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晓 《中国电动车》2014,(11):225-225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页制作》教学课程得到了高度重视。其中,网页版面是网页制作教学的重要一部分,面对网页制作教学课程理论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加强对"网页制作"之网页版面的教学设计,使网页制作教学课程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价值塑造、知识传递、能力培养”人才培养理念和汽车行业发展趋势,针对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优化教学内容及考核形式,运用多种教学法破解教学难点,提升了学生学习主动性,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同时提升了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教学相长,取得持久长远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叶钢 《时代汽车》2023,(22):55-57
文章以《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介绍了如何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针对目前专业课中存在重技能培养、轻价值引领的问题,探索课程思政在《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中的改革实践过程中,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整合和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的实施相结合的方法,使德育工作悄无声息地与专业核心课程融合,以在师生参与教学过程中,成功实现有效教学,实效德育。  相似文献   

4.
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培育过程中,新形态教材、活页式手册、工作室手册等教材建设与信息化教学方法改革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对职业院校学生综合技术能力培养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数控加工中心技能实训课程是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AHK中德切削机械师培育方向的重要领域课程.高职院校教材和教法也是"三教"改革的重要部分,新形态活页式教材...  相似文献   

5.
C语言是当今计算机技术的核心课程,在C语言的教学中,本文介绍了C语言的四环节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创新能力,以期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设计是每一位教师在课前必做的准备,它能让教师对课程内容和课程安排有比较深入的了解,通过教学设计让整堂课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教学设计的过程需要涵盖课程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在课程中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任务驱动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思考分析→活动探究→多次实践为主线,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以《损伤评估》课程为例,分享一些教案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在《损伤评估》的教案设计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案例引入法导入本次课程的内容,通过展示板和任务板进行信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基础和建立目标,以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为研究对象,建立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超市"教学体系,评价教学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和完善"课程超市"教学体系,以期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电商人才,为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商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汽车构造》课程是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及应用性。为了达到教学中培养学生既懂理论又能实操的目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教学改革。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时间,我们在课程中引入了幕课教学;为了使学生能更真实地体验实操过程,我们引入了模拟仿真教学与VR教学。我们的目标就是探索一种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响应国家要求,将课程思政应该融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弘扬工匠精神,关心行业发展,攻坚克难,成为复合型、品学兼优的人才。针对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内涵进行重点阐述,从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思政教学融入点及教育方法、评价等方面,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研究。明确建立课程思政开展机制,加大对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培训,打造“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推进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措施,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概论》思政教学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越来越普遍,甚至正在逐步成为主流趋势。互联网+教学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切实提升学生实操能力,符合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该文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权衡课程项目比重,依托智慧职教云课堂,建立基于"智慧职教云课堂"的"3+X"课程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学生的动态考核,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实现职业教育课程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柴彬 《汽车实用技术》2022,(24):173-176
汽车维护与保养是汽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汽车各系统维护保养的方法及操作规程。由于汽车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及严密的逻辑结构关系,难以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文章通过对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进行探索,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各环节入手挖掘思政元素,分层设计,逐步深入,将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与人合作、精益求精及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怀等方面融入课程教学,从而实现润物无声的思政育人效果,较好地实现了立德育人的教学目标,为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刘岑婕  马琰 《中国电动车》2022,(12):137-139
文章探讨了当前高校项目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某财经高等学校学生为调研对象,梳理了当前高校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反馈,据此提出了优化高校项目管理学混合式课程建设的可行路径。研究发现,推动项目管理学混合式课程建设,需要以项目作为课程教学载体,强化教学系统性;建立多元化教学手段,将管理软件融入教学;引入过程性考核方式,优化课程考核方案。  相似文献   

13.
温承钦 《汽车实用技术》2020,(6):205-206,233
文章结合我院课程改革实际,就"汽车制造工艺技术"课程过去存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利用网络学习与教学平台,建立"课内与课外、线下与线上、现实与虚拟"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采用"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学习主动性、成绩提高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朱丹 《时代汽车》2022,(9):117-118
在国家提出的"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新形势下,如何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该课程的学习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汽车运行保障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文章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托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与实践。结果表明,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行交流能力及工程问题分析能力,对同类型实践性较强课程的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1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现状分析1.1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不均衡目前,在职业学校汽车专业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中,缺乏思政教育内容的渗透。在理论知识讲授及技能实践教学过程中没有挖掘汽车专业课程内在的思政教育功能。汽车类课程属于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理科专业课程,很多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实践运用,往往忽略了所教授课程思政教育的引导。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智慧环境下课程资源建设,文章以《汽车空调原理与检修》课程建设应用为例,通过建设该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还可以为那些渴望更深层次知识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在“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因此建设《汽车空调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是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据OBE先进教育理念,分析了《汽车构造》课程教学现状,结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提出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资源、确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方法、建立在线教学平台、将大赛引入课堂四个方面来设计教学内容。课程评价要重视过程性评价,根据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的结果来调整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智能焊接技术专业《气体保护焊实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紧紧围绕育人这个任务和目标。将课程思政元素和案例融入《气体保护焊实作》课程培养目标、教学知识点、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之中。经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思想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气体保护焊相关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提高学生技能强国、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以推进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移康英 《时代汽车》2023,(14):72-74
PLC技术是一门机电类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而受当下新冠疫情的影响,学校该课程教学过程只能采用线上理论与线下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线上理论与线下实训教学相脱离,学生也无法很好的将线上理论知识迁移到线下实训课程中。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将TIA Portal V15软件与S7-PLCSIM仿真软件引入到PLC线上理论教学过程中,以生动直观地方式展现PLC指令形式、功能及模拟操作,并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合理采用积极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线上仿真平台直观展示与教师引导式学习,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PLC理论知识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并为疫情结束后线下实训课程打好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