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09年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铁路建设、技术创新、运输经营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贷运安全保持持续稳定,货运生产经营取得较好成绩,货运基础管理不断强化,货运信息化保障工作实现新突破,“三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科技攻关取得新成果。2010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确保货运安全持续稳定;进一步提升管理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内涵挖潜提效;加强贷运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加快铁路货运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简要回顾了铁路“十五”提速工作的基础上,论述了“十五”继续实施提速战略的必要性,介绍了“十五”提速计划的主要内 ,分析了“十五”提速的特点,重点阐述了铁路“十五”提速应遵循的技术路线。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选择提速线路,既有线改造和新建设要考虑提速的需要,既有设备改造和行车组织方式改进相结合实现列车提速,加强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连接通道和西部地区城际间线路的提速,积极修建客运专线,实现了确保铁路“十五”提速计划顺利实施的五条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9年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铁路建设、技术创新、运输经营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货运安全保持持续稳定,货运生产经营取得较好成绩,货运基础管理不断强化,贷运信息化保障工作实现新突破, "三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科技攻关取得新成果。2010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确保货运安全持续稳定;进一步提升管理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内涵挖潜提效;加强货运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加快铁路货运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4.
根据《铁道部“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中国将建设客运专线7000公里.初步形成以客运专线为骨干,连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快速客运网络。随着客运专线的“四通八达”,中国铁路技术装备基本实现现代化,特别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轨下基础工程工后沉降控制、大断面桥梁隧道设计施工、大吨位桥梁研制应用、轨道系统产业化等方面成果显著,并系统掌握了无砟轨道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在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中,中国铁路部门以掌握核心技术为目标.积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在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等8个方面共取得技术创新成果26项,掌握了既有线时速200公里及以上提速改造成套技术。在工务工程主要技术方面,中国铁路首次在既有提速干线大面积使用了自主研发的PD3钢轨、重型轨枕、18号有砟道岔等新装备新技术。中国铁路的发展,为世界铁路技术进步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世界各国铁路企业参与中国铁路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铁路“白贷”物流是铁路多经企业逐步由依靠运输能力和运输政策向依托干线运输和开展终端服务进行转变的主要服务产品,也是铁路多经企业实现延伸服务、货运代理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必然环节与过程。多角度分析发展铁路“白货”物流的现实性与必要性,提出发展铁路“白货”物流的效益最大化原则、规范管理原则和专业经营原则。通过组建铁路“白贷”物流的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流程与标准,建立协作管理机制,组建内蒙古铁路物流协会,促进铁路“白货”物流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九五”期间,铁路科技在“科教兴路”战略指导下,积极推进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进步取得明显成效。 主要干线提速取得历史性突破 在铁道部的统一安排下,在环行线和广深、沪宁、京秦等线上进行了多种类型的提速试验,并在郑武线提速综合试验中创造了最高时速240公里的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我国铁路以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主要标志,展开了大规模、高标准的铁路建设,在扩大路网规模、提升工程标准、控制工程质量、规范建设市场、加强建设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一五”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大规模铁路建设最关键的阶段,要以确保建设规模和工程质量为重点,以扩大路网规模、优化布局结构,强攻客运专线、实现“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装备水平、一流的运营管理”为主要任务,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结合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加快构建一流技术标准体系,有序推进续转和新上项目,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投资。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要加快前期工作,保证新项目如期开工,深化质量管理达标、工程分包专项治理和打击内业资料弄虚作假“三项治理活动”,加强安全专项整治,攻克征地拆迁、设计供图和技术问题,确保年度计划的完成。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路提速工程管理的探索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铁路实施提速战略的背景,并从国情、路情和铁路技术经济特点出发,提出提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提速要取得成功,就要在运输组织方式上,探索出一条实现列车速度、密度、重量最佳匹配的既有线提速挖潜改造之路,在技术装备的开发上,走出一条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创新之路;介绍了铁道部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在技术创新工程组织与管理,运输组织与管理创新,提速安全风险控制管理3个子系统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铁路提速工程管理的探索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铁路实施提速战略的背景,并从国情、路情和铁路技术经济特点出发,提出提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提速要取得成功,就要在运输组织方式上,探索出一条实现列车速度、密度、重量最佳匹配的既有线提速挖潜改造之路,在技术装备的开发上,走出一条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创新之路;介绍了铁道部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在技术创新工程组织与管理,运输组织与管理创新,提速安全风险控制管理三个子系统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在繁忙干线建设客运专线,实现窖货分线运输,能够犬幅度提高铁路运输能力,适应日益增长的运输需要。基于此,《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十一五”规划》部浓墨重彩地提到了巾闰铁路客运专线规划。根据规划,中国铁路“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足:建设新线1700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建设既有线复线8000公里;既有线电气化改造15000公里。2010年全同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万公里以上,复线、电化率均达到45%以上,快速客运网总规模达到20000公里以上。2006年,中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迅速铺开,武广、京津、合宁、郑西、合武等多条客运专线先后开工,一时间中同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热潮涌动。步入2007年,中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与发展的情况如何?哪些新线已(或将)在今年开工建设?这些铁路客运专线的推进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所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指导,试图从“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的角度对现有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2015年统计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截至2015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共26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达3 618 km,新增445 km,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138亿人次,完成投资3 683亿元,在建线路总长4 448 km,44座城市规划获批,规划规模4 705 km.统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在建、规划的基础数据,通过数据的分析比对,给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和趋势分析,对“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进行总结并对“十三五”进行展望,同时基于统计分析提出行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形势下,全国地方铁路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在地方铁路建设和满足铁路运输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铁路“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地方铁路将加强行业管理力度,结合铁道部与各省、市、自治区签订的铁路建设纪要和地方铁路建设的需求,配合铁路干线的规划搞好地方铁路的规划和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006年,地方铁路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建立更适应地方铁路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以及《铁路“十一五”规划》(铁计〔2006〕173号),结合铁路行业特点,编制本规划。  相似文献   

15.
介绍广州地铁6号线直线电机车辆技术,阐述6号线车辆与4、5号线车辆的区别,总结得出6号线车辆设计上是在改进4、5号线车辆不足的同时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16.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决胜期,同时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赶超和跨越时期;国家十分重视综合交通协调发展,大力推行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就我国"十三五"期间铁水联运的发展,通过SWOT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从经营、土地政策、投融资、运力支持、规章制度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建立铁水联运价格形成机制,发挥价格的市场调节作用,借助互联网+技术,切实提高铁水联运信息化水平,整合既有各相关各部门信息系统,大力发展铁水集装箱联运战略。  相似文献   

17.
正战略规划能力强、执行力强是中国模式的一大特色。以轨道交通发展为例,自"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加快发展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以来,我国在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km,其中高速铁路超过1.9万km(占全球高速铁路的60%);内地已有24个城市开通快速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达3010.6 km;同时,在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研究,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全局和宏观视野层面,综合国家城镇化进程、社会汽车保有量和道路交通容量、国际大都市的公共交通承担出行比数据、中国特大型及大型城市的城轨交通规划和建设等多方面情况,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和阐述中国城轨交通发展的社会内在需求和环境背景;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当代的前沿技术、城轨交通各种制式的适应性、行业技术发展以及地方财政和投融资模式等各种因素,深入分析中国城轨交通未来5年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预估未来5年中国城轨交通发展的十大趋势,即:规模扩大化、发展差异化、结构网络化、制式多样化、行业标准化、系统智能化、技术自主化、资金多元化、市场国际化、地位战略化,并提出对策和策略,为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城轨交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与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高速动车组经历了自主探索、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全面创新四个发展阶段,成功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2012年起,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进入全面创新阶段。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等组织下,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外科研院所和全产业链供应商,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以中国标准为主导,按照正向设计思路,以自主化、简统化、互联互通互换、技术先进为目标,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160 km、250 km、350 km系列化“复兴号”动车组,创造了时速420 km列车交会试验的世界记录,实现了全球首个时速350 km商业运营,“复兴号”动车组成功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