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分析8K型电力机车辅助电路接地保护控制电路及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杜绝了由于辅助电路接地故障而引起的机破,保证了机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起SS8型电力机车控制电路突然失电故障,分析了其辅助回路接地保护电路中的二极管故障给机车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出了预防措施,并对辅助回路接地保护电路进行了部分改进。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SS7E小号机车辅助电路取暖设备出现接地故障且故障设备不能切除的原因,针对SS7E小号机车辅助取暖电路设计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改进建议,提高了机车的检修质量和运用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SS_(4B)型机车LCU烧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辅接地整流电路、增加LCU保护电路及辅接地自动转换电路等改进措施,保证了机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针对HXD3型机车运用途中发生的辅助电路接地故障,分析电路原理,说明故障接地点的查找方法,并提出机车运用途中和入库后的故障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HXD3型机车辅助电路接地保护工作原理,分析其保护动作时故障处理的难度与隐患,针对其误动作后隔离切除困难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并在HXD3 8045机车上实施。  相似文献   

7.
辅助变流器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我国新型交直传动和交流传动机车辅助系统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介绍辅助变流器在我国铁路机车上的应用情况及其优越性,针对其运用中发生的辅助回路接地、主电路故障不能彻底切除、同步触发信号问题等故障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指导性的解决方法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DF4型内燃机车主电路接地保护电路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方法。通过改进能对主电路是否一点接地作出判别,指导机车是否维持运行。  相似文献   

9.
针对HXD1C型机车在库内测试辅助机组试验期间出现的故障,分析机车辅助电路的电气控制原理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从机车控制回路硬线改进和控制系统程序改进方面介绍了对机车辅助电路进行优化改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DF11型机车接地保护电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敏军 《机车电传动》2002,(5):46-47,56
分析了DF11型机车接地保护电路,指出该电路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电路稍加改进,乘务人员可及时快速地对主电路接地故障进行处理或采取应急措施,维护机车运行,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1.
TBM由PLC系统集中控制,对液压系统的温度、液位、压力、转速及机械机构的动作进行检测,使之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从而完成各种工作状态。对PLC控制系统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抗干扰设计中采取多种抗干扰措施,从而有效地抑制干扰,使PLC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从铁路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时钟同步的意义,时间基准的选取以及时间信息的传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精度高、可靠性好、成本较低并满足铁路信息系统对时钟精度的要求的时间同步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以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中的防雷措施为例,针对该线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通过对避雷器分布方式与雷击跳闸概率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依据不同雷区等级差异设置避雷器,最后对避雷器的设置分布和安装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房间式铁路客车空调机组性能检测装置,经实际使用,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铁路工程建设实行监理,对于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控制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对铁道行业的监理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分析了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监理工作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9.
负弯矩作用下结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砼结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随着荷载逐渐增加,混凝土板中的裂缝不断产生和发展,梁的刚度也随之逐渐下降,荷载-挠度关系趋于非线性,因而材料力学中求挠曲线的二次积分法对负弯矩作用下的砼-钢结合梁无法获得解析解。本文提出了求钢-砼结合梁负弯矩作用下挠度的数值积分法,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短区间的线性问题,推导了计算公式,建立了计算模型,编写了电算程序,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先获得结合梁截面的弯矩-曲率(M-φ)关系,再根据这一关系进一步求得结合梁各截面的给定荷载下的挠度,从而可绘出梁的某一级荷载下的挠曲线或某一截面的荷载-挠度(P-Δ)曲线,本文利用编写的电算程序对芜湖桥的两根大型试验结合梁T1,T2梁进行了试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对哈大线接触网锚段关节的设计特点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锚段关节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方案。通过论证后指出,我国既有线已采用的3跨、4跨锚段关节稍加改造,即可满足列车2 0 0km/h运行速度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