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CIPS为例)中的驼峰过程控制系统(以TW-2型驼峰自动化系统为例)的控制模式和操作分工,管控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以及自动化功能的提升等3个方面内容,展示了驼峰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解决我国编组站峰尾编组能力不足,提高编组站综合通过能力,跟随调车设备技术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应把峰尾调车控制自动化列为综合自动化编组站的第三大主体加以研究和建设。文中介绍了已经成熟或正在研制的新型峰尾调车设备及系统。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枢纽综合自动化工程是一个大系统工程,其范围包括大型编组站,大型客站,工业站,货场和百余条专用线;其自动化内容不仅包括货车信息管理,溜放作业控制,推峰机车遥控,还包括信息管理与过程控制联网,集中调度监督及调车无线通信等。同时首创了箭翎线编组作业自动化系统。文中阐述了工程历程,系统构成,功能,特点,运用效果,经济社会效益,以及总验收评价等。  相似文献   

4.
铁路燃料支出占全路运用成本的20%,需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最优化管理,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燃料最优化管理包括数学模型建立、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三个部分。文中介绍了燃料计算机管理集散系统和软件系统。燃料最优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燃料的发放工作和统计工作的自动化,通过求解状态方程可及时发现燃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燃料管理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铁路驼峰自动化技术和设备逐渐完善,给铁路调车作业带来巨大进步,在对我国近年来新建和改建的十几个自动化驼峰进行系统运营综合测试基础上,分析驼峰自动化的运营效果以及通过测试反映的问题,探讨了自动化驼峰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牵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专家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牵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结构模式与主要特点,对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提出了全系统调度控制分层结构型式与任务分工,讨论了专家系统应用的原理方法并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7.
刘强 《中国铁路》2005,(3):66-67
介绍调车场尾部停车器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实施,探讨其管理分工办法,并展望新一代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环境下的停车器控制.  相似文献   

8.
编组站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瑜 《铁道学报》2003,25(4):5-9
通过对既有编组站自动化发展的总结,分析目前我国编组站自动化存在的问题,介绍国外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分支(CIPS)的发展概况,提出了利用CIPS系统实现编组站自动化的方案,供铁路编组站自动化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可控停车器作为调车场尾部的一种新型防溜设备在实践应用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应用微机自动控制系统与现场可控停车器相结合,可实现尾部防溜作业“无人化”,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及安全性。本文对调车场尾部停车器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实施作了简要介绍,对其管理分工办法进行了探讨,并对新一代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环境下的停车器控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回顾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和现状后,分析了可编程控制器在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技术条件和优越性,并针对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可编程控制器所实现的面向对象和面向系统的功能,从而可以看出,以可编程控制器为基本组成部分实现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功能,是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国内外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的基础上,结合长沙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阐述了长沙市轨道交通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全面思路。从远期整体线网的运营需要出发,提出了前期综合监控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总体构架组成与方案部署。  相似文献   

12.
诸昌钤 《铁路现代化》1998,(3):56-59,55
城市轨道交通所具有的特点,确定了它的控制的高度自动化。本文讨论了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基本方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以及地面与车载设备的关系。文中强调了控制结构的系统性、计算机在系统中的应用以及通信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建设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为目标,分析了当前编组站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其研究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监控控制中心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电力监控控制中心系统应考虑的设计与技术问题,旨在保证系统健壮性及应用开放性。  相似文献   

15.
简单介绍了地铁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构成,针对地铁变电所内电磁干扰带来的后果,从分析电磁干扰产生的原因和传输路径入手,对所内综合自动化系统电磁兼容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阐述了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电磁防护措施:包括屏蔽、一次和二次系统接地、隔离以及数据输入输出的滤波处理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提高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阐述了比较于自成系统的TW-2型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出在CIPS环境下TW-2系统的技术要求、系统架构和实现方法。文中提及的主要技术要求在目前室内仿真调试阶段已经基本实现,并作为CIPS子系统的一部分于2005年12月通过铁道部技术审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以当前的技术发展,论述了客运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并从客站规模和运营的需要出发,对自动化系统各个子系统的设立,设计,设计选型等作了探讨,建立了各种类型客站所应具备的自动化系统构成模式,今后开展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完善的故障监测技术对于提高驼峰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降低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一种采用功能检测技术实现在线监测功能的驼峰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在保证自动化系统控制功能的前提条件下,能不间断地进行周期性的功能检测,如发现故障会立即报警并提示维修处理,实现了故障预报警和设备的状态修,显著地减少了控制过程的失控几率。该系统同时具有驼峰整体溜放过程的实时图像再现,为维修使用人员分析故障和分析事故的原因提供了一种准确、便利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我国铁路近30年调车设备现代化发展过程,肯定了减速顶及其调速系统用甩掉铁鞋,保障安全扩能提产所取得的成绩;论述了21世纪我国铁路调车自动化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关于彻底甩掉铁鞋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探讨了自动化驼峰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变革和优化的重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波 《铁道建设》2004,(1):54-56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传统的二次系统,已成为铁路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就10kV配电所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秦沈客运专线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