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操稳性和平顺性是评价汽车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分析研究表明,操稳性主要源于悬架对车身扰动的响应,响应越小,操稳性越好;平顺性主要源于悬架对路面激励的响应,响应越充分,平顺性越好。传统的单弹簧悬架对扰动和激励只能进行单一响应,无法同时提高车辆的操稳性和平顺性;新型双弹簧悬架对扰动采用不响应的设计,对激励进行充分响应的同时还可以保持底盘的平衡,其操稳性和平顺性远超过传统单弹簧悬架。本文结合双弹簧悬架的耦合振动进行分析,在提高车辆操稳性的同时,找到提高平顺性的参数范围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轴特种车具有运载质量大、整车质心高的特点,因此,车辆的操纵稳定性非常重要。基于Virtual Lab对多轴特种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建模仿真,进行稳态回转、双移线操稳工况的仿真分析。对影响操稳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改善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因特殊的动力布置形式导致的轮边驱动电动汽车操稳性和平顺性之间冲突,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式电磁直线电机式悬架系统的主动控制系统。考虑到其能量回收性能不佳的弊端,基于LQR控制设计了一种包含能量管理单元的能量回收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中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能量回收控制器不仅能够改善汽车的操稳性和平顺性,而且能有效回收汽车悬架的振动能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简单车辆运动模型无法真实地分析车辆的动态操稳性,提出利用Carsim中多自由度车辆模型对不同路面激励下的操稳性参数进行分析,并在Simulink中构建路谱仿真控制模型。通过对脉冲输入路面和随机输入下的车辆横摆角速度、横向力以及前后轮侧偏角差值进行分析,确定不同信号幅值和信号功率对车辆操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路面激励对特定驾驶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轻型校车正面碰撞过程中前门变形超标的问题,通过使用Hypermesh和LS-DYNA软件进行整车建模和仿真,分析发现原车前端存在力传递路径不合理的问题,并据此对车身进行结构优化。结果验证显示,优化后校车A柱后移量明显减少,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轻型校车的耐撞性,对于同类车型的A柱耐撞性设计有较强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客车质心高,抗侧倾能力弱,轴荷转移大等特点,研究分析了弯道行驶时垂直载荷变化对高速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四轮五度大客车操稳性模型,对高速弯道行驶的大客车在遭遇不平路面时的操稳性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不同车速下行驶轨迹的比较,判明了垂直载荷变化对高速行驶稳定性的危害。考察分析了行驶速度,质心高度,行驶弯道半径等,对动态垂直载荷作用下的高速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产品开发前端有效评估设计样车性能,识别性能风险点,提升产品开发效率,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TruckSim进行商用车操稳性能建模、仿真验证。首先遵循整车-子系统-零部件逐级建模思维分别完成整车、车身、转向、悬架、轮胎、动力总成、制动系统等模型建立,在此基础上,基于GB 6323试验方法对其进行稳态回转、低速回正、蛇形绕桩等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样机操稳性能能够满足项目既定指标要求,为产品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奇  商蕾 《交通与计算机》2010,28(3):112-115,123
路网描述模型是微观交通流仿真的基础,其建模过程较为烦琐。为了简化路网建模工作,设计了1个路网建模模块,为用户提供路网绘制、道路属性编辑及保存工具。该模块能自动提取绘图区及编辑区的关键信息,并通过转化算法快速建立路网数据库,为道路交通场景的三维可视化及微观交通仿真模型道路动态链表构建提供数据支持。实际效果表明,该路网建模模块能够快速生成路网相关数据,以动态链接库形式创建并嵌入到微观交通流仿真软件中,移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ADAMS双横臂悬架专用仿真分析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ADAMS/View二次开发平台,利用ADAMS提供的cmd语言,建立了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专用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块。该模块能以菜单和对话框为人机交互界面自动完成双横臂独立悬架的动力学建模,根据输入的工况条件自动完成动力学分析,在分析结果中自动实现有关数据的提取、管理和显示。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本系统的正确性和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运用多体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的CAR模块,建立了某一国产SUV双横臂式前悬架的多刚体模型,对其前悬架的各种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悬架的几何参数对汽车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的影响,揭示了该悬架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1.
刘波  方敏 《天津汽车》2007,(1):28-30,43
舒适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辆的悬架减振系统。汽车振动是影响汽车性能的重要因素,这种振动会严重地影响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因此车辆的减振十分重要,本文针对车辆悬架减振系统,利用AMESIM建立1/4车体力学模型进行仿真,从平顺性的角度对系统进行分析。在建立1/4车体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改变模型参数,即可对该系统性能进行分析。缩短了开发周期,节约了成本。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简单且切实可行,以及利用该软件建模的方便性。  相似文献   

12.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很大影响,文章分析了影响车辆动力系统匹配的主要因素以及优化方法,利用GT-drive软件对一款微型车进行建模仿真,对其经济性与动力性进行分析,与该车实际试验数据对比,保证该模型的精确性,并利用DOE功能优化该车的各挡变速比和主减速比,以此达到在保证原车动力性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性。通过分析比较优化前后的经济性和动力性参数,确定出一套最佳的传动系数,该优化结果为车辆的进一步改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栾英成  陈田  马涛  马源  王宁 《中国公路学报》2021,34(10):125-134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包含水泥、乳化沥青、旧料等成分,具有材料组成复杂、界面结构多变的特点,其对冷再生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具有显着影响。以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精细化的数值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细观结构特征精细重构和力学参数精确获取。采用彩色乳化沥青区分材料内部真实组成结构,并经过图像处理和MATLAB程序处理导入离散元(DEM)数值仿真软件中,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结构精细化重构;结合SEM原位力学测试方法获取考虑试件尺寸和加载速率影响的沥青砂浆精确力学参数,建立精细化的离散元数值仿真模型;基于精细化建模开展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和关键失效机理分析,并通过室内试验进行验证。数值仿真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细观结构精细化重构和材料参数精确获取的离散元建模方法可以有效模拟分析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冷再生混合料的整体断裂特性属于脆性断裂,抗拉强度低的冷再生沥青砂浆是混合料内部的薄弱区域,混合料内部主要断裂界面为冷再生沥青砂浆-骨料界面。提高沥青砂浆黏聚强度和材料内部界面强度可以显著改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4.
某SUV存在中高速转向侧倾偏大、后悬过大突起障碍时传递到车身的冲击偏大等问题,对该车辆进行悬架KC客观试验,结合同等级同类型车相关参数的对比分析,明确悬架KC特性参数的优化方向及目标,通过仿真优化完成悬架硬点参数设计,结合项目实施背景提出悬架硬点优化方案并实施,对优化后的样车进行KC客观试验及整车性能主观评价。KC试验结果表明,经硬点优化后悬架相关KC特性参数基本达到设计目标;经整车主观评价确认,该SUV相关操稳性及平顺性问题有了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有限元综合程序ANSYS二次开发波折腹板组合梁桥参数化建模和计算模块,将模块嵌入到ANSYS的系统之中,参数化建模模块能够通过界面对话框参数输入的方式,快速建立波折腹板组合梁模型。计算模块针对公路桥梁的计算特点和规范要求建立多种荷载工况,能够进行多工况的自动求解计算。后处理部分也针对求解结果进行了分类汇总和选择输出,使计算结果的输出和整理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和容易。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客车企业开发的纯电动城市客车,为满足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设计了3种不同的动力传动系统的布置方案。在Adams/Car软件中建立了所对应的整车仿真模型,并进行操稳性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方案1的操稳性优于方案2和方案3。  相似文献   

17.
基于CATIA二次开发技术,以VB6.0做为开发工具,建立可视化界面,编写程序驱动CATIA软件对汽车变速箱常用齿轮进行三维参数化建模。用户只需通过人机交互界面选择所要设计的齿轮类型,输入齿轮参数便可实现三维模型的快速生成,避免了CATIA齿轮建模中的重复操作,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以某车型转向机构性能开发为背景,充分考虑该转向机构的碰撞吸能机理,并合理应用LS-DYNA软件中的相关关键字,建立了用于碰撞仿真的转向机构有限元模型。为验证该建模方法的可靠性,依据GB 11557—2011《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仿真分析了人体模块撞击转向机构的试验工况,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转向机构有限元建模方法的有效性,为转向机构的碰撞仿真提供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NCD(Nonlinear Control Design)模块的基本情况及其优化原理,针对车载减振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建模,最后用SIMULINK进行了初始条件的仿真和NCD优化仿真,其结论证明了利用NCD模块进行的系统优化设计能达到满意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我国校车交通事故频发状况,主要包括超员现象严重、非法运营现象屡禁不止和车辆安全性差等方面.从经济、社会和法律3个层面分析影响校车交通安全的因素,最后针对校车交通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从宏观和微观2个方面提出校车交通安全的对策,宏观对策主要包括完善校车安全管理机制、建立校车安全法、实施差异化财政补贴、加大对校车安全的宣传和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为校车运营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微观对策主要包括提加强校车安全排查、规范校车驾驶人管理和完善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