽车工业同我国国民经济一样正面临着和平崛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轮胎翻新与修补是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的一个主要手段。自1907年英国首先建立起轮胎翻新业以来,世界各国随后将轮胎翻新列为节约橡胶资源、解决胎源不足、开拓轮胎第二资源的重点措施。一个世纪后的今天.随着自然能源的日渐减少.轮胎翻新业已成为开展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并且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12.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和趋势,循环经济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流程,从上世纪90年代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循环经济是集经济、技术、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启动和推广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和公众等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参与,而且需要资金、技术以及法规、制度等软硬环境的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刘勇 《驾驶园》2009,(8):17-19
轮胎翻新简单来说是使用过的旧轮胎经挑选、检测符合轮胎翻新国家标准要求的轮胎(即胎体)按一定的工艺加上新的胎面的加工过程。轮胎翻新在国外来说,早已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70自20世纪初轮胎翻新行业诞生一直稳步发展到今天,整个北美洲目前大约有1400个轮胎翻新厂这些轮胎翻新厂的规模大大小小、多种多样,小型工厂每日翻新20多条轿车轮胎或卡车轮胎,大型的工厂每天可生产2600条或更多的翻新轮胎。我国每年消费轮胎约1.5亿条,这么一个巨大的市场,轮胎翻新行业现状如何?各翻修企业的生存状况是怎样的?轮胎翻新的市场前景又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的周林燕会长。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大型SUV终于遇到麻烦了.看起来油价比“说教”更管用。无独有偶,美国政府公布了明年上市车型的节油榜.慢慢地也将会成为美国汽车社会的主旋律。这种现象对我们中国如何“建立节约型社会”应该颇有借鉴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乘用车消费一直是在一条与我国人均GDP1200美元这样的国情相脱节的道路上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汽车实用技术》2014,(4):101-101
<正>4月17日,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会长朱军表示,国家多年对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给予了大量优惠政策,特别是近十年,从国务院到各级政府部门都给予了一些政策扶持。但直至2010年12月,国家政府部门才首次对这个行业下发第一份专门性文件:是年,工信部印发了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大决策,目前,编制中国汽车“十一五”规划,业内颇为关注。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今年产量仍将保持500万辆以上,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但是不能不看到,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还是以大量消耗资豫和牺牲环境为代价,还是建立在粗放经营的方式上。这种方式不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分别在我国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战略中,将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发展目标:2005年7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五个方面提出了2005年、2006年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并提出了加快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庄严 《运输车辆》2009,(12):23-23
2009年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针对2009年9月,美国不顾中国强烈反对,启动“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采取“特殊保护措施”、限制我对美轮胎出口一事发表文章,提出5项措施,以维护我国轮胎工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汽车导购》2006,(2):71
固特异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全球轮胎巨头之一,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自2005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标准化的固特异授权强务中心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汽车服务以来.固特异再次发力,于2005年12月20日在珠海发布了Excellence系到轮胎,并提出了“三能”?轮胎科技与“三重”覆保承诺的全新概念。  相似文献   

20.
《汽车维修》2005,(4):2-2
在全球能源紧缺的今天能源成为全球性战略投资,倡导循环经济,发展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共识。人大代表尹家绪认为;在这种环境下,倡导并鼓励环保节能的小型汽车已是大热所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