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采用先进的变频技术和热泵供暖技术2个方面介绍轨道车辆变频节能空调机组节能原理。在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上,选取列车进行了安装测试,介绍轨道车辆变频节能空调机组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变频空调在轨道交通列车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7年11月9日,由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由上海市制冷学会和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届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技术研讨会”在青岛市国敦大酒店顺利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有轨道交通车辆投资运营主管部门、轨道交通车辆设计和咨询机构、轨道交通车辆空调设备制造企业、中国制冷学会及其他行业相关单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铁路空调列车发展迅速,车用空调机组基本能满足供冷和供热要求,技术较为成熟可靠,能够为旅客提供比较舒适的乘车环境。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铁路客车空调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的特殊性入手,综合分析我国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技术发展现状,探讨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技术发展趋势,为以后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技术的革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节能节材和能效比方面对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在上海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进行了重点研究,以提高空调机组能源利用率.研究表明:作为车辆空调节能,既要从空调的角度分析,采用变频、热泵等技术提高空调系统能效比,也要从车辆的角度分析,提高车辆保温性能,降低车体传热系数,最终全方位实现轨道交通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轨道交通车辆变频空调运行过程中常见的制冷剂泄漏故障进行了试验,通过采集不同制冷剂充注量下空调机组制冷系统的状态信息,得出了空调机组缺少制冷剂的判定标准,并提出了缺少制冷剂故障的在线诊断方案,可实现变频轨道空调运营维护维修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高温高湿环境下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的设计及日常运营维护要点,以及未来可在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上广泛应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变频技术在地铁车辆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将集舒适性和节能于一身的变频空调技术,应用于地铁车辆空调系统为人们所关注。为此,介绍了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运行现状,并从变频空调系统基本原理、可靠性要求、控制模式选择等方面,对变频技术在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区间客流量,车厢内外实际环境参数等多方面因素,以使其能够真正发挥舒适和节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有轨道车辆空调为整体式结构,需要配合风道才能实现车内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存在车厢内部噪声大、温度场不均匀、舒适性差的问题。文章阐述了采用变频多联空调系统的方式来实现轨道车辆内部温/湿度的控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变频多联空调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噪声低、温度均匀、舒适性好的优势,可解决传统车辆空调系统存在的各类问题,为轨道车辆内部的温度控制提供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智能化控制、节能、舒适性已经成为轨道车辆空调系统的发展方向。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被誉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新里程碑”,该线路采用世界最高等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驾驶系统,不仅可实现无人驾驶,还可实现列车自动唤醒、自检、运行、休眠等全过程。文章介绍了北京新机场线轨道车辆所使用的智能型变频空调系统方案。该方案集成变频空调系统达成对客室内的精确温控,降低温度波动;采用压力波保护装置隔绝车外的气压波动,有效避免乘客出现耳部不适感,提升乘客乘车体验;配置低温等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对送入车内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并去除其中异味,进一步实现了客室内部舒适性的提升。同时,压缩机的变频控制精确匹配车内热负荷的变化,并对电能高效利用,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运营能耗以及成本。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变频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案、工作原理及变频技术,从实际运用效果上验证了城轨车辆变频空调比定频空调具有更好的舒适性。结果表明,变频空调系统可以应用于城轨车辆上,并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外综合交通枢纽集疏系统工作的顺畅与否对于枢纽乃至城市整体的交通运输具有重要影响。以城市对外交通的综合交通枢纽作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重点研究轨道交通方式在枢纽集疏系统中的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作为综合枢纽集疏系统的骨干,仍有上升及改善的空间;衔接方式、步行距离等衔接设计因素,收入水平、户籍所在地等乘客特征,显著影响轨道交通对集疏系统客流的吸引力;通过优化票证服务及指引服务巩固现有主体客群,利用提高时效性及舒适性的措施争取目标客群,推广轨道交通车站与对外枢纽的一体化设计与统一管理等措施,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对集疏系统客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市域铁路是解决市域范围交通需求的有效途径。介绍温州轨道交通发展模式,车辆、限界设计、行车组织、车站建筑、桥梁结构、轨道工程、供电系统、信号体系、通信技术等市域铁路关键技术;从运输能力、线路条件、设备技术条件和投资效应等角度,分析市域铁路与中等城市的适应性。温州市域铁路是一种新模式,采取城轨运行模式,集合国铁乘坐舒适度和地铁的便捷性,具有行车速度高、运能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进交叉策略的差分进化(DE,Differential Evolution)算法,研究城轨列车节能优化的速度曲线生成。该算法以起点到目标停车点的距离和工况状态值作为个体基因,基于改进交叉策略,结合工况转换原则,对变异后的个体基因进行有效化处理。建立末速度、停车位置误差、运行时间和牵引能耗的评价模型,在满足安全运行和舒适度要求下生成最优列车自动运行(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速度曲线。经数据仿真测试,牵引能耗为28.8 kw·h。生成的速度曲线,在准时到达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节能优化运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移动闭塞条件下的ATO子系统运行控制算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移动闭塞技术的ATC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趋势,其中ATO子系统是实现城轨高效率、低能耗、高舒适度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多种智能控制算法的特点分析,指出采用不同算法的ATO子系统在实现其功能的过程中各有其不同优势侧重点。并提出可结合多种智能算法的优势实现对ATO子系统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轨道建设的快速发展,专用无线网频点使用量越来越大。如何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出满足轨道交通线网使用的最小频点数,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个迫切问题。从规划的必要性、容量计算、轨道交通专用无线蜂窝小区,以及对其他无线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专用无线网频点规划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轨道交通专用无线频点规划、频点申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发展现状,结合青岛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和地方特点,介绍了互联互通路网建设的方法和互联网互通需满足的技术条件,分析了信号系统互联互通存在的问题、实施方案及关键技术,以统一电子地图为例,阐述了规范统一的过程。建议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实施时,推进互联互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7.
以武汉轨道交通2015年运营情况为例,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系统特点制订乘客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建立结构模型计算乘客满意率和乘客满意度指数,得出乘客满意率为95.85%,满意度指数为67.07。数据证明:武汉轨道交通2015年的运营服务质量处于较高水平,但与世界一流的交通行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测评结果显示,武汉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设备设施、乘车信息等方面有待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善对策:以确保安全管理为前提,通过完善服务管理制度,形成闭环的监管体系,结合各项具体措施,提高服务可靠度、乘车便捷度和乘客舒适度,以期进一步提升武汉轨道交通的运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预付卡作为近年兴起的消费支付方式逐渐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主要支付方式。结合青岛地铁实际情况和预付卡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现状,对应用中的关键环节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9.
U型梁具有环保节能、外形美观、运营成本低、系统先进高效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国内多条轨道交通中。传统U型梁采用吊车吊装或者轮轨运架设备架设,受地理条件及辅助工艺影响较大,施工效率低、适应能力差。针对青岛蓝色硅谷轨道交通U型梁研制出240 t级U型梁运架设备,本文重点描述该套装备的组成、技术特点、相关参数、施工工序及关键技术等。通过现场实践证明,该设备能适应多种复杂工况且安全高效,对同类工程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高峰小时区间满载率过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城市轨道交通协同限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历史客流数据建立线网层面的限流仿真环境和智能体模型,以区间满载率为状态,以限流策略为动作,以客流体验为奖励,通过多轮强化学习训练产生最优的限流方案。随后利用北京地铁线网数据构建仿真实验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协同限流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断面客流量,缓解高峰小时区间拥挤程度,提高乘客出行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