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结合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百家湖站及百家湖—小龙湾区间明挖施工中的降水施工,通过分析工程地质及水文资料,制定降水总体方案,并计算降水井数量、确定降水井结构参数。通过试成井确定降水井的设置,阐述降水井(包括成井、洗井、封井)的施工工艺,总结降水井的运行、成品保护以及降水井运行后产生的效果。综合表明,降水施工技术在地铁明挖施工中起的作用,从而为后续地铁施工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银(川)西(安)高速铁路驿马一号隧道通过董志塬时有2. 2 km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一号斜井在施工中涌水量达到了600 m3/d,黄土含水率最大为34. 4%,出现了渗涌水、隧底软化、掌子面失稳滑塌等问题。由于洞内降水干扰大、时间长,采用了地表降水辅助施工方案。通过计算分析建议降水井布置于洞身两侧4 m处,井间距25 m,井深位于软塑黄土层以下15~25 m。经现场试验,洞身两侧6口降水井同时工作,地表抽排水量达到400 m3/d以上,降水40 d左右可疏干施工段落的地下水。该辅助施工方案提高了围岩的稳定性,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
结合常熟电厂东线取水隧道修复工程在江面进行深井降水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深井构造、降水井布置、施工工艺及降水运行管理措施等,通过采取大吨位施工船舶、避开恶劣气候、降水井外侧施工大直径套管、加强降水监测等措施,克服了在江面进行深井降水作业停留时间长、潮汐及气候影响因素大、降水井止水困难等难题。实践表明,采用深井降水可降低隧道内外水压差、释放江底地层内可能存在的沼气、避免了抽出隧道内积水后在修复过程中再次出现流砂突涌现象,从而为后续冻结法临时封堵墙的施工奠定了基础。本项目江面深井降水的成功实践,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由于抗滑桩孔开挖大量涌水,经研究决定采用群井降水,实施后使桩孔顺利开挖.本文着重介绍群井设计参数获取与降水井数量计算方法及降水井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铁甘家口站~玉渊潭东门站区间正线施工至钓鱼台时突然出现大量涌水涌砂现象;针对暗挖掌子面地下水,采取了明排、注浆、地表疏干井等措施,仍未有效解决。根据周边环境、地质条件、降水井设计及施工情况、开挖过程中水量方向等,制定了以洞内降水为主的思路,通过增设施工通道迂回施工,避开含水地层,从新增横通道另开洞门,施工水平降水导洞,导洞内施工降水井等关键技术,最终达到预期降水效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给地铁施工,特别是暗挖施工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对于地下水最有效、最经济的处理方式仍然是利用地面降水井进行抽降。北京地铁16号线甘家口站及相邻区间位于三里河路与阜成门外大街路口处及国宾馆路口处并下穿城市主干道,阜成门外大街路口处采用的辐射井降水效果不理想,为此,在国宾馆路口部位采用洞内降水井降水,取得了良好降水效果。文章以这2个跨路口地下水降水施工为背景,对跨路口地下水降水施工技术进行阐述,以期对类似工程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7.
抗滑桩孔开挖时大量涌水 ,采用群井降水 ,使桩孔顺利开挖。着重介绍群井设计参数的获取与降水井数量计算方法 ,以及降水井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西安地铁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涌水涌砂情况,从地层、坑底突涌稳定性验算,旋喷桩加固、降水井施工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即通过初支加固、涌水点多次反压,增设降水井、组合浆液注浆、监测等方式进行处理,涌水得到了有效控制,并确保了后续未完成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铁路趣闻     
京九铁路考古新发现 京九铁路江西德安段施工中发现官山墓葬群及陈家墩商周遗址。该遗址分别有商、西周和春秋三个时期文化堆积,出土文物上千件。有石器、陶瓷器、木器、铜器、竹编器和骨角器,以及兽骨、菱角、葫芦等自然遗物。此次发掘还清理商代和周代水井各4口,井深多在7~9米;水井中的陶、木器及鹿角钩提升器具之集中发现,在国内实不多见,尤其是木垂球,木贴标墩之配套使用的掘井测量工具,解开了中国古代掘井如此规范之谜,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 (童建国摘)  相似文献   

10.
长春市地铁1、2号线联络线下穿建设年代久远的长春市游泳池及附属建筑物。由于受游泳池和地下管线的影响,导致周边降水井难以施做,无法保证联络线暗挖施工无水作业。针对如何确保隧道下穿游泳池施工安全进行了分析研究,最终确定采用了全断面注浆+双排超前小导管注浆的处理方案,并在实际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京张高速铁路东花园隧道明挖基坑降水设计,通过勘察报告和现场降水试验得到降水区域水文地质参数,基于相关参数计算基坑涌水量,进而设计降水井数量、种类和深度。介绍了明挖隧道基坑自动化管井降水监测与分析管理系统,其可降低人工成本,实时监控并有效指导施工管理。经工程实践证明,明挖隧道基坑降水设计方案是可行有效的,能为类似明挖隧道基坑降水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根据九华山隧道玄武湖段的实际水文地质情况,在长大深基坑土方开挖前,选用管井与轻型井点相结合的复合式降水方案,主要采用管井降水,对管井降水不能满足土方及时开挖要求和止水帷幕失效部位采用轻型井点辅助降水,整体降水效果良好,满足土方开挖前的降水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富水软土地区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富水软土地质深基坑开挖,为确保安全,通过抽水试验,分析确定降水参数,在保证降水效果的前提下,减少降水井,方便了后续施工,节省了工程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盾构始发井为深基坑工程,在长江附近、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的武昌地区修建大跨、长距离的深基坑难度极大。结合工程实践,详细阐述了武汉深基坑施工技术,包括连续墙的施工、基坑降水、基坑开挖、主体结构施工以及监控量测等施工技术,对今后类似工程的修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结合太原晋祠隧道主体明挖基坑标准段深13 m,地质上层为杂填土和黄土状土、下层为砂层、砂层自稳性差,基坑施工时确保围护结构自稳性是难点的实际情况,介绍了降水井和基坑围护施工工艺,并对降水井设计、施工和地面沉降结果进行了详细阐述,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兰新铁路米拉湾隧道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境内,隧址埋深浅,土体为卵石土,围岩自稳性较差,在开挖过程中局部出现坍塌、冒顶情况。针对该隧道地质条件和处理塌方工程实践,着重论述了铁路隧道卵石土塌方处理施工技术,并介绍了处理卵石土隧道施工中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尽早封闭成环,加强监控量测工作,以及加强施工管理等措施,对类似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汽车市场站—甬江北站明挖区间地下连续墙施工为背景,对地下连续墙在微承压水粉砂层采用3种不同方案进行成槽施工方案比选,最终选用在微承压水粉砂层进行降水成槽施工方案,并对地下连续墙在微承压水粉砂层中的降水成槽施工方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西安地铁北客站降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安北客站主体明挖基坑标准段深19.2 m。本站场区地质上层为素填土和黄土状土,下层为沙层,沙层自稳性差,因此基坑施工中确保围护结构稳定性是难点。该工程采用了基坑降水方案,对降水井的设计、计算和施工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空沟隔振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随着高速铁路在我国大量建设,其诱发的环境振动问题变得日益突出,空沟因其施工方便且隔振效果相对较好而在实际工程中得到较多应用,本文采用数值分析研究空沟的深度、宽度及荷载的频率对隔振效果的影响.研究结论:使用无限元和黏弹性边界模拟半无限空间能取得较好的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空沟的深度在1.0~4.0m时对隔振效果影响显著,宽度对隔振效果影响不大,空沟对近场隔振优于远场隔振.幅值一定,高频荷载作用下空沟具有更好的隔振作用,低频荷载作用下较深的沟深才能达到理想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