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要受"动机"的支配,没有动机就没有动力。骑摩托车也是要"动机"的,而且,因为动机不同,在摩托群体中存在着不同的派别。其中,最常见的是实用族和玩车族。现实生活中,许多自诩车迷的玩车人都认为自己要比一般摩托车使用者高一个档次,甚至是不屑与他们为伍。事实上,真正撑起摩托车行业的不是优越感十足的车迷,而是千千万万普通摩托车用户……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2020,(8)
正作为摩托车的使用者或爱好者,我们都是中国摩托史的见证者,一路陪着中国摩托车的从前和现在,还要陪着她走向将来。从2017年1月开始,我们开始了不定期推出的"见证者"专题。做这个专题的目的是:立足摩界,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眸逝去的历史,重温曾经的欢愉或痛苦,见证摩托车行业、摩托车群体前行的每一步。本期,我们要"见证"的是黄淮地区民间越野赛事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购车杂谈     
《摩托车》2020,(10)
正和社会中的任何群体一样,摩托车用户群体也在新老更替中发展,老人不断淡出,新人不断出现。而对于新手群体来说,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无疑是买车了,尤其是对那些缺乏必要摩托车常识的"纯"新手来说,买车不是问题,而是难题。所以,本期策划,我们就针对摩坛新人,说一说买车的事,还会在文中推荐几款目前市面上的代表车型……  相似文献   

4.
<正>在许多人眼里,摩托车是一种不入流的车,骑摩托车的是不入流的人。被边缘化的摩托车,被边缘化的摩托人,在傲慢与偏见中艰难前行。中国的摩托车行业,中国的摩托车用户群体,背负着太多磨难与不公。至今,一提起"玩摩托车的",一些人眼里仍满是轻蔑……不可否认,摩托车迷的圈子里不乏害群之马,但是,你不能因为几只浮在表面的苍蝇而否认整个车迷群体。做为本刊"在他乡"栏目的执行人,笔者在这几年里也接触了国内各地的车迷,这个记录车迷在他乡生活状态的栏目让我结识了大批高素质的摩托车爱好者,也让我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每年的春运,可能是全社会最"关注"摩托车群体的时候。确实,中国每年春节骑摩托车回家过年的"返乡大军"堪称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群体性摩托车迁徙现象。在2012、2013年的巅峰时期,两广地区的返乡摩托车数量超过600000辆。即便是车流量已大不如前,有关部门统计今年的返乡摩托车有近200000辆。每到这时,从全国级别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到各地方卫视,甚至是很多不知名的媒体,都会集中力量关注返乡大军。新闻里滚动播放、记者前方直播连线,甚至把画面放上春晚舞台……可能很多吃瓜群众到此时都会感叹道:嚯!还有这么多人骑摩托车呢……  相似文献   

6.
杜启弘 《摩托车》2023,(7):4-19
<正>中国摩界发展了几十年,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这30多年里,从行业到用户群体,亲历者眼中的变化都是翻天覆地的。本期策划,我们请来行业内外相关人士,将他们在这30年里的耳闻目睹分享给读者们……行业篇摩托车的消费群体和生产销售群体之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屏障,两者之间的关系很难融洽。说起摩托车经销商,消费者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敌意”,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2014,(7):60-61
<正>新千年之后的中国摩坛,运动、休闲、娱乐渐渐成为摩托车发展的一个方向,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车迷群体的迅速膨胀,个性化、高档次、大排量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势头,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目光敏锐的宗申是把握市场动向的行家里手,而不俗的实力也让他们总能占据先机—全新推出的"雷暴"、"闪电",一门双杰,重装上阵……  相似文献   

8.
胡羽 《摩托车信息》2006,(24):44-47
崇尚个性夸张自由前卫的"美国飞翔者""四大鬼才"聪颖演绎摩托车改装活作剧在"什么事情都会发生,什么奇迹都能创造"的美国,有这样一个以改装摩托车为最大乐事的特殊群体。他们十分崇尚个性、夸张、自由、前卫的改装理念,以至于改装的摩托车无不映射出主人的独特个性,幻化为主人的维妙维肖"机械身影"。正是由于他们的无拘无束和张扬洒脱,才被人们赋予了"美国飞翔者"的雅号,受到了美国男女青年的热力追捧。四处流浪的"玛格纳超矮摩托"——当岁月年轮返回到1973年,那时的杰瑞·玛格努森(Jerry Magnuson)还只是美国戴维森·哈雷摩托制造公司一个分厂的小小车  相似文献   

9.
<正>力帆将于近期开通网络订购摩托车业务,以求通过电商向订制化摩托车发展;宗申早在去年就考虑过为消费者订制摩托车,预计实施为期不远了;隆鑫也希望能以网络为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如无极LX650一样的订制化摩托车……摩托车"私人订制"即将上演。事实上,国内有实力的摩企已试水或准备试水摩托车"私人订制"服务,并志在必得。摩托车行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一场摩托车"私人订制"总动员正在上演,各路高手云集,不约而同地另辟蹊径,拿出了撒手锏,以期从另一层面冲击市场。这也是一场惊险刺激的比赛,各个摩企将迎来绝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车架的秘密     
正一位优秀的运动员,除了拥有一颗活力充沛的心脏,还需要强健的骨骼、雄壮的肌肉来支撑。摩托车同样如此,必须拥有优秀的车架,才能驾驭高性能的发动机。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车架的秘密……如果说,发动机是摩托车的"心脏",那么车架就是摩托车的"骨骼"。车架与摩托车的操控性能、乘骑舒适度密切相关。车架支撑着发动机,为转向机构和后减震器提供固定位置,承载着骑手、乘客和他们的行李,此外还为油箱、蓄电池等提供安装位置等等。  相似文献   

11.
正再耐用的东西也有坏的时候,被称为"耐用型消费品"的摩托车亦是如此。而且,部件众多、结构较复杂的摩托车使用环境相比同为"耐用型"的家电要恶劣许多,因此故障率也要高许多。商业社会,每件商品的后面都会衍生出一个与其相关的产业。围绕着摩托车,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这其中,维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不被重视的一个环节,人们在提及摩托车维修工时,最常见的一句是"修车的"……这些"修车的"每天在摩托产业链的最底层活动,他们的生存现状很少有人去关注和了解……  相似文献   

12.
激情与梦想     
正永远的葫芦娃摩托车,对我来说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了,早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我曾问过自己:没有摩托车的日子怎么过?不敢想象!从而立之年起,我和摩托车结缘已经长达24个年头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摩托车就是我的"私家车",孩子成长的"马背摇篮",工作的通勤车,小家出游的观光车,摄影的采风车,追梦的千里马……"葫芦娃、葫芦娃,一条藤上7朵花"。24年间,我先后拥有了七辆摩托车,他们是我最  相似文献   

13.
我为摩狂     
说起摩托车,或者说起摩托车与自己的关系,有不少的摩迷朋友喜欢将它比作自己的妻子或是情人,甚至是兄弟、儿子.虽然这些朋友的比喻不乏他们的理由,但在我看来,这些比喻并不合适.……  相似文献   

14.
正农民、上班族、小商贩是实用族的主体,他们行色匆匆地往来于田地、工厂、集市和家之间,摩托车只是他们的代步工具或谋生的助手。这部分人对摩托车的要求并不高,耐用一点、耗油少一点、式样不要太难看、购买费用适中就行了。所以,他们大多选择国内厂家生产的车型,他们是中国摩托企业的衣食父母。事实上,在实用功能上,国产车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以日常代步甚至是短途贩运为购车动机的实用族的需求,有庞大的实用群体做支  相似文献   

15.
姚恩泉 《摩托车》2007,(10):82-82
我国有十亿多农民,还有若干城镇低收入群体,三轮摩托车产品既是他们生活资料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生产资料的一部分。毋庸置疑,三轮摩托车已成为他们摆脱贫困,家庭致富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三轮摩托车的需求量也呈逐年剧增态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三轮摩托车的外观、功能、安全、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南新鸽摩托车有限公司为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率先提出三轮摩托车制造工艺汽车化理念。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汽车制造工艺在三轮摩托车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20,(9)
正中国人真正的摩托车生活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国车迷群体则从新千年之后才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从业者也罢,用户也罢,都不可能跳出行业的圈子"独善其身",这个行业前行的每一步,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这期策划的主角,就是那些伴着中国摩托车一路走来的从业者、用户和车迷们……  相似文献   

17.
她们在他乡     
《摩托车》2021,(10)
正上期在他乡的男车手们打动了很多读者,杂志上市后陆续接到几位老读者的电话或短信,他们对其中几人(尤其是流浪车手赵荣阔)的经历都是感慨不已……事实上,在他乡不是男人的专利,行走他乡的女车手们同样在演绎精彩,他们为"在他乡"这个摩托圈中的特殊群体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本期,我们请来在他乡的她们,为车友们讲一讲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2014,(11)
<正>146天、34000km、33个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打破单个国家内骑摩托车最长旅程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些成就是由一对普通的外国情侣,在一辆摩托车上完成的。当笔者采访到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表现可以用"朴实"二字来形容,好像并没有觉得自己做到了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只是和爱人一起经历了一次美好的旅行。他们说,他们做这些的一切都是因为对中国的爱,他们想用自己的"小爱"去丈量中国这个东方国度所蕴含的"大爱"。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国内越来越多的摩托车企业将目光投向了80后、90后新生代,在企业看来,这一消费者群体已经趋于成熟,他们将是未来15年内,国内摩托车消费市场的生力军。如何赢得他们的认同,成为众多企业的首要目标。对于国内80后、90后群体来说,在他们的成长阶段,社会意识受到国外文化强烈的冲击,所以他们的思维模式相对于老一辈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金山桥  张守生 《摩托车》2013,(23):66-71
在国内摩市还把街车称为"跨骑"的年代,建设摩托就凭借125/150系列产品赢得了众多车手的青睐。时至今日,街车已经发展为国内摩托车用户群体中关注度最高的车型之一,也成为众多厂家倾力角逐的重点车型。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建设再次重磅出击,适时推出了全新设计的JS150-32……青出于蓝长久以来,国内摩托车用户和车迷对许多厂家"换汤不换药"的所谓"新品"颇有微词,而建设的JS150-32却是一款在研发方面很难让找茬者挑出毛病的真正新品,由里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