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欧贸易运输涉及多个港口和车站,构成复杂的运输网络,网络枢纽节点受到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影响失效,导致网络仅局部连通,进而影响全局效率。为量化分析中欧集装箱运输网络在枢纽节点失效后的网络功能变化程度,基于中欧班列和海运航线网络构建海铁复合运输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负荷-容量级联失效模型提出1种网络脆弱性仿真模型,模型考虑到节点容量、攻击方式及负载分配策略3类影响因素,并设定网络连通性及网络效率为脆弱性测度指标,仿真实验分析影响该网络脆弱性的因素与演化规律,并通过网络效率变化曲线判断了关键节点。结果显示,中欧集装箱海铁复合运输网络共计167个节点,网络具有无标度和小世界特性,度相关性系数为0.13,网络体现弱同配性,度值相近的节点倾向于互相连接;针对枢纽节点的蓄意攻击相比随机失效的网络更脆弱,失效节点数为3时,蓄意攻击下的网络连通性和效率对比随机失效时,分别下降20.15%和37.19%。从影响因素看,基于地理距离对失效节点负载进行重新分配的策略会加剧网络崩溃,节点容量的增加使网络更为鲁棒,当容量冗余系数增到0.2后,脆弱性指标达到临界阈值,外界干扰不再对整体网络产生影响;海港失效对网络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交通区位的论述,提出如何运用交通区位理论进行路网规划,并利用交通区位线的基本原理,建设交通线路和运输网络,为社会提供可靠的交通保证。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煤炭运输网络的抗毁性进行评估,构建了铁水联运煤炭运输网络模型,选用不同的抗毁性测度作为分析指标,对网络节点失效的攻击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比较了各个抗毁性测度在不同攻击模式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网络对于随机攻击表现出较好的抗毁性,而对于选择性攻击表现出脆弱性.随机移除30%的节点,网络的各项指标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选择重新计算的最大度、最大介数攻击模式,当移除20%的节点,网络性能的降幅度超过80%.可以得出,部分度值和介数较大的节点对煤炭运输网络十分重要,通过对该类节点加以重点保护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抗毁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进行中的欧共体大型合作研究计划“集成化道路运输环境系统”--DRIVE工程。这一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交通运输研究计划二期进行,内容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城市与城际交通规划与控制系统,交通需求管理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以及道路运输网络集成系统。  相似文献   

5.
脆弱性评估是目前道路交通网络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道路交通系统的复杂性给脆弱性的定义及评估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目前路网脆弱性尚未有得到广泛接受的统一定义,研究角度和研究层面也存在较大差别,从而导致没有统一标准的脆弱性评价指标。文中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已有的比较典型的脆弱性定义及相应的脆弱性评价指标进行梳理,对这些指标的特点与适用性进行总结,并对路网脆弱性评价指标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徐琴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1):38-40,51
历史文化名城中古城区的交通问题已经成为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分析常州历史城区道路交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对古城保护和交通改善的协调关系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常州历史城区的交通保护与引导策略。分别从交通减负、交通分区、道路网络、公交优先、倡导慢行、停车调控六个方面对历史城区交通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指出城市交通应该从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上下功夫, 为常州历史城区的保护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针对交通运输网络脆弱性问题,拓展以往单一脆弱性指标的构建,将路网脆弱性划分为拓扑脆弱性和运行脆弱性两个维度,分别确立涵盖多种因素的综合性指标。为验证指标的合理性,算例网络中的路段以正常状态、部分失效和完全失效三种情形模拟现实路网中的突发事故及交通管制等行为对路网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部分失效和完全失效两种情况下,拓扑脆弱性和运行脆弱性会发生变化,从而证明本文提出的脆弱性指标可以系统反映交通路网脆弱性,弥补了仅依据物理拓扑结构属性或运行特征识别路网脆弱性存在的局限性。此外,通过双维度脆弱性指标寻找路网中的关键路段,对提高交通效率和优化路网配置的作用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西北半环快速路及周边区域交通的基本特点,针对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普遍存在的路口阻塞、区域拥堵、进出困难等突出问题,借助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交通工程、交通管理,结合天津市已建其他快速路的交通实际情况,深入地分析了其主要原因。在中心区现有地域形态、路网结构、交通条件等因素约束以及尽可能减少工程拆迁与项目建设的前提下,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以完善道路网络为基础、科学组织交通为核心的合理、优化、经济又适用的疏堵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出行时间的交通拥挤指数及其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交通拥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北京交通拥挤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通过对北京地区的交通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表明定义的交通拥挤指数是合理的,可以用于评价单条道路或特定区域的交通拥挤程度.为交通拥挤管理、道路交通规划和居民出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浅析运用彩色路面改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彩色路面对道路交通安全的促进作用,分析彩色路面在改善色彩环境、提高交通安全及疏导交通方面的适用性,结合实例分析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提出利用彩色路面提高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分析上海崇明越江工程浦东接线段立交选型 ,旨在对大运量道路交通设施如何利用路网分流交通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袁浩 《汽车实用技术》2021,46(8):184-186
重视交通控制设施建设是构建现代立体化交通网络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也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各行业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等产生了促进作用。文章简单分析交通控制设施的可视性,为实现交通安全的目标提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新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二期扩建项目的实施,旅客吞吐量的增加,机场现有的客运道路已不能满足机场集疏运的要求。该文结合机场外围配套道路规划,对扩建后的机场对外交通状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机场客运交通的配套道路方案。  相似文献   

14.
该文通过对天津市城市现状交通特征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天津市域交通发展趋势,结合远期城市交通发展需求,提出构建城市骨架路网、构建快速交通走廊、构建环射交通走廊的应对策略,提出骨干路网建设方案,来缓解现状交通存在问题,同时进行评价分析,指导远期骨干路网的规划,为远期城市路网布局和建设提供依据,同时为城市交通总体发展空...  相似文献   

15.
客货分离道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道路交通现状的深入分析,确定当前制约我国道路交通系统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出客货分离道路交通系统设计概念,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现有交通问题,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提高道路的利用率、降低道路建设工程投资、提高交通运输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其成果对指导城市用地布局建设,推动道路交通系统与城市的快速、高效、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克服传统"四阶段"预测模型以用地为原单位方法在货运需求预测中的不足,该文在充分考虑了不同性质用地货运特征不同的基础上,以整个海港集疏运系统为研究对象,借鉴出行链模型的相关内容,对海港集疏运涉及的外部路网、堆场、港口等各个产生货运交通流的环节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出一种基于吞吐量反推的海港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该文首先指出,铁路客运站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该地区往往成为城市交通的瓶颈所在.接着,介绍了在哈尔滨市铁路西客站的规划建设阶段,对该区域的道路网进行了专门的研究,通过交通需求分析,提出了三种道路网规划方案,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通过前期的专项的道路网规划设计研究,加强了铁路客运站区域的交通设计,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诸多后续...  相似文献   

18.
该文首先对交通拥堵的时空特征进行系统总结,从交通供给(路网、公交、停车、交通管理)与交通需求(人口与用地功能分布、小汽车拥有量与使用率)两方面分析了交通拥堵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交通出行结构调整、基础设施的功能提升与结构完善、管理科学化、长效交通评估机制的建立等角度,提出对杭州市交通拥堵应对策略的建议。最后指出,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任何急功近利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都无助于交通拥堵的有效缓解,交通结构的优化调整及合理的交通需求管理才是最终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陈祺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8):74-79,93,20
城市高架快速路是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城市建成区内,高架快速路匝道建设受到现状路网制约较多,匝道布置从区域路网交通分析来看,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可供选择建设地点一般建设条件有限,一般匝道落地点距离地面平交口较近。该文分析交织段的交通行为,辅以工程实例,探讨快速路匝道与地面平交口之间的配合问题,提出从改善交织区的交通通行能力方面进行工程及控制措施,提高快速路与地面平交口的匹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