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月19日,2014年度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调查CAACS(简称卡思调查)结果发布。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总体得分85.53分,较上一年略有下降。自主、合资、进口品牌得分分别为84.50分、85.81分、86.19分,均出现小幅下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汽车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价格、配置,对汽车售后服务的关注程度也逐渐上升。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评价方法》(JT/T900—2014)将于2014年9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适用于所有取得汽车生产企业相应品牌售后服务授权的汽车维修企业,其他维修企业参照执行。标准规定的评价指标分为规范性、公开性、人性化、便捷性、专业性、服务费用合理性等六大维度。  相似文献   

3.
据J.D.Power亚太公司2013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SM(CSI)显示,由于客户对于服务体验的期望值不断上升,中国授权经销商售后服务的总体客户满意度在2013年下降了17分。J.D.Power亚太公司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经销商2013年总体售后服务满意度从2012年的832分下降至815分(1000分制)。行业整体的下滑主要由于中国自主品牌、日系品牌和欧系品牌的客户满意度下降。2013年自主品牌的客户满意度得分为751分,与去年相比下降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总体用户满意度大有改观 据权威的汽车评级机构J.D.Power亚太公司近日发布的2008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调研(CSI)报告SM显示,梅赛德斯-奔驰授权经销商的售后服务荣登客户满意度榜首。奥迪授权经销商位居第二,而上海通用雪佛兰授权经销商则名列第三。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2014年度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调查(CAACS,简称卡思调查)结果发布。2014年度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总体得分85.53分,较上一年略有下降。自主、合资、进口品牌得分分别为84.5分、85.81分、86.19分,均出现微小下滑,各品牌的满意度水平差距逐渐缩小。就车型而言,MPV车型客户满意度最高,C级车次之,AO级车型最低。另外,2014年品牌4S店售后服务客户保持率(71%)和推荐率(57%)继续下滑。随着汽车维修行业稳定发展,维修保养水平趋向均衡,4S店不再是广大车主唯一选  相似文献   

6.
我国汽车行业进入"十一五"末和"十二五"初时期,整车销售进入微利时代,售后服务的利润对于4S店的贡献度越来越凸显。前期不为大家关注的汽车售后服务越来越引起投资者、经营者、主机厂乃至国家机构的关注。为此,全力提升客户满意度,打造服务品牌,发挥汽车售后服务其独特的作用,来推动汽车行业良好、健康的发展正逐渐成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汽车品牌的共识。但是,从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后市场的观察发现,售后服务发展速度并没有与市场的快速成长相匹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其根源多样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时代汽车》2013,(3):44
近期,联信国际(LANSION)对外发布《2012年中国汽车品牌销售服务满意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显示,日韩品牌囊括合资品牌三甲和高端进口品牌桂冠。合资品牌销售服务满意度前三名分别为一汽丰田、北京现代、东风日产。在高端/进口品牌销售服务满意度中,雷克萨斯品牌力压德国豪门摘得桂冠。而此前曾获得2011年合资品牌销售服务满意度第二名的上海大众,却  相似文献   

8.
《汽车知识》2011,(11):103
近日,"2011中国汽车用户满意度测评(CACSI)"结果正式公布,上海大众VW品牌荣膺多项桂冠,其中全新Polo、LAVIDA朗选、TIGUAN途观分别获得各自组别的最高分,而今年4月刚刚上市的上海大众旗舰车型全新帕萨特,更是在"2011年市场关注新车"类别中一举夺魁。此外,上海大众VW品牌在售后服务满意度排名中亦高居榜首,荣获第一名桂冠。  相似文献   

9.
李伟 《商用汽车》2012,(5):84-87
随着我国商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市场竞争已从销售逐步转向售后服务市场。作为售后服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客户满意度管理越来越受到汽车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重视。客户满意度管理是以客户感受为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10.
10月30日下午,一年一度的雪佛兰聚乐会篮球赛在首都经贸大学体育馆如期举行。伴着此刻变身为球员或拉拉队员的雪佛兰车主们的欢呼和掌声,本刊记者会同多家媒体在体育馆办公室采访了上海通用汽车雪佛兰售后服务总监段嘉钧。正是在他的带领下,上海通用汽车雪佛兰在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10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调研(CSI)中获得售后服务满意度第一名,同时在刚刚公布的“201O年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中,以总分851分再次称冠,成为首个在国际国内两个调研机构、两套评测体系的同类评选中均居第一的汽车品牌售后服务“双冠王”。  相似文献   

11.
售后服务对汽车品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根据统计,在欧美发达汽车国家,汽车售后服务产值占整个行业的33%。所以如何提升服务满意度、打造服务品牌已经成为所有汽车厂商在探讨发展模  相似文献   

12.
《轿车情报》2010,(5):231-231
作为全球第五大汽车厂商,现代起亚汽车凭借出色的车辆品质、贴心的售后服务不断提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近日,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汽车评级机构J.D.Power公布的“2010年消费者服务满意度调查”中,现代汽车以771分名列第9位,超过本田、丰田、日产等日系品牌,成为了亚洲品牌的第1位。  相似文献   

13.
关于汽车企业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售后服务管理最核心的内容,客户满意度管理越来越受到各大汽车企业和经销商的重视,提高客户满意度是增强汽车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竞争实力的一种服务管理模式。本文从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的关系,客户满意度对汽车生产企业的重要性,一次修复率和返修率等角度入手,分析不同因素对汽车生产企业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有3年汽车销售经验的销售员,在接触了各种各样的购车者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客户购车前后的差距。很多客户在步入汽车专卖店前,其实已经查阅了各品牌汽车的大量相关资料。销售员其实对新车介绍不需要太多,而主要向客户介绍的是新车的优、缺点(客户对我们只介绍优点的反应是不认可。)而进门初始时的目标车型,在销售员与客户的探讨之后,一般都会由偏重外观、内饰等方面,逐渐倾向经济节能、售后服务。至此,从客户进门初始阶段到打款购车基本上都是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5.
《汽车之友》2013,(2):80-81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中国汽车2011年售后市场产值预计到2015年可达7000亿。我国汽车品牌正处于品牌建设的崛起阶段,而售后服务品牌建设成为品牌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服务品牌建设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更多的是从顾客的切身感受出发,树立服务品牌意识。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一直都是车企应该追求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配件》2010,(32):28-28
<正>据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10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研究报告,经过2009年以来的显著进步,非豪华车品牌在授权经销店售后服务方面表现优异,占据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前五位。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研究已经进入第10个年头。这项研究是评测车主在购车之后12~24个月期间对品牌售后服务部门所提供保养和维修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汽车销售顾客满意度作为各品牌厂家考核汽车经销商服务质量的评价标指标之一,各汽车经销商都非常重视.分析当前汽车销售顾客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因素,提出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中交西筑营销策划处按照"多渠道访问、分阶段调查、按类别汇总"的调查原则,采用电话访问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司2013年发出、安调并验收的所有产品做了详细的调查。本次客户满意度调查的内容包含产品质量和安调满意度、售后服务满意度、产品随机满意度三方面内容,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客户满意度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西筑综合满意度较2012年有所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售后服务管理,完善了售后服务的监督考核体系,使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服务质量和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树立了"服务是品牌的第二生  相似文献   

19.
杨亮 《驾驶园》2012,(2):24-25
2011年12月27日,商用汽车杂志社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了“2011商用汽车售后服务总评榜”“2011商用汽车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发布暨颁奖晚会,来自全国的数十家商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30余家售后服务商的代表以及部分著名媒体记者共同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20.
资讯速递     
《汽车维修》2013,(6):48
J.D.Power:汽车行业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J.D.Power亚太公司数据显示,中国汽车行业不仅实现了销量迅猛增长,在为客户提供优良产品和服务体验方面亦取得了显著进步。这是J.D.Power亚太公司去年研究了16个汽车生产厂商的新车质量、售后服务满意度等多个数据后得出的结论。J.D.Power亚太公司表示,中国汽车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