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信号微机监测、调度监督二合一的DMCS系统,分别对道岔室内、外表示一致性的监测,不对称轨道电路的监测及系统功能不足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办法和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远程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在复杂地铁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远程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具有数据采集、交换、处理和反馈4个方面的功能,由现场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主控计算机系统及应用终端系统3部分组成。现场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由电水平尺、数码测缝计、智能数码位移计等测试设备和自动数据采集器组成,安装在车站;主控计算机系统安装在站台办公室;应用终端系统分别安装在监测单位、施工单位和运营公司。监测系统可以设定为自动工作,也可以改由操作人员手动控制。通过对监测数据回归分析,可以预测测点可能的最终位移值和既有线路的安全状况。在地铁5号线左线采用浅埋暗挖法下穿地铁2号线雍和宫车站工程中,应用此系统实时监测既有轨道等结构物的变形情况,保障了既有地铁2号线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3.
阜淮线23个站的TJWX-2000型微机监测系统,于2004年12月31日完成施工,并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1采样线 微机监测施工工作量主要是采样线的放线配线.此次施工采样线优先采用40芯TPVVRZ40×16/0.15电缆,放弃了采用RV16×0.15阻燃软线的方案.因为电缆集中放线,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难度及工作量,使下位机柜侧面配线既美观,又满足采样要求.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配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准时性、捷达性和经济性为出发点,指出车站配线的基本目的是为列车调度运行服务,提高列车调度机动性,灵活解决实际运行中的多种状态和功能需求。根据实际运营的需求和不同的功能要求,车站配线可以分为折返线、待避线、停放线、渡线、联络线、支线接入线、车辆出入线和安全线等8类。车站配线的设置必须从线网布局、车站分布、客流断面分布特征等全局考虑,并对客流预测、运行交路、发车密度、停站时分、列车满载率等基础要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图例,研究了配线的分类、站点与配线的分布、配线的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了配线的规则以及配线设置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全自动运行系统的设计是在传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方案基础上进行的。针对配线条件和停车列检库库线长度,简要分析了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阐述了新方案设计原则。详细论述了该线路全自动运行系统几个主要专业系统的新增功能和增强功能,总结了该项目的设计特点和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6.
从组网方式、传输速率、费用清算3个方面介绍了柳州铁路局TDCS、信号微机监测二合一系统的现状,并针对目前该系统组网存在的弊端,以网络安全为主,兼顾运营成本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市域线快慢车运营模式在国内尚无运营实例,避让站配线设计也无设计标准。通过对轨道交通市域线避让站的行车功能、越行速度、配线道岔等分析,确定避让站的配线形式;结合越行线安全防护距离和安全线有效长度的计算分析,研究地下单岛、地下双岛、高架侧式、高架双岛4种常见避让站形式的越行线配线设计,为快慢车运营模式的市域线避让站配线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运输安全,许多电务新技术、新设备在车站值班室推广应用,如铁路数字电话、无线通信、信号集中监测、计算机联锁、各种MIS系统、车务监控系统显示终端及操作终端等。这些设备和系统属于不同的专业部门管理和维护,其在车站值班室放置、配线的合理性关系到其安全、可靠地工作。通过对多个车站值班室调查,提出一些改进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转辙机内部配线压接端子可靠连接问题,探讨一种适用于轨旁设备内部配线的新型接线工艺,即由导线本体引出缠绕线环的接线工艺。从导线、缠绕线、缠绕工装、成型工装、收口方式等方面详细论述新工艺的实现过程,对改进前后两种接线工艺进行对比试验,得出结论,并将新工艺推广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10.
将信号培训基地设计为信号机械室、基本站场设备、箱盒培训场及信号加工平台4个部分,以实现铁路信号培训基地信号施工最基本的原理实物展示功能及室外施工工艺研究,基本电路故障处理实物教学;实现电缆配线、组合焊线、轨道设备安装调试、室内外故障处理4个项目的练习、比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