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在一台重型柴油机排气系统中装入一台涡轮,可吸收没有涡轮时将被废弃的排气能量。 寇敏斯发动机有限公司用其已经涡轮增压中冷的298千瓦(400马力)柴油机发展成了一台复合涡轮发动机。新发动机提高功率12.5%;燃料消耗量改善14.8%。严格地说,复合涡轮本身产生的燃料消耗量的改善是4.6%。且改装需要的变动很小,有可能将现有的发动机改装为复合涡轮发动机。 发动机的设计过程就是一个各个影响性能的因素如缸径、冲程、压缩比、增压压力、喷油压力等与设计所选材料热强度和结构之间的折衷处理。降低排污和大幅度改进热效率将成  相似文献   

2.
二级增压系统压气机效率的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配置在1台重型车用柴油机上的二级增压系统进行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放气阀开启的二级增压系统存在进气能力不足、压气机效率低的问题;关闭二级增压放气阀后,在中、低转速低负荷工况仅采用高压级增压器,而其余工况借助高压级涡轮旁通阀实现进气压力可调,增压系统压气机效率均可超过60%,且最大进气压力可达334kPa;针对不同工况采用不同增压形式,通过控制涡轮旁通阀开度使二级增压系统进气压力及压比分配得到有效调节,可以改善压气机效率及燃油经济性,为二级增压系统与重型柴油机的性能匹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车用柴油机谐振涡轮复合增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所开发的适合于车用柴油机的脉冲振废气涡轮复合增压系统,对复合增压柴油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普通涡轮增压柴油机进行了对比,在较宽广的转速范围内测录了进排气管系中压力波动,充量系数及发动机性能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对改善增压柴油机低速性能和烟度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车用发动机增压主要通过压气机提高进气密度,这项技术已作为提高发动机升功率、改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重要措施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驱动压气机的方式不同,发动机增压效果不一样,使发动机性能改进效果也不同。根据驱动压气机的方  相似文献   

5.
高原发动机涡轮增压的效率修正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低雷诺数(Re)效应对涡轮压气机特性的影响,分析了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压气机处于非自模区的流量界限,并通过相似模型理论推导了高原发动机涡轮增压的效率修正公式,利用这一结论能够快速地估算高原发动机性能,并为高空低Re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车用二级增压系统匹配方法与模拟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某发动机匹配一套二级增压系统,介绍了二级增压系统中高低两级压气机的匹配方法。建立了二级增压发动机计算模型,并进行外特性稳定工况模拟计算,确定发动机各转速下旁通阀的最佳开度。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旁通阀开度对高低两级增压器转速及压比的影响,确定了高低两级压气机压比和总压比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趋势。计算结果表明,匹配的二级增压系统基本满足发动机强化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不增加发动机体积和重量的条件下,要求涡轮增压柴油机具有更高的功率,这必然会由于采用高压涡轮增压手段而造成平均有效压力的上升。本文报导了为确定在高制动平均有效压力下发动机的性能,我们所进行的研究工作的结果。 试验是在一台配有独立的外源增压进气设备的单缸机上进行。增压压比达6,2:1,为限制峰值气缸压力,几何压缩比逐步降低到8:1,从而获得高达35.4bar的制动平均有效压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军用,寇明斯公司将一种普通的商用卡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从350马力提高到1000马力。采取的设计方法是提高发动机转速、降低压缩比、提高增压压力、中冷以及涡轮复合。 本文详细介绍了性能分析、发动机的改进型和所需要的新涡轮机械的设计与发展。并且也介绍了发动机试验工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从车用发动机对特性曲线的要求出发,指出了目前广泛应用的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匹配时的不足,提出了改善其联合工作性能的新方法——复合增压法。它把涡轮增压器和谐振进气系统串联起来,利用进气的动态效应,可获得很高的增压压力,从而得到高的扭矩系数。文中介绍了这种复合增压系统的结构、作用原理、设计要求和在规定转速下进行谐振增压时谐振系统几何尺寸的计算公式。对绍勒尔(Saurer)D4KT复合增压系统的测量,证明了公式的正确性。最后根据这种复  相似文献   

10.
在能源短缺和涨价的情况下,轿车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由于其良好的燃油消耗率和较高的比功率,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由于小型轿车发动机的转速范围较宽广,为了使其与非增压发动机相比,行驶性能不致变坏,要求对增压压力进行调节。目前流行的调节是采用带放气阀的涡轮增压器。这种解决方式,虽然与相同功率的非增压发动机相比,油耗要好一些,但并不是最佳的方案。 在目前采用的放气阀方案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在压气机的涡轮方面采取的措施,使有可能进一步降低燃油消耗率。  相似文献   

11.
这款发动机采用博格华纳(Borg Warner)带有中冷器的旁通阀式废气涡轮增压(单涡旋)系统。涡轮利用发动机排出的高压废气驱动作高速运转,带动同轴的压气机压缩吸入的空气,从而显著提高发动机进气效率,达到提高输出功率、降低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的目的。增压器(图1)主要由压气机、涡轮、中央轴承及增压控制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增压控制系统包括增压压力控制和超速切断控制两套系统(图2)。  相似文献   

12.
汽油机电动增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某2.0L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低速性能,提高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提出了由电动增压器加涡轮增压器组成的复合增压系统,重新匹配涡轮增压器并优化发动机压缩比.通过GT-Power软件建立复合增压系统仿真模型,用于复合增压系统选型工作和发动机的性能预测.最终确定了设计方案,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该复合增压系统能显著地提高发动机的低速扭矩、瞬态响应和最大功率,为后续高性能发动机的开发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3.
增压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增压技术概述 100多年前发动机刚刚问世时,都是自然吸气式发动机.后来,先用压气机压缩吸入的空气,提高压力后再进入气缸,这就是增压发动机.  相似文献   

14.
在一台2.0L涡轮增压汽油机上试验研究了全负荷工况下转速和增压比对发动机燃烧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增压比提高了压缩行程的缸内压力,发动机的动力性大幅度提升,增压比每增加0.1个单位,缸内压力增加0.03~0.05MPa,转矩增加12 ~15N·m.同一转速下的瞬时放热率峰值随着增压比的增加而增大;滞燃期随着转速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着重讨论了改善和提高高原用发动机的性能问题,认为在当前情况下,除了积极推广高原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外,采用机械增压、利用进气系统动力效应、使用含氧燃料等,都是提高非增压发动机动力性能时值得考虑的措施. 在改善和提高涡轮增压柴油机性能方面,目前应改善脉冲增压系统、使用脉冲转换器、选择低速配合设计方案、采用复合增压等,以便提高发动机的低速性能;推广中冷技术、使用液力风扇离合器、采用启动加浓及进气加热等措施,以便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综合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另外,文章认为可变压缩比及增压补燃发动机更适合于高原的特点,是值得研究的机型. 对于汽油机来说,除了上述的某些共同性问题外,还应注意研究化油器的改进与增压压力的控制、爆燃及点火系统的性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Audi公司以全新的整机结构方案开发出了新一代V8-TDI增压直喷式柴油机,V形夹角中的2个废气涡轮增压器实现了可调式增压方案,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应用了电动压气机,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准备好迅速发力所必需的增压压力,以辅助传统的废气涡轮增压器,获得了高动态加速性能。分两部分介绍这种新一代直喷式柴油机的开发,第一部分介绍整机结构和带有电动压气机的增压方案,第二部分介绍其应用转化和废气后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功率,降低油耗。减少排放和噪声,依维柯汽车SOFIM8142.27S发动机采用增压压力自控式Garrett TB25型废气涡轮增压器。它位于发动机的右前侧,与发动机气缸体之间装有隔热板。该增压器主要由涡轮机、压气机和放气阀(由放气阀执行机构控制)等组成。涡轮与压气机的叶轮装在转子轴上,  相似文献   

18.
压气机喘振是由于压气机流量小于某一数值后,压气机出口压力发生激烈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并且伴随有一种喘息的噪声。喘振严重时,涡轮增压器转子将发生抖动,甚至导致叶片或轴承的损坏。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中为什么压气机会发生喘  相似文献   

19.
今天,涡轮增压处于十字路口。 一条路是在功率适当的卡车和越野车辆上一直向前继续发展,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在扩大压气机的流量范围,增大发动机低速时的增压压力,周密地设计气口和进排气管系统上。 涡轮增压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应用在汽油机上。这条路可能开辟一个广阔的新领域,也  相似文献   

20.
钟声 《汽车维修》2007,(11):37-38
废气涡轮增压装置是利用排气管排出的废气压力去推动涡轮,再由涡轮带动压气机旋转,以提高进气压力,增加气缸的充气量。采用涡轮增压技术能使发动机功率提高30%~100%,并降低发动机的比油耗和比质量,同时减轻发动机的排气污染,还可以扩大发动机的变形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