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0年12月3日,存京沪高速铁路先导段联渊联试和综合试验中,国产“和谐号”CRH380A型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时速达到486.1km,创造了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相似文献   

2.
京津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无疑给中国高速铁路注入了一剂兴奋剂,也揭开了中国高铁革命的序幕。“海豚”的外形,风一般的速度,体贴入微的细节设计,“和谐号”的诞生宣告了中国铁路实现了快速自我“造血功能”,也把中国高速铁路推倒了世界前列。“中国速度”超越了“世界速度”,这是外媒对中国高铁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10月7日,在京石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动员大会召开之前,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与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云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胡春华等铁道部、河北省领导就进一步加快河北境内铁路建设进行会谈,这是他们前不久会晤后的一次更加深入的会谈。在会谈达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刘志军和胡春华分别代表铁道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加快河北省境内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纪要》确定,双方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加快京沪高速铁路和京石、石武、津秦铁路客运专线等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双方同意共同加快邯长、邯济铁路扩能工程前期工作,2009年开工建设;加快北京至张家口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列入2009年开工计划;加快石家庄至德州客运专线前期工作,列入2009年开工计划;加快保定至天津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双方同意抓紧开展北京至唐山城际铁路前期工作;结合运量增长情况,适时启动唐山至曹妃甸、唐山至秦皇岛、唐山经天津滨海新区至沧州渤海新区城际铁路的前期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8月5日,我国出口印尼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下线,标志着雅万高铁项目取得重大突破。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走出国门的“第一单”,也是中国中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车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从“万国机车”到“中国创造”,亲历140多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史的中国中车,探索出一条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特色模式,成为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缩影,见证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百年奋斗史。  相似文献   

5.
正铁四院紧紧围绕"创建国际领先水平,建设中国独立自主高铁动车组高效可靠运维保障技术体系"这一核心技术创新目标,结合武广、京沪、郑西、沪宁、郑武、杭长等30余条高速铁路建设,历经10年不懈努力,在保障高铁动车组高速可靠、高频持续、可靠运维等方面实现重大创新。1.依托工程、自主创新,建立了动车组网络运用周转模型,主编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及《铁路动车组设备设计规范》,构建了涵盖动车交路、车组配属、基地布局、检  相似文献   

6.
《铁道技术监督》2018,(8):49-49
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2018年8月1日,北京至天津城际铁路运营已满10周年,累计安全运送旅客2.5亿人次。每日开行列车数量,从最初的47对,增至现在的108.5对,增幅达130%,京津城际铁路已经成为往来京津两地旅客出行首选。同时,京津城际铁路于2018年8月1日全部更换为"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给旅客带来了更好的出行体验。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具备速度高、运量大、节约土地、节能环保等显著优势,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阐述中国高铁所具备的优势,并提出一些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备受关注的京沪高铁13日公布试行票价方案,从最低410元(时速250km二等座)到最高1750元(时速300 km商务座),其间有超过3倍的空间。这样的安排无疑给了乘客更为宽松的选择空间,也是中国铁道部让人民满意口号的最新注脚。在京沪高铁开通以前,中国高铁的票价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高票价、被高铁的争议络绎不绝,而这也直接制约了已开通高铁线路的上座率,并影响到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7月27日上午,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驶出北京南站,在京沪高铁开展时速350 km的体验运营。同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中铁总)发布消息称,预计在今年9月京沪高铁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后,将组织"复兴号"按时速350 km正式上线运营。权威消息称,初期京沪高铁"复兴号"数量为7对。届时,京沪高铁全程运行时间约为4.5 h。7月27日,"复兴号"时速350 km体验运营,共有300余人参加体验。此次列车是今天早上  相似文献   

10.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1):18-18
上海铁路局来了新“客人”———几列子弹头高速列车,单从其造型就可以感觉到这种列车的速度绝对不会慢。据了解,“子弹头”列车在京沪铁路线上运行的最高时速可达200~250km。今年4月18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市民有望乘坐这种列车,在10h以内从上海到达北京。高速列车的外形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2万km,占世界高铁总长度的60%以上.但我国高铁不是突然出现的,它的孕育和成长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铁路大提速,此后是接力棒不断往下传.之前有媒体在报道中说中国用5年走完国际上40年高速铁路发展的历程,写下“5年=40年”的等式;还有人宣称我国高铁的发展始于大规模引进,是引进造就了中国高铁.其实这些说法既不全面也不准确.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9月11日,民营资本在中国铁路融资领域首次实现了控股:我国首批引入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的8个示范项目之一———"杭绍台高铁项目(杭绍台铁路PPP项目)",在杭州正式签署投资合同。该项目预计总投资约为409亿元。其中,复星集团牵头的民营联合体占股51%,获得了控股地位;其余为中国铁路总公司占股15%,浙江省政府占股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新机场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北京新机场建设要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新机场建设要创造一流经验,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样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切期望,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者。2016年底,北京新机场通往市区的轨道交通线北、中、南三段同时进场开工,正式  相似文献   

14.
截至2016年底,中国内地共有29座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3 832 km,运营线路129条,其中新增运营线路28条(段),新增运营里程569 km.统计运营线路的名称、里程等情况,并对统计口径和特别情况予以说明.给出2016年中国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数量和里程排序,并对我国轨道交通总体发展情况做了简要分析.北京以19条线位居运营线路数量首位,上海以627 km位居运营总里程首位.预测到2017年底,运营总里程将达到5 000 km,运营城市数量达到34座.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月3日,国家铁路局向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方股份”)和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客”),颁发了时速350 km中国标准动车组的“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这标志着拥有全面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具备了大规模生产条件和上线商业运营资格.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被中国铁路总公司命名为“复兴号”,6月26日,“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中国高铁动车技术迎来了自主化、标准化、系列化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正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消息,我国高铁动车组的票价将上调。铁路部门称,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自2017年4月21日起,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对东南沿海高铁开行200~250 km/h动车组列车(D字头列车)的上限票价进行优化调整。二等座上调25%~30%,一等座上调65%~70%。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速度惊人.地方政府在看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城市轨道交通每公里综合造价近10亿元的前期建设投资,以及运营后设备全寿命周期内巨大的维护成本投入,都让其建设、运营者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审视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经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阐述重庆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从筹建阶段对轨道交通制式和线路方案进行研究,从规划线网的规划控制及管理,到城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项目设计时的互联互通的网络化设计,说明怎样将为乘客服务落实于网络化规划、网络化设计和网络化运营中。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环线指的是线路构成的一个环形,列车在其上环形运行的交通线。由于轨道交通系统的特殊性,其环线与道路环线的差别较大。本文通过对环线功能的分析,结合苏州总体规划及居民出行分布、现状轨道交通线网,对苏州轨道交通规划是否设置环线进行分析与探讨,供苏州轨道交通规划参考。研究结论:(1)就适应苏州总体规划角度来看,苏州市域将形成一心两轴一带的城镇空间结构,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一心两区两片构成的T型城市空间结构,设置内、外环线均不适宜,其要实现的功能与苏州实际情况不相符;(2)在棋格网为主的前提下适度增加L型、Ω型线路,可提高线网的可达性;(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是否采用环线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深入论证,以确保规划的合理性;(4)本研究结论可以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线设置与否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