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英 《上海汽车》2001,(8):11-14
本文介绍了中国汽车工业吸收外资的现状,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提出了改进外商直接投资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超 《中国电动车》2007,(4):154-155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外商逐渐倾向于采用独资的方式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新设独资企业、在合资企业中增资扩股、并购国内企业是近年来外商实现独资化的主要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部署、避免东西方文化差异、保护核心技术是外商选择独资的主要原因。国内企业、政府部门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此番独资浪潮。  相似文献   

3.
在越南,许多外商直接投资的汽车制造厂都已经宣布提高其汽车销售价格100~2000美元/辆。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工业》2001,(1):45-48
我国汽车工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外资建立合资合作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外商投资最热的一个行业,已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企业建立了600多家合资合作企业,至2000年底,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规模为220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规模已超过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日本和中国几乎是同时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家用汽车的,韩国则比我们晚了20年。 中国、日本、韩国这三个亚洲国家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低收入时代开始建设家用汽车工业的。那时的买车人仅是部分城市中先富起来的人。日本和韩国人口比我们少许多,所以他们两国都要靠发展出口,加大生产批量,以降低汽车售价。 中国在“十一大”后经济发展增  相似文献   

6.
段志坚 《汽车运用》2004,(12):18-19
英国汽车工业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从20世纪20年代起直到50年代,英国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二汽车生产大国的地位。而罗孚汽车更被视为汽车业界的传奇典范,不仅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辆具有中央底盘的汽车,而且开创了首次使用汽车燃气涡轮发动机和轿车运用四轮驱动技术的先河。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世界后起国家汽车产业发展的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以韩国为代表的自主发展模式。韩国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依靠政府主导下的产业规划、资金扶持以及对外资的严格限制,举全国之力建立完整的、有一定自主开发能力的汽车工业体系。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实行高水平关税和非关税保护,严格限制行业准入,强制性的产品分工,政府直接投资和国家银行大量贷款,高国产化率等。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汽车工业“6 3”格局的确定,以及汽车工业全球化趋势的兴起,在一国范围内建立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的国际经济大环境已不存在。同时,由于盲目追求规模…  相似文献   

8.
吴贤明 《汽车情报》2007,(24):24-29
马来西亚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前的汽车整车进口阶段。二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散件组装阶段。三是20世纪80年代后民族汽车工业起步发展阶段。马来西亚民族汽车工业起步的标志是1985年设立宝腾(PROTON)汽车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马来西亚汽车工业日趋成熟。马来西亚国产车从造型设计、规模化生产以及零配件的生产配套均已实现国产化。国产车的产能和销量在马汽车工业中占绝对比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韩国汽车产业形成了以现代、起亚、大宇、双龙4个公司为主体的市场格局,一跃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目前,韩国现有主要汽车生产企业演化为现代起亚、通用大宇、上汽双龙和雷诺三星四大集团.从产业集中度、产业制度结构、政府产业及外资政策和外资进入状况等4个方面分析,受发展历史较短的限制和1997年金融风暴冲击的影响,目前韩国汽车产业安全受到一定威胁,但仍属"较为"安全的级别范围.  相似文献   

10.
韩国汽车工业腾飞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汽车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从进口零部件组装汽车开始.最初几年,进展不快,年产量不过百辆至几百辆.标志着韩国汽车工业大规模起步的是1967年12月29日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的成立,这个时间比我国开始建设二汽只早两年,而比一汽开始建设,则整整晚了14年.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汽车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许多大型汽车企业引进了大中型计算机,如“一汽”早在80年代就进口了中型机,建立了计算机中心,引进了有限元分析软件、统计分析软件及CAD/CAE软件,随后国内汽车企业计算机普及率逐年提高。汽车企业财务、人事、档案、仓库管理、生产管理、统计等全部用上了计算机。  相似文献   

12.
一、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汽车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国还没有像样的轿车工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发展我国自己的轿车工业,决定寻求国际合作。在“以市场换技术”的背景下,二十多年来,与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合作,在我国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也都来华投资,  相似文献   

13.
杨再舜  刘元 《汽车情报》2005,(19):30-32
江苏省所处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已超过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外商直接投资已占全国总量的66%左右。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GDP占全国比重在30%以上,已将亚洲四小龙远远甩在后面。自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省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行,增速持续加快,以汽车为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技术、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行业实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汽车出口市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始于1957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汽车产品主要是按国家间的协定,以无偿援外的形式出口。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汽车产品贸易的出口,但这一时期,汽车产品出口的整体水平比较低,整车出口量少,汽车零部件出口品种不多、数量不稳定,主要是标准件、摩擦材料、点火线圈、万向节和千斤顶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机动车制动液标准的演变和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动液是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介质,制动液的质量必须满足汽车制动性能的要求。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制动液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其标准也随之在改变。介绍了20世纪50至60年代、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标准,70年代末至80年代和90年代的国家标准《汽车制动液使用技术条件》,以及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国家标准《机动车辆制动液》和汽车行业标准《汽车合成制动液》。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前的汽车整车进口阶段.二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散件组装阶段.  相似文献   

17.
《汽车情报》2007,(9):32-34
马来西亚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前的汽车整车进口阶段。二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散件组装阶段。三是20世纪80年代后民族汽车工业起步发展阶段。马来西亚民族汽车工业起步的标志是1985年设立宝腾(PROTON)汽车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马来西亚汽车工业日趋成熟。马来西亚国产车从造型设计、规模化生产以及零配件的生产配套均已实现国产化。国产车的产能和销量在马汽车工业中占绝对比重。2005年,马来西亚国产车和组装车的总产量为55.1042万辆,比2004年增加19.4%。其中轿车总产量为45.116万辆,商用车6.7647万辆,四轮驱动车1.5983万辆,其他1.6252万辆。宝腾汽车公司和马来西亚第二国产车厂生产的轿车占轿车总产量的82%,生产的商用车占商用车总产量的28%,商用车的产量比2006年增加了48%。  相似文献   

18.
问:我国汽车安全检测工作的现状如何?为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水平,国家有无专门的检测技术研究机构? 答:我国的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工作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由于机动车数量少,检测工作以车管部门为主自行检验的。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机动车检……  相似文献   

19.
路智军 《驾驶园》2010,(2):16-17
2009年,是中国汽车界可以纪念的一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1300万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在国内外汽车厂商觥筹交错.众汽配厂商喜庆分得一杯羹之时,在华投资已有20多年历史的全球最大的独立发动机制造商——康明斯,突降高管曹恩德.直接主管中国区的业务发展,与刘晓星和王洪杰组成决策“铁三角”.提高康明斯在华业务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20.
马戈 《汽车情报》2008,(11):18-23
印度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制造汽车。在亚洲汽车史上,印度是继日本之后第二个较早生产汽车的国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印度汽车产业上世纪一直处于规模较小的低水平徘徊发展状态。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6年以来,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产业政策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之后,印度汽车产业出现了持续向上的蓬勃发展态势——外企投资日益增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市场连年大幅增长、产业规模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