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与配件》2005,(12):44-47
现代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和电控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改善了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还为电子产品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从而推动了电子工业的发展。因此,发展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和电控新技术,加快汽车电子化速度,是启动和振兴汽车工业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作者杨忠敏给我们作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1 汽车电子与汽车维修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汽车上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说在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在汽车电子控制领域开始应用时,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便产生了一次大的飞跃,而这次飞跃又在汽车维修领域引发了一次全方位的冲击。如果我们把计算机在汽车上的应用作为一个分界点,就可以把汽车电子化分成两个不同阶段,前一阶段的汽车电子化主要表现在汽车电器装置的电子化上,例如电子点火装置、晶体管调节器和电子闪光器等;  相似文献   

3.
现代汽车为了适应日益强化的安全、节能、排放的法规要求,而使用了越来越多的电子装备。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上,这种电子装备的价值已经占到了全车总价值的以上。譬如通用汽车Sequel氢燃料电池车,已经采用了先进的线控技术,替代传统的机械传动。汽车电子系统固然先进、复杂,但也可以通过分类分析,找出适合于当前我国电子工业水平的部件和系统来进行发展。同济大学的钱人一教授为我们做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谈汽车电子在中国加入WTO后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国PNGV项目看汽车电子对21世纪汽车工业的重要影响。通过实例分析了汽车电子技术的现状和走势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提出在中国加入WTO后,针对末来汽车技术走向应该采取的重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美国汽车工业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中国的汽车工业似乎前景无比美好,但竞争越演越烈,外国汽车的突破口越来越大,市场价格不断下降,库存越来越多,零部件供应商降低价格的压力越来越重,我们是不是应该通过下文给自己照照镜子,有多少问题是相似或类同。 前车之鉴不可不戒。  相似文献   

6.
世界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岩 《汽车情报》2005,(2):34-36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汽车产品在机械结构方面已经非常完善,靠改变传统的机械结构和有关结构参数来提高汽车的性能己临近极限。由于日益增强的安全、节能与净化要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工业还须不断研发新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汽车新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从早期的电子燃油喷射、电子点火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有人把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关系称为“联姻”。但由于技术、意识和资金种种原因,使这场“联姻”并不顺利。欲让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的联系更紧密并获得竞争优势,需要双方企业具有一定的远见卓识和对整个组织的集思广益的规划。《让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的联系更紧密》一文介绍的一些解决方案或许会给汽车制造企业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8.
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状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建 《汽车运用》2006,(9):18-20
随着汽车工业与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今天的汽车已经逐步进入了电脑控制时代。国外专家预测,未来3~5年内,汽车上装用的电子装置成本将占汽车整车成本的25%以上,汽车将由单纯的机械产品向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方向发展,成为所谓“电子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尤其是我国政府出台了<汽车工业"十五"规划>,明确了"十五"期间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更加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将有力的拉动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当前世界汽车工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对我国汽车工业将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将受到更严格的考验.因此我们要面对新的形势,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研究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战略,提高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水平.所以,汽车零部件的质量也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汽车工业与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提高汽车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文章较详细地阐述了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和电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以及汽车底盘上的应用,指出随着国产汽车的技术进步,汽车领域的电子新技术必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晓青 《汽车情报》2005,(26):26-3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汽车的性能和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机械装置已经无法解决某些与汽车功能要求有关的问题,因而将逐步被把电子技术和汽车融为一体的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所取代。电子控制技术正被极大地应用于汽车的各个方面,它不仅能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改善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还为电子产品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因而发展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加快汽车电子化速度是进一步启动和振兴汽车工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王欣 《汽车与配件》2004,(48):12-14
在汽车行业基础——零部件领域中,汽车电子(各大关键总成的电子控制部分而非车载电子)是基础中的基础,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电子的高速发展就是一个国家整体汽车基础工业(零部件)的整体发展。因此,汽车电子对于一个民族汽车基础工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国内的主机厂却把核心产品合作研发的触角伸向了跨国公司,为此有必要审视一下国内的汽车电子行业现状。  相似文献   

13.
彭德豹 《汽车维修》2004,(10):22-23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是汽车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中期微机在汽车上应用后,给汽车工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将当今科技的最新成果应用在汽车上,使汽车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可以说,今天的汽车已进入了全面微机控制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以来,汽车制造能力一直是一个国家的制造国力的体现,至今为止,似乎还没有哪一个单项制造业能够如汽车制造这样高度总结一个国家的冶金、电子、化工和机械制造工业,它所集合的工业制造能力,应该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战略能量储备。在上个世纪爆发的世界大战,可以看出汽车制造国的军事实力。甚至可以说,汽车制造国挑起并主导了战争的发展,而汽车的战斗形式由坦克、装甲车来体现,在汽车生产线上,还源源地产出歼击机和轰炸机:在那个时代,可以设想不会有哪一个国家试图限制汽车工业发展,而是千方百计去获得与推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趋向于高速化、高档化、舒适化,现代汽车的配置越来越高,更多的新技术也纷纷应用在现代汽车上,其中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和变化最为广泛,但是汽车电子故障率也在不断增多,在汽车故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那么,大多数汽车电子故障主要是哪些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16.
电子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汽车技术提供了重要基础,尤其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出现,极大地保证了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为了进一步开发和优化汽车行业的高性能应用系统,电子控制系统也成为汽车行业的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总成智能控制、电子发动机、汽车机械等已成为新时代汽车工业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工业发展的水平,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石油消耗,还可以改善环境、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
北京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电子工业产业基地之一,曾经历过辉煌的时期。但随着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国内电子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北京虽然仍然保持着大量的电子工业存量资产,但包括家电在内的许多产品已逐渐退出了电子工业的第一方阵。近几年全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带动了北京汽车制造业也迅速形成了以北京吉普、北京现代和北汽福田为主的汽车“三大板块”的现代汽车制造产业格局。发展汽车电子产业,为北京现代制造业助力,打造北京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已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工业近几年以年平均13%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5年总产量将达到600多万辆,汽车已不再是豪华的奢侈品,而是逐渐变成大众化的代步及运输工具。汽车工业作为相关度极高的产业,它的迅速崛起不仅推动了钢铁、装备制造、化工、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演生出许多以汽车为主题的服务业。正象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提出的:"当价值由生产转入流通环节时,服务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汽车服务业也是如此,它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除了汽车及零配件的销售以外,以汽车为平台的服务业还包括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9.
说到"蓝牙"技术,我们最先想到的是手机,其次是电脑产品,而说到它在汽车领域中的运用,估计就没有多少人了解了!其实现如今,"蓝牙"技术已经普遍运用于汽车工业传统的工业领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世界汽车技术飞速发展,随着机电一体化在汽车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未来将由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和可控式电子执行组件来实现汽车的各种功能,它们将替代传统的机械部件,进一步提高现代汽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未来的汽车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集安全、环保、娱乐和现代通讯等诸多高新技术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