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土液化是黄土地区的三大典型震害之一。针对海原大地震诱发的固原市石碑塬大规模低角度滑坡,基于室内饱和黄土的动力学试验,研究了此处饱和黄土的一系列液化特征和其孔压与应变的增长发展规律,及其围压和所受动应力对孔压发展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黄土的液化应力比随动应力循环次数的增长逐渐减小,且饱和黄土一旦发生液化,其强度迅速丧失。动荷载作用下,击实试样的轴应变在2 %之前,孔压匀速增长,轴应变增长缓慢;轴应变达2 %以后,动应力开始有部分消减,轴应变开始加速增长,故2 %应变可视为击实试样液化的一个结构强度临界  相似文献   

2.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深水高桩基础桥梁船撞倒塌事故进行仿真模拟,建立了事故桥梁上、下部结构及船舶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将弹塑性损伤帽盖模型用于混凝土,弹塑性随动强化模型用于钢材及钢筋。模拟结果再现了被撞桥墩及全桥的倒塌过程,揭示桥梁结构连续倒塌的机理,证明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及弹塑性帽盖模型作为混凝土本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应力路径对黄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土进行不同应力路径的试验研究,探讨了应力路径对黄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及原因,在分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应力路径下黄土的本构关系,指出了不同应力路径下黄土应力应变关系的特征,对黄土的结构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压实黄土应力-应变-时间的关系,对比分析了Singh-Mitchell、Mesri、Lin-Wang等经验模型,在甘肃省陇西Q3压实黄土的室内一维固结试验基础上,利用参数变异法推导出适用于压实黄土的Singh-Mitchell修正模型。其中应力-应变关系与应变-时间关系都用幂次关系模拟。模型中3个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均可由室内一维固结试验得出,并分析了干密度与含水质量分数对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为研究压实黄土应力-应变-时间特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压实黄土的微结构及其渗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S-2700型扫描电镜研究压实黄土的骨架颗粒接触关系,连接方式和孔隙类型及分布特征,从微结构角度对压实黄土的渗水机理进行了解释,从而阐明了压实黄土路基遇水往往还发生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应力水平下黄土蠕变试验数据的分析,采用kelvin模型来模拟土的剩余应变随荷载作用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出了不同应力水平下kelvin模型的各参数;通过对参数的分析,认为黄土属非线性粘弹性体。  相似文献   

7.
太中铁路黄土高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中西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不可避免遇到大量黄土高边坡,而黄土高边坡变形破坏机理是其预测预报的基础及防治设计的依据。文中将铁路沿线黄土高边坡分为六类地质结构模型,分析其变形破坏的类型、特点、机理及其危害,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黄土隧道结构在不同地震波及降雨条件下的地震响应和橡胶减震层的减震效果,按相似理论分别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为1∶40的减震黄土隧道及非减震黄土隧道,在总降雨量50 mm,降雨强度10 mm·h-1的条件下,分别加载近、远场地震波El-Centro波和Taft波,对比了地震波不同加速度条件下黄土隧道各测点的地震响应情况及土压力变化情况,通过减震模型和非减震模型各测点的应变变化情况分析了黄土隧道的减震效率。结果表明:在调幅和持时一致的情况下,黄土隧道结构对于不同的地震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El-Centro地震动条件下的动力响应大于Taft地震动条件下的动力响应,说明黄土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不仅取决于地震动的强度及持时,也与地震波的频谱特性有关,黄土隧道结构对近场地震波的响应大于远场地震波;对模型横向加载,模型各点的横向加速度和竖向加速度均有变化,横向的加速度响应大于竖向的加速度响应;拱顶位置的土压力较大,拱脚位置虽然土压力较小,但应变变化较大,应力集中现象明显;通过设置减震层可使衬砌不同部位的应变值均有所减小,且应变越大的部位减震率越高,不同工况下拱顶及拱脚的应变减震率接近50%,设置减震层不但可以减小衬砌结构的变形,而且能吸收地震能量,发挥围岩结构和衬砌结构的协同作用,减小土体的裂缝宽度及深度。  相似文献   

9.
太原黄土含水率对邓肯-张模型参数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雷 《路基工程》2010,(2):169-171
为研究太原黄土的工程力学特性以及分析含水率对黄土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对土样进行不同初始条件的室内三轴试验,将试验结果用邓肯-张模型进行拟合分析,获得了太原黄土的邓肯-张模型参数及其随含水率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增大,黄土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有减小趋势,初始含水率较小时,试样有应变软化趋势,表现出剪胀现象。切线弹性模量及体积变形模量都随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大,随应变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在工程建设中要严格控制黄土的含水率等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0.
水泥黄土的应力—应变本构方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实测资料,运用材料损伤理论原理,结合水泥黄土的特点,推出了水泥黄土的应力-应变本构方程和强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