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速铁路钢轨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国外高速铁路钢轨的概况,介绍了国产钢轨的现状、国内钢轨生产的技术改造及焊接与热处理,指出了国产钢轨与国外先进水平和高速铁路钢轨的差距,提出了高速铁路钢轨实施中应予重视的若干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攀钢生产时速200km客运专线试验用轨(PD3)的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重点对该批钢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为秦沈客专线实际用轨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开通运营2万多公里高速铁路,除秦沈、合武客专进口部分用于对比试验的钢轨外,全部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生产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百米定尺钢轨。自2008年8月我国首条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至今,钢轨使用情况良好,质量得到各方一致肯定。对高速铁路钢轨发展主要历程包括标准起草制定、生产技术改造、自主研发工作推进、上道试铺考核、性能评定及技术审查、批检验和实物质量控制,以及轨型、定尺长度和钢种选用,成分及性能优化,钢轨的焊接、运输,新轨头廓形钢轨研发,钢轨使用规范制定等配套技术的主要节点和事件进行回顾,认为标准先行、科研先导、质量至上、科学管理是高速铁路钢轨国产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针对部分地段出现CRH3型动车组转向架构架横向振动加速度报警限速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据此确定了对钢轨进行打磨的对策,制订了打磨工艺参数.通过实施打磨后,改善了轮轨匹配关系,解决了动车组转向架构架横向振动加速度报警限速问题,提高了动车组运行品质.  相似文献   

5.
卢祖文 《中国铁路》2004,(10):35-38
阐述高速铁路对钢轨的基本要求,介绍高速铁路钢轨的主要伤损类型以及我国钢轨存在的主要差距,并介绍我国高速铁路钢轨的选材要求.  相似文献   

6.
法国、德国高速铁路钢轨的生产和使用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徐涌  贾国平  周清跃 《中国铁路》2001,(4):49-51,54
介绍了法国、德国高速铁路钢轨生产和使用技术,结合国内情况对客运专线钢轨标准、钢轨的养护维修、钢厂的技术改造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钢轨质量现状与高速铁路钢轨的技术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货物列车牵引定数的提高(3000t,4000t,5000t),重载列车的开行对数的增加,速度的提高,对钢轨的强度要求越来越高。在繁忙干线,80kg/mm2级、90kg/mm2级(U74、U71Mn)的钢轨已不能满足运输要求。1关于钢轨强度及轧制质量1-1接触疲劳伤损严重1-1-1磨耗与塑性变形问题突出。在曲线上钢轨侧磨问题突出,在石太线R=300~400m的曲线上,最短的7~8个月就磨耗到限,在津浦线R=500~600m的曲线上,1年半左右钢轨就要调边使用,这远低于线路的大修周期。在直线段上…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日本高速铁路超长无缝线路钢轨焊接采用的方法以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攀钢生产时速200km客运专线试验用轨(PD3)的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重点对该批钢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为秦沈客运专线实际用轨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已运营高速铁路辐射噪声特性和现有阻尼钢轨优缺点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适用于高速铁路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贴片式阻尼钢轨。试验分析和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该阻尼钢轨应用于高速铁路有较强的可行性,对于降低高速铁路钢轨辐射噪声具有明显作用;单纯增大阻尼层厚度,阻尼钢轨降噪效果并不能随之成比例增加,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建议合理选用阻尼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11.
郑州至济南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速度目标值是高速铁路最为重要的主要技术标准,速度目标值确定后,相应其他主要技术标准基本随之明确,其研究对于高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选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结合郑州至济南高速铁路,从项目功能定位、路网规划及意义、客流特点、时间目标值、建设标准、工程投资等多方面对速度目标值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综合确定速度目标值,推荐350 km/h。根据所推荐的速度目标值,进一步确定最终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避免主要以工程投资确定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对高速铁路钢轨波磨现场调查、测试的基础上,根据铁道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高速铁道车辆—板式无砟轨道动力学数值分析模型,采用现场测试得到的高速铁路钢轨波磨数据作为系统激励,研究不同深度的钢轨波磨对高速铁路轮轨相互作用、车辆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深度的钢轨波磨虽不会改变轮轨力波动的相位特征,但随着钢轨波磨深度的增加,轮轨垂向作用力、轮重减载率和轮对振动加速度均有明显增加,而构架和车体的振动加速度增加很小,可忽略不计;高速铁路钢轨波磨虽不影响乘坐舒适度,但会加速车辆簧下部件的伤损和破坏。  相似文献   

13.
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和分析LMA型面的车轮在不同磨耗程度下与60N钢轨匹配时高铁车辆直线运行中车轮的等效锥度和轮轨动态接触点位置及平稳性指标,以及曲线通过时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轨横向力、轮对横移量和磨耗功均方根值及车轮表面滚动接触疲劳系数均方根值,并与60钢轨对比。结果表明:LMA型面的磨耗车轮与60N钢轨匹配时,在车辆运行里程达到25万km后,直线运行条件下轮轨动态接触点的横向分布宽度仅为8.2mm,仅约为60钢轨的一半,车辆运行的稳定性优于采用60钢轨时;车辆曲线通过时的轮轨横向力、车轮抗磨耗和疲劳性能也均优于采用60钢轨时;总之,相比60钢轨,不同磨耗程度的车轮与60N钢轨匹配均能保持较好的车辆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高速铁路钢轨断裂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国际铁路联盟和我国铁路标准中对钢轨伤损的分类,采用静态故障树的分析方法对高速铁路钢轨断裂的类型和原因进行总结和归纳。求出所有最小割集,底事件的重要度排序,据此得出:未及时更换钢轨和检测养护维修不及时为导致断轨的最主要原因;钢轨标记应力集中和轮轨接触应力过大为主要原因;钢轨强度偏低,曲线钢轨未润滑和未调边为重要原因。通过改进现有的钢轨检测、监测手段,提高铁路工人的业务素质,及时对钢轨进行养护维修,预防应力集中和接触应力过大,选取强度适宜的钢轨,对钢轨及时润滑和调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断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铁路通信系统是铁路信息化及自动化的基础,是高铁正常运营的神经中枢。通信系统技术层次多、结构复杂,与各系统接口关系密切,与铁路安全的关联程度极高。高铁通信组网及运用方案的合理规划设计对减少建设投资和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轨下垫板刚度的时变特性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WJ7-A型轨下垫板为对象,测试轨下胶垫刚度随服役时间的变化,分析垫板刚度的时变特性;然后以此为基础,建立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轨下胶垫时变特性对轮轨随机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服役时间的增长,轨下橡胶垫板的刚度将增大,2年后垫板刚度的增幅为13.91%;随着运营时间的增长,车体振动加速度变化微弱;轮轨力及扣件力的第二主频幅值增大并向高频移动,且扣件力变化更显著,线路运营2年时间后,扣件力第二主频向高频移动7.4 Hz,幅值增幅达到53.80%。建议定期抽样测试轨下胶垫刚度并及时更换性能老化垫板,降低轮轨垂向力和扣件力。  相似文献   

17.
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运用从定性法向定量法发展的超大工程学,系统研究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方法应遵循的理念与原则,提出高速铁路结构化生命周期由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联调联试、系统运行试验、系统运行与维护等阶段组成;按照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方法,提出高速铁路系统测试与整体系统联调联试的任务关系;以逐级提速试验为例,阐述基于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的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的系统试验方法;由基于WSR方法论的系统综合评价方法,构建高速铁路系统生命期的系统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供电应用了大量新技术和新设备,提升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对供电设施维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多条已开通高速铁路供电维修的设计经验及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的编写心得,对我国高速铁路供电维修的机构设置、总平面布置、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安全检测监测技术应用等主要技术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无砟轨道长枕埋入式高速道岔施工,技术标准要求高,需采用新的施工工艺,通过组装、初调、精调固定、混凝土浇筑、轨道精调等工序完成铺设,故掌握其施工技术及工艺尤为重要。此文以沪杭客运专线海宁西站无砟道岔铺设为例,根据高速道岔铺设和使用特点及主要技术标准,就铺设流程和工艺进行详细论述,可为今后客运专线高速道岔铺设积累经验及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接触网定位器与受电弓的相对位置关系直接影响弓网运行安全。通过合理设置拉出值和定位器坡度,既能保证弓网受流性能和弓网安全,又能降低受电弓滑板的损耗。通过对直线、曲线区段跨距值、拉出值、定位器坡度、第一吊弦点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详细研究,为高铁接触网设计优化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在接触网其他主要设计参数一定的情况下,得出针对直线、曲线区段的不同跨距下拉出值的推荐设置,在保证定位器具有合理坡度值的同时,使得受电弓与定位器的匹配关系更加安全可靠,可指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