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场调查货车的轴重及胎压分布,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改变轴重和胎压,用轮胎上涂油漆的方法测试了轮迹,发现轮迹由一个矩形加端部的两个小圆弧组成,轮胎接地压强和接地面积均随轴载的增加而增加,荷载中心距保持不变。结合轮迹测试以及轴重和胎压的现场调查,得到我国重载车辆轮迹各几何尺寸以及平均轮胎接地压强与轴重的对应关系。根据轴重与胎压的对应关系确定两者的合理组合,用压力传感器法测试了移动车辆的轮胎接地压力分布,发现在全轮迹范围内基本属于均匀分布。最后,根据测得的重载车辆轮迹及轮胎接地压力分布,得到了重载车辆荷载作用图式。  相似文献   

2.
胡蔚 《驾驶园》2008,(3):44-46
关于轮胎   轮胎抓地力   在谈轮胎之前,我们先谈谈抓地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在轮胎与地面的交互作用力部分,我们称之为"轮胎抓地力(亦简称抓地力)".因为车辆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只有轮胎,所以车辆之所以能加速、转弯、刹车,全都可以视为是轮胎与地面间作用力的结果.就好似人能走路、跑步或停止,也都跟脚与地面间的作用力有关.试想如果鞋底磨平了,我们走楼梯或地面湿滑时便很容易滑倒.而将人换作车来谈,使自然很容易理解轮胎与地面间的作用力是影响车辆动态特性的关键了. ……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 《驾驶园》2012,(10):74-75
问:什么是轮胎的抓地力?答:当物体离地那一面与地面上相互作用时,称为磨擦力,而磨擦力若用在轮胎与地面的交互作用力部分,我们称之为"轮胎抓地力"(亦简称"抓地力")。因为车辆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只有轮胎而已,所以车辆之所以能加速、  相似文献   

4.
正(上接2017年第10期)聚氨酯材料的基本化学构成决定了聚氨酯轮胎不会在地面留下印迹,即使是色彩鲜艳的轮胎,也不会在地面留下任何着色剂的痕迹。聚氨酯轮胎容易将地面上的脏物粘带起来,然后又掉落回地面,掉落在地面的脏物看上去似乎是从轮胎上脱落下来的,有时被误认为是聚氨酯轮胎在地面留下了印迹。橡胶轮胎则不同,如果使用普通的橡胶配方,确实会在地面留下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重载交通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汽车轮胎与路面接触应力的分布特点.轮胎与路表的接触影响因素可分为两类:轮胎相关因素与路面相关因素,文章从力学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汽车轮胎结构类型、轮胎花纹、轮胎气压、轮胎竖向荷载、行驶速度、轮胎工作状态和路面表面几何特征与干湿状况等影响因素,分析了汽车轮胎在路面上的轮迹接触面形状、接触应力方向组合、接触应力分布特点,通过数学推导,简化荷载模型,在车辆匀速行进情况下,假设轮胎-路表接触面为矩形,考虑轮胎-路表接触力修正系数,建立了轮胎-路表三向接触应力模型,该模型有利于分析竖向接触应力、水平纵向和横向接触应力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信息》1999,(1):41-41
轮胎是摩托车上的重要零部件,轮胎的结构、种类和性能对摩托车的行车安全性、乘骑舒适性以及车辆的各种主要性能影响极为巨大,为使各位车迷朋友对摩托车的轮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掌握轮胎在日常使用和维护方面的注意事项,下面从七个方面对有关摩托车轮胎的知识作一个详细的介绍。一、轮胎的作用轮胎安装在摩托车的轮辋上,是摩托车上唯一直接与路面接触的部件,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1.承受车身和乘员的荷重;2.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地面,同时理所当然也包括将制动时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传递到地面,承受地面驱动力和地  相似文献   

7.
曾子刚 《驾驶园》2006,(8):68-69
驾车不要降低胎压 有人根据经验,在雨天行车前,放掉轮胎内一部分空气使轮胎变扁,以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滑胎.这种做法不可取!减少轮胎内的气体以增加摩擦系数是十分有限的.汽车在雨中刹车时,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压强把轮胎与路面间的雨水排开,让汽车停稳.而轮胎触地面积变大,对地面单位面积的压强减小,不能很快将轮胎与地面间的雨水排出,致使滑行距离变长.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制动防抱系统 (Motorcycle ABS) 车辆制动时,特别是紧急制动时,很容易造成轮胎抱死后(即轮胎锁死无法转动)车辆侧滑、甩尾,转动转向盘也无法控制车辆的方向,而且轮胎与地面由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抓地力几乎丧失殆尽.此时,ABS感应到轮胎将抱死,就会及时松开制动器,令轮胎恢复抓地力并且保持滚动摩擦状态,瞬间再次制动,有效降低车速,如此高频率地循环往复.其最大的功能是使汽车获得足够大的制动力,同时又能保证轮胎与地面间保持滚动摩擦状态,并保持控制转向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视情对轮胎调整换位 正常情况下的车辆左右轮胎应该是型号一致、花纹相似、磨损程度相当、气压符合标准.如果前轴上两个轮胎型号不一致,花纹样式和磨损程度不同,车辆行驶时则会向磨损程度大的一侧倾斜;如果后轮轮胎磨损程度不同,则附着系数和地面磨擦力不同,制动时会使车辆跑偏.如果前轴上两个轮胎气压不等,轮胎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因滚动半径不同,汽车方向自动偏向气压低的一侧,导致方向跑偏.安装轮胎应做到:一是合理搭配.应把两个磨损程度相当、气压相等和花纹相似轮胎装在同一轴,并按照轮胎上标示箭头方向装配.二是注意方向.  相似文献   

10.
轮胎是汽车行驶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汽车行驶中,轮胎要承受强烈的地面冲击负荷;转向或制动时,又要与地面产生滑动摩擦;即使汽车静止时,轮胎也会因承载负荷而引起垂直变形,在外层伸张,内层压缩的情况下,导致轮胎损坏。当然,如能正确使用和维护轮胎,其使用寿命亦可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11.
ABC车身主动控制系统。该系统使汽车对侧倾、俯仰、横摆、跳动和车身高度的控制都能更加迅速、精确。车身的侧倾小,车轮外倾角度变化也小,轮胎就能较好地保持与地面垂直接触,使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提高,以充分发挥轮胎的驱动制动作  相似文献   

12.
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系数是影响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线控制动的路面附着系数检测方法.利用踏板位置传感器估计制动器制动力,采用MMA6260Q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辆制动减速度,由制动器制动力与地面制动力判断轮胎运动状态,根据车辆载荷转移公式得到车轮法向载荷,获得进入滑动区域的利用附着系数,并由此得到地面附着系数.分析显示,该检测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识别轮胎与地面附着系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载重子午轮胎与路面相互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12.00R20的实际结构,考虑轮胎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接触非线性以及大变形等力学特性,应用有限元的方法建立轮胎的三维模型,橡胶材料采用Yeoh模型,橡胶-帘线复合材料采用加强筋模型,并通过轮胎径向刚度的测试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数值模拟中分析了轮胎在一定充气压力时,在不同垂直载荷和牵引速度的作用下,与地面在接触区域的变形情况、应力分布、摩擦应力分布等滚动接触规律.结果表明,轮胎与地面接触应力分布存在明显的非均匀性,轮胎的接地面积和地面总反力随着滚动速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轮胎     
轮胎是摩托车上唯一直接与路面接触的部件,其主要作用有:承受荷重,传递发动机的动力、制动力矩,承受地面驱动力、地面制动力和保持稳定的方向性.综合而言,摩托车轮胎对摩托车的动力性、制动可靠性、行驶稳定性、乘坐舒适性、通过性、燃油经济性和行驶安全性都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5,(9)
建立了多孔沥青路面渗水系数衰变模型,用于预测路面不同位置轮迹带与非轮迹带渗水系数随使用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多孔沥青路面不同位置的渗水系数都在下降,其中外侧路面渗水系数下降较快;同时轮迹带渗水系数的下降速度也快于非轮迹带,使用时间越长,轮迹带与非轮迹带渗水系数的差距也越大。因此对于车道较多、宽度较大的多孔沥青路面,轮迹带与外侧车道的渗水系数是检测与养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ABC——车身主动控制系统使汽车对侧倾、俯仰、横摆、跳动和车身高度的控制都能更加迅速、精确。车身的侧倾小、车轮外倾角度变化也小,轮胎就能较好地保持与地面垂直接触,使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提高,以充分发挥轮胎的驱动制动作用。而ABC的出现克服了悬挂设定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者对车辆在这两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新品推介     
■地板防护涂层维修间地板上一旦喷涂上这种防护性地面涂层,不但美化保护了地面,而且剥离非常简便。这种无孔材料能防止地板上遗留各种油迹、冷却液等溶剂、油漆污渍及各种遗撒污物。剥离式地板涂层是一种水基性材料,使用方便,对环境没有不利影响。喷涂后风干速度快,并且表面具  相似文献   

18.
轮胎在沙地上牵引特性的新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季学武  赵六奇 《汽车工程》1997,19(1):56-59,F003
本文分析了汽车在松软地面上行驶时轮台的受力状态及轮胎单元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方式,揭示了轮胎在松软地面上牵引特性传充预测模型的不足之处,建立了轮胎在沙地上牵引特性的新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预测时,预测值与实测值更接近。  相似文献   

19.
《公路与汽运》2006,(6):84-84
第一步:取出备用胎。在大多数汽车上,备用胎放在行李箱隔板下面。第二步:用千斤顶把汽车稍微支起来,在轮胎还没有脱离地面之前,把车轮的紧固螺母拧松。第三步:继续用千斤顶把汽车支起来,待轮胎完全脱离地面之后,把原轮胎拆下来。  相似文献   

20.
当汽车肇事时,车轮留在地面的印迹是汽车运动过程的真实记录,也是分析事故的真实依据之一。通过轮胎印迹,不仅可以反映事故前、后汽车的运动轨迹、行驶速度、轮胎状态和制动措施,同时也可根据轮胎拖印长度、形态,分析车辆碰撞前的瞬时速度、碰撞特性和接触部位及接触点。所以,对汽车制动时的轮胎印迹进行分析,对处理交通事故非常重要。 紧急制动印迹 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轮胎留在地面上的印迹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