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新型玻镁复合风管的安装技术,结合重庆大剧院的玻镁复合风管安装工程,分析玻镁复合风管的直风管、异径风管和支风管的制作工艺特点,探讨玻镁复合风管的铰接、安装、加固等技术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并对玻镁复合风管和传统镀锌钢板风管从经济效益上进行比较.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玻镁风管及其安装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新型防火板     
Promat公司研发了一种可以承受人体质量的新型防火板,该防火板可以用于连接本地公共交通铁路线的有效通道管网的表面覆盖。用Promina-900结构板覆盖现有的混凝土沟槽,能够有效地保持电缆的性能,在符合ZTV-ING标准的条件下、在1 200℃高温完全燃烧90min后仍能使电缆导电。防火板上可以走人,能满足DIN 51130和  相似文献   

3.
隧道施工通风的风管漏风量大小不仅与风管本身的长度、破损度等因素有关,还与外界的大气压、空气密度等外界环境相关。目前,风管漏风率的研究主要是在平原地区,对于高海拔隧道施工环境下通风风管的漏风率变化规律的研究还比较少。为了得到高海拔地区隧道施工通风风管的漏风率,利用风管开口处流量理论和能量守恒原理对高海拔地区风管漏风率修正系数进行推导,并通过现场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得到风管漏风率的海拔高度修正系数计算公式;高海拔地区风管百米漏风率约为平原地区的1.5倍,且在高海拔地区风管漏风率随风管长度增加而增大较快;实测高海拔隧道风机风管百米漏风率约为3%,与理论计算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4.
机车风管密封性能关系到机车的运用安全。为有利于机车现场维护,从管接头、风管布置、风管固定等角度分析研究了保证机车风管密闭性的方法,并为机车设计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空调风管在减轻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舒适度方面值得进行研究。文章通过改变空调风管的材料和制造方法,研制空调风管样机,得出模拟结果。质量和成本的试验计算、风向和风量的测量及防结露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样机性能良好,具有可用于商用车辆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前施工通风计算中,往往将风管百米漏风率取为1个固定值进行计算,而工程实际中漏风率会随着风管内外的静压差变化而变化,为此,通过试验测试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提出1种充分考虑静压差和风量沿程变化影响的漏风率计算方法。首先,基于漏风率测试试验结果,拟合漏风率和风管内静压的关系式;然后,将风管分段处理,从出口段开始对风量、静压、漏风率等参数进行迭代计算;最后,求出整段长风管的漏风率。基于该方法进行通风距离、风管直径和海拔高度对漏风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风管百米漏风率与管内静压呈正相关;在风管距离较长时,分段迭代的漏风计算方法更为合理;通风距离增长,风机须提供的静压升高,平均百米漏风率随之增大;风管直径增大,风管内的通风阻力减小,风机须提供的静压降低,平均百米漏风率随之减小;海拔越高,需风量越大,风机须提供的静压升高,平均百米漏风率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7.
设计一种新型风管适配器工装,解决了旧型风管适配器工装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依赖车钩安装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成贵铁路白杨林隧道为研究对象,对瓦斯隧道施工压入式通风效果进行分析,利用CFD流体动力学软件,建立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不同风管出口距掌子面距离下,隧道内风速流场和瓦斯浓度的分布规律,并与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优化流场分布,减少瓦斯在掌子面附近积聚的现象。计算结果表明:一定风速条件下,风管末端距掌子面距离直接影响施工通风效果和掌子面瓦斯浓度分布。风管末端距离掌子面越大,稀释瓦斯效果越差,掌子面瓦斯积聚现象越严重。单侧风管通风情况下,掌子面瓦斯稳定浓度为0.07%,瓦斯浓度随风管末端距掌子面的增加而升高。根据白杨林隧道瓦斯溢出和施工通风情况,得出其风管末端距掌子面距离为13m可使瓦斯不形成聚集,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CRH2型及CRH380A型动车组在运用过程中多次发生因受电弓ADD(自动降弓装置)风管断裂漏风导致自动降弓及无法升弓的故障,成立专家组对动车组的使用环境及工况进行调研,对受电弓ADD风管的材质、故障部位、故障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受电弓ADD风管断裂的真正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彻底解决了受电弓ADD风管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10.
牛黑豹  魏众邦 《铁道车辆》2000,38(10):43-43
近期以来,武威南车辆段管内相继发生9起列车运行途中风管自行脱开的故障,影响了正常的运输秩序,同时也引起了现场作业的混乱.为此,武威南段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列检和检修制动室,对风管分离原因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找出了风管分离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