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船舶大型化,京杭运河苏北段船闸靠船墩损毁严重,本文中对靠船墩损毁现象进行介绍,并结合解台一号船闸上游靠船墩修复实践对套箱法修复靠船墩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在船闸建设过程中,引航道靠船墩的布置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次以京杭运河刘山一号船闸为例,对引航道靠船墩的布置提出三种方案,并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三种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水流影响、经济性、施工便利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对类似船闸的引航道靠船墩布置提供了借鉴,也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运营船闸老靠船墩翻新改造工程实例,比较了不同改造方案的优缺点,介绍了混凝土套箱在船闸老靠船墩翻新改造中的应用,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靠船墩位于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内,是船舶进闸前编排档位、临时停靠的重要助航设施,对船闸安全、畅通运行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受墩体自身结构和船舶可能出现的操作失误等原因,靠船墩容易出现结构性损坏或直接坍塌事故,由于靠船墩位于航道内,四周均为深水,同时要保障船舶正常航行,采取的常规钢围堰或钢板桩围堰维修施工难度较大,代价极高。本文以皂河二号船闸上游靠船墩采用的无底混凝土套箱整体加固维修实践,介绍混凝土套箱在靠船墩加固中的应用技术,套箱不仅作为墩体下部混凝土的防水围堰和模板,还作为靠船墩的永久性结构留在水下,极大提高了墩体的耐久性和防撞能力,也避免了传统钢围堰施工的水下堵漏老大难问题,施工方法简单,同时更加经济高效,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方雄 《珠江水运》2023,(17):23-25
为探索切实可行的船闸靠船墩加固维修方案,以某船闸上游靠船墩为例,通过比较,选定无底钢筋混凝土套箱的整体加固方案;并对套箱设计及施工要点展开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与钢围堰相比,无底钢混套箱既能用作靠船墩下部混凝土防水围堰使用,又可作为永久性水工结构,在提升墩结构防冲刷、防撞性能的同时,省去了结构拆除环节,避免了传统钢围堰水下堵漏技术难题,可在类似航道船闸水工结构物加固维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实际工程,在船闸引航道靠船墩承台施工中采用了一种由钢管、工字钢及精轧螺纹钢筋吊杆组成的新型支承模板体系,在保证船闸正常通航的情况下,靠船墩承台施工不受影响,值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原有船闸基础上扩建多线船闸时,须考虑新建船闸对已有船闸引航道及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如布置和运行控制不当,极易导致相关安全问题。建立1:100的万安枢纽及船闸引航道物理模型进行试验,研究万安二线船闸修建前、后上游口门区及停泊段通航水流条件,并结合试验结果及地形条件,提出引航道口门区优化布置方案。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中,二线船闸建成后,其上引航道口门区及靠船墩在部分工况下水流条件不满足通航要求,且一线船闸上引航道口门区及靠船墩处的水流条件相对于二线船闸未建前变差;优化布置方案中,二线船闸上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在各工况下均满足通航要求,一线船闸上引航道口门区及靠船墩处水流条件优于二线船闸未建前情形。  相似文献   

8.
着重介绍京杭运河解台一号船闸的闸首、闸室和靠船墩的技术改造设计,为同类船闸的改造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分析了京杭运河苏北段船闸岸壁式靠船墩技术状况现状和损坏原因,经过对水下加固维修方案比选,阐述了在不影响船闸正常通航的情况下,采取U型钢围堰进行加固维修方案的创新之处和优势,介绍了施工要点和难点以及成效,为此类靠船船墩的水下加固维修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清远二线船闸平面尺度较大,且采用槛梁结合形式的新型消能工,为了解船闸充泄水水力特性、停泊条件和双线船闸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提出解决办法,确保船闸安全高效地运行,开展了水力学原型观测及实船试验,对清远二线船闸水力特性等运行参数进行详细观测,并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现有的运行方式下,闸、阀门运行状态良好,各项水力指标均满足规范设计要求,但由于一、二线船闸于同岸并列布置,二线船闸建成后导致一线船闸边界条件发生改变,一线船闸上游靠船墩距离二线船闸进水口较近,二线船闸灌水时,对一线船闸靠船段水流条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加强一、二线船闸的联合调度。  相似文献   

11.
钻孔桩具有垂直承载力高、施工方便,造价低等优点。本文将结合京杭运河皂河三线船闸工程上游靠船墩的施工,对斜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现有船撞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综合对比和评述。然后结合苏北运河段靠船墩的实际情况,对通行船只进行了调查,分别应用规范方法和数值仿真分析手段对京杭运河苏北段靠船墩船撞力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京杭运河苏北段靠船墩船撞力的取值建议。研究成果可供新建靠船墩的设计及原有靠船墩加固时采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京杭运河微山一线船闸老闸工程概况,对该拆除工程原则及施工顺序进行分类论述,并重点介绍了靠船墩水下部分的爆破方式选择,望为今后老闸拆除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秦淮河及下坝船闸建成时间较早,受当时技术和经济条件所限,船闸主体及附属设施存在一些缺陷和隐患。针对在管理过程所发现的问题,列出船闸的闸门、靠船墩、阀门、照明等船闸设施结构的设计和建造弊病,研究分析成因和技术革新,为船闸大中修、技术改造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5.
袁和平 《水运工程》2019,(5):135-140
受一线船闸、桥梁、泄水闸、调水泵站和防洪大堤等已建建筑物的制约,京杭运河万年闸复线船闸的平面布置条件较为复杂。船闸平面布置时结合既有建筑物的限制条件、船闸通航条件、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船闸运行管理、工程协调美观性、施工条件以及工程投资等方面对闸位进行比选,确定最优的船闸闸位方案,在引航道布置时结合设计船型的实际情况和一线船闸引航道的现状条件采用弹性停泊段和共用靠船墩等创新方案,对在工程集中区域布置多线船闸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京杭运河韩庄一线、复线船闸共用引航道,船闸灌、泄水过程中形成非恒定流,水流十分复杂。为确保引航道内船舶航行和停泊安全,采用MIKE21水动力模型对船闸上下游不同水位组合情况下引航道复杂非恒定流进行深入研究,模拟计算引航道、靠船墩、口门区纵向流速、横向流速及环流分布情况。研究表明:泄洪条件下韩庄一线、复线船闸不满足通航要求;针对泄洪期存在的水力学问题,提出了有效工程措施——格栅及局部疏浚。  相似文献   

17.
目前规范给出的靠船墩间距取值建议相对简单,当靠泊船型跨度较大时,容易出现下限船型靠泊困难甚至不能靠泊的情况。针对大型蝶形布置油码头靠船墩间距取值问题,通过中外相关规范、指南的对比及与靠泊相关的实船数据统计,结合具体工程对靠船墩间距的影响因素及靠船墩间距上限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靠船墩布置时应考虑油船压载时的船舶平行体长度、集管中心偏心导致的艏艉平行体长度差等,并将其作为靠船墩间距上限值计算的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18.
杨桦 《水运工程》2015,(9):143-146
韩庄拟建复线船闸和一线船闸共用引航道,船闸灌、泄水过程中下游引航道中产生非恒定流,上游韩庄节制闸、老运河节制闸泄洪期间韩庄船闸下游水流流态更加复杂。采用国际上通用的MIKE21水动力模型,研究了泄洪期间韩庄船闸下游引航道、靠船墩、口门区的纵向流速、横向流速及回流分布情况,并按照《船闸总体设计规范》相关要求,针对泄洪期引航道的水力学问题,提出了改善水流的有效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9.
LNG码头平面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是靠船墩位置的设计。针对常规靠船墩位置的设计是按照规范的系数要求选取的,但较难适应所有LNG船型的靠泊。研究如何提高靠船墩对各种LNG船的靠泊适应性:分析LNG船的仓容分布、储罐类型和外型特点,介绍LNG船靠泊准则,并结合某海外1万~22万m3LNG码头工程论述靠船墩的布置。得出如下结论:合理的靠船墩位置不是关于工作平台对称的,而应适当增加船尾方向的靠船墩与工作平台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文中对口岸船闸靠船墩桩基施工方法进行了介绍,传统的水上桩基施工方法是搭设水上支架平台、内外护筒施工,本文介绍了水冲沉管灌注桩施工,沉管灌注桩施工的优点是施工简单,作业面小,对通航影响小,施工对生产生活和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