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铁工程中地下结构防水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工程中的地下结构防水,是地铁结构工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笔者根据广州地铁1号线建设的经验和运营后防水效果,对结构渗漏原因提出分析,并对结构防水设计中的选型,变形缝设置,附加防水层的作用评价及结构混凝土品质的要求,结构防水施工中的混凝土品质控制,接缝,防水层施作等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土木工程结构的复杂性和数据的不完备性,以小波分析为理论基础,结合多尺度分析理论和数值模拟,对结构损伤识别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结构动力参数在损伤后的变化特征,对单自由度框架的加速度信号进行小波分析,得到结构损伤的时刻;研究了利用空间域信息对结构损伤位置的识别问题,对带裂缝悬臂梁的变形曲线进行小波变换,判定了结构损伤位置。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联锁系统在云平台中的运行安全,文章通过对既有计算机联锁系统冗余结构进行分析,结合云平台特征,提出了基于虚拟机容错技术的云联锁系统冗余结构。首先,阐述了云联锁冗余结构的特点和优势。其次,通过对云联锁冗余结构的工作模式和服务器失效因素进行分析,建立服务器故障树模型、云联锁系统冗余结构关于危险失效概率PFD和安全失效概率PFS的动态故障树模型。最后,对云联锁冗余结构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对动态故障树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平台更适合部署形如Moo N结构的多重冗余结构联锁系统,开展云联锁冗余结构研究对云联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铁工程中的地下结构防水,是地铁结构工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笔者根据广州地铁1号线建设的经验和运营后防水效果,对结构渗漏原因提出分析,并对结构防水设计中的选型、变形缝设置、附加防水层的作用评价及结构对混凝土品质的要求,结构防水施工中的混凝土品质控制、接缝、防水层施作等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基底设置钢球、基础限制位移的隔震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摩擦系数、限位大小和限位装置刚度对结构地震呼应的影响。对纯摩擦基础隔震系统,结构地震反应与结构周期和地震卓越周期无关,而基础位移的限定又使结构的反应依赖于地震波及限位装置刚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地震力对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LS-DYNA程序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再现土耳其Arifiye大桥在1999年地震中由于地裂引起倒塌的过程,并与真实的倒塌场景进行比较,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有限元分析中,墩台和上部结构均采用平面应力单元,忽略弹性支座的影响;墩台与上部结构之间采用接触算法;结构动力分析采用显式有限元法进行。从对桥梁上部结构破坏过程中梁体位移的动力响应分析可知,梁体坠落过程中没有与相邻墩台发生明显的撞击。对地裂发生位置和上部结构形式对倒塌影响的研究表明,结构完整性能够明显阻止结构发生连续性倒塌破坏;在阻止地裂引起桥梁破坏方面,连续结构形式优于简支结构形式,可有效减轻地裂发生瞬间桥梁破坏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7.
魏京利  姚曙光  周建乐 《铁道车辆》2001,39(3):20-21,34
采用I-DEAS软件,对四方机车车辆厂研制的出口斯里兰卡的驾驶拖车车体结构进行了强度、刚度及模态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对原结构进行了局部改进,以充分发挥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使车体结构受力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速铁路快速发展,车站站台雨棚不仅满足为旅客遮风挡雨的基本服务功能,还要兼顾造型美观的要求。板壳结构雨棚将两者需求同时兼顾,但这种板壳结构的屋面板雨棚结构形式受力复杂,需对其进行抗震性能研究,明确其主要的力学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雨棚结构的三维力学模型,并完成了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激励下雨棚的动力响应计算,得到了结构关键部位的位移、加速度、应力响应及结构损伤情况。同时,对不同跨度/波长比值的板壳结构雨棚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悬挑部分对结构整体的地震效应影响较大,抗震的薄弱环节位于悬挑一侧的边柱柱脚和梁柱节点处;多遇地震作用下,雨棚结构的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仍处于弹性阶段内,设计的结构能够实现预期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国外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形式,结合我国国情及近年来对轨道结构研究的技术储备,对京沪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形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轮对空心轴结构中的关键零件-连杆进行结构尺寸分析,结合其装配要求和加工技术,对连杆结构尺寸及形位公差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测量轨道的几何参数,安全检测综合车在转向架上加装轨检梁结构,用以安装新型测量传感器以满足测试要求,本文建立了加装轨检梁结构的安全检测车整车动力学模型,比较了不同的轨检梁结构形式对安全综合检测车曲线通过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动力学分析表明,以往采用的轨检梁结构由于均衡梁和联系梁之间采用垂直销接或焊接结构限制的前后轮对的相对位移,导致了轮对在进出曲线时横向力及脱轨系统急剧加大,同时造成均衡梁和联系梁连接处存在极大内力,这种结构是不合理的。根据以上分析结果,重新设计了的轨检梁结构。动力学分析表明,加装了新的轨检梁结构的安全综合检测车的曲线通过性能达到了与无轨检梁结构的原型车相近的水平,新的轨检梁结构各连接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原结构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12.
DK20型地铁车体结构静,动态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崔培兴  杨怀文 《铁道车辆》1996,34(9):30-33,10
建立了DK20型地铁车体结构整体有限元计算模型,对该车车体进行了静力计算,结构修改分析、结构动态特性计算和重量、重心及转动惯量计算,并对地铁车体结构强度和刚度评价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于BIM的铁路站场智能审查中,识别站场线路结构并提取为可用于审查的整体线路是关键问题。站场线路为线状实体工程,线路的BIM模型往往被道岔、轨缝、绝缘头等构件分割,因此线路结构具有离散性,难以被识别并提取为可用于审查的整体线路集合数据。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知识工程、图论,分别对线路规范、知识等文字性描述条文与线路图形结构等图形信息进行计算转译,两者结合后对线路图形信息进行识别,从而实现对整体线路结构数据的获取。首先,根据线路中线信息,获取识别站场线路结构所需的推理知识,建立线路基本特征与线路结构特征计算表达,依据一阶逻辑形式语法编制了线路结构描述的多级词汇表,并进行知识编码形成线路结构的计算语义表达;然后,根据线路在BIM软件中的数据结构,与图论相结合,实现了对线路结构图的计算转译,形成线路结构的无向图,随后根据深度搜索算法并结合线路基本特征,构建了一种考虑线路结构特征知识的类树结构构建算法,实现了单次遍历树形结构即可获取初步的线路整体结构数据;进一步,使用线路结构特征与一阶推理分析初步线路整体结构,从而将其提取为最终的整体结构数据。结果表明,本文所述算法可以高效地分析各类站场线路结构并...  相似文献   

14.
弹性车轮在地铁及城市轨道交通上的可应用性正在进行深入研究。我国市域线路也包括不少高架线路,因此有必要研究弹性车轮对高架桥梁结构噪声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边界元法建立频域轮轨相互作用模型及桥梁振动声辐射模型,并利用文献测试结果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弹性车轮橡胶参数对桥梁结构噪声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弹性车轮橡胶弹性模量的变化对桥梁结构噪声辐射总声压级影响较大,当橡胶弹性模量取10 MPa时,桥梁结构噪声辐射总声压级较刚性车轮可降低4.56 dB,但随着橡胶弹性模量的增加,弹性车轮解耦频率也增加,桥梁结构噪声逐渐增大,并逐渐趋于刚性车轮情况下的桥梁噪声;弹性车轮橡胶结构阻尼比的变化对箱梁结构降噪量影响不明显,当橡胶阻尼比由0.1增至0.4时,桥梁结构噪声辐射总声压级只降低1.04 dB;弹性车轮橡胶泊松比的改变对桥梁结构噪声总声压级影响很小。研究成果对弹性车轮在城市轨道交通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铁路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由粗放的收发型向规模集约的经营服务型转变,铁路各级物资部门必须把握机遇,尽快调整内部结构,以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构建组织结构;以为铁路服务并适应市场需求优化经营结构;根据经营目标的要求改进技术结构、改造设施结构、改善库存结构。从而为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有效的监控,对管理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对资金的保值增值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共同作用的大型筏形基础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目的:基于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共同协调作用,考虑地基基础变形对上部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及上部结构对基础内力和变形的作用,研究大型筏形基础的设计。 研究方法:借助于大型有限元计算程序MIDAS,建立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的三维空间模型,采用弹性地基梁法,用弹簧模拟地基作用,对整个结构进行计算分析。 研究结果: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考虑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计算所得筏板基础的沉降规律及内力分布规律与筏板实际变形及受力情况相吻合。 研究结论:将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结合起来,考虑三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根据共同作用的计算结果进行筏形基础设计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地铁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抗地震作用--阪神地震破坏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铁结构一直被认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1995年阪神大地震发生之前,很少有大型地下结构在地震中严重破坏的报道。然而,阪神大地震中,包括诸召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等结构在内的大量大型地下结构出现严重的破坏,使人们对地下结构的抗震安全性产生怀疑。初步研究表明,地下结构具有不同于地面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破坏特征,在某些情况下,同样会发生严重甚至强于地面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槽形梁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形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槽形梁结构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槽形梁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应用的几种结构形式,并对各种结构形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重载列车轮轨动力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运用有限元法,建立了重载列车轮轨动力作用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钢轨初始不平顺引起的轨道结构竖向振动及由牵引力和制动力引力的轨道结构纵向振动。在模拟列车制动力作用时,文章考虑了列车初始制度速度,制动距离及闸瓦制动波速对轨道结构的影响,运用这一模型,作者对京沪线5000t重载列车对轨道结构的影响,特别是牵引力和制动力对纵向力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刘兵 《铁道建筑技术》2023,(3):188-191+199
运用有限元软件对隔震与非隔震的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4种不同场地条件的28条地震波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响应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场地条件对隔震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结构的位移响应及层间剪力结果可知,隔震系统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的位移反应和层间剪力远小于非隔震结构;场地类型对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有显著影响,随场地类型增加隔震结构的位移响应逐渐增大,且随设防烈度提高而提高,平均最大可达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