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目的:鉴于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国铁制式和技术标准不能满足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发展需要,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标准拓展的局限性,本文对浙江省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及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并从运输服务的基本特性、运能要求、站间距、速度等级、运营组织等方面对市域交流制式主要技术标准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设计建设市域快速轨道交通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论:(1)浙江省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及技术标准体系可归纳为直流120km/h制式和市域交流制式两类;(2)直流120km/h制式可由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拓展而来,拓展的内容主要包括开行大站快车的运输组织模式、提高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并加大地下线路限界、提高舒适度标准以及优化配线设置;(3)市域交流制式的速度目标值在确定时间目标值和深入分析客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速度目标值的工程投资、与时间目标值的适应性、与车站分布的适应性等综合确定,该制式可适应更高的速度目标值和更长的线路长度;(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市域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前期研究。  相似文献   

2.
市域铁路速度目标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市域铁路是一种新型运输模式,其线路长度、站间距、速度目标值等均介于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铁路之间。在某些城市、某些地段,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快速铁路之间的区别变得模糊。市域铁路本身就可能是快速铁路的一段,同时又具有城市轨道交通功能,所以其速度目标值的研究尤为重要。鉴于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适用市域铁路的设计规范,以在建的东胜至鄂尔多斯机场铁路为例,具体分析适宜本项目的速度目标值。  相似文献   

3.
市域轨道交通的车站间距、设计速度目标值等介于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之间,其供电制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所建线路的技术和建设标准。不同的供电制式具有不同的特征及故障处理方式,这对市域轨道交通的运营服务水平和可靠性会产生影响。结合不同牵引供电制式的技术特点,对市域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制式选择进行了分析,并从弓网关系、供电故障影响、设备可靠性等方面开展探讨,提出了市域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制式的优化方案。交流牵引供电与刚性接触网的组合,应成为市域轨道交通隧道区段牵引供电制式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市域轨道交通和全自动运行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业内的热点问题,两者的结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依据国际和国内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等级定义,从市域轨道交通的工程特点、建设运营成本特点出发,给出了市域轨道交通在全自动运行背景下的自动控制等级建议;并针对市域轨道交通的特殊性,提出了全自动运行下的运营需求、功能需求等方面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市域铁路是介于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两者之间的一种交通制式,其技术标准和经济性要求决定了轨道结构形式不能完全照搬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针对市域铁路运营特点,从结构安全性、经济性、可施工性、可维修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市域铁路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通过理论计算和结构优化设计,完成市域铁路路基、桥梁和隧道地段轨道结构设计方案,为我国市域铁路轨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速度目标值是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技术标准中的核心指标,与工程的功能定位、客流特征、站间距离,以及服务水平密切相关。结合青岛城市轨道交通R3线的项目功能定位、客流特征、时间目标、车站分布情况、运营指标及工程投资等影响因素,分析了80 km/h、100 km/h、120 km/h最高运营速度目标值的适应性。最终选取120 km/h作为该工程的最高运营速度目标值,为相似工程速度目标值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走向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更加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和网络化。随着大都市和城市群的发展,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东莞市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研究,探讨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技术特征及其规划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标准。 研究方法:通过对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与城际轨道交通及城市轨道交通在技术特征和客流特征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三种轨道交通方式在功能定位和技术特征方面的异同,借鉴国内外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经验提出市域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 研究结果: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客流特征和技术标准等方面介于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之间,在采用的技术标准方面应更接近于城市轨道交通标准。 研究结论:为了我国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健康、有序发展,除加强行政区内各层次交通规划编制外,同时应加强区域范围内各行政区相关规划的协调,整合区域内各层次轨道交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充分发挥区域交通的功能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服务于城市中心城区及其周边组团的交通系统,其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可根据城市的发展与客流的变化,按需选择初期贯通运营、适时拆分运营的模式。国家出台的多项文件也提出促进各种轨道交通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互联互通的要求。本文对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采用贯通运营方式在运营组织、土建工程、机电设备系统等方面带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结合既有案例对工程设计、建设过程中须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总结,供国内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参考。研究结论:(1)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进行互联互通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轨道交通未来发展的趋势,两者进行互联互通会在许多方面产生影响,要对主要建设方案进行深入比选分析后进行确定;(2)采用贯通运营方案在工程设计、建设过程中要在运营组织方案、工程改造、机电设备系统等方面重点进行考虑;(3)国内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应在设计阶段充分研究贯通运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市域快轨与城市轨道贯通运营项目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城镇化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市域铁路站前和站后关键技术标准等方面,总结我国都市圈市域铁路和国外同类功能交通项目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实践经验及成果,分析市域铁路与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差异和特点,梳理、凝练市域铁路总体设计的关键技术,突出了市域铁路的服务性、经济性与创新性。对于统一市域铁路设计技术标准,构建多层次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指导和推进市域铁路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列车运行交路及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的功能定位和客流特点出发,讨论了市域线可能的列车运行交路型式。提出了进行市域线运营组织设计时需着重考虑服务水平、通过能力、车站配线、工程投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轨道交通13号线贯穿中心城区连接新机场同时又串联温江、简阳新城、空港新城等外围组团,全长接近100 km,是一条兼顾城区和市域功能的快线。以13号线为例从两方面的约束出发:一是选用较高速度目标值来节省全线旅行时间,二是不同的站间距对速度目标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满足时间目标为目的,考虑对速度目标值选取影响的大小,选择站间距的匹配性、时间目标的适应性、车辆购置费、线网适应性、能耗、土建工程等方面进行比选,通过综合分析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各方面的比选结果最终确定全线选用140 km/h的速度目标值,在城区范围内按100 km/h限速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利用既有张博线开行市域列车,从客流角度分析线路走向与市域客流走向的契合度,研究本项目对轨道交通的替代性和建设的必要性。结合既有铁路现状及线路运输功能,推荐增建二线改造成双线电气化铁路方案;考虑本线需要在维持货运运输的基础上开行市域列车,对本线速度目标值、车辆类型、车站布置、列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等问题进行研究比较,推荐本线速度目标值100 km/h,开行CRH6型动车组,4辆编组,到发线有效长280m,采用CTCS系统和非接触式IC卡式自动售检票系统。同时对运输组织模式和运营管理方式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宁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速度目标值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宁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加强了南京与镇江南部联系,使得句容快速融入南京中心城区,是介于城际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形式。速度目标值是城际轨道交通主要技术标准中的核心指标,它与工程的功能定位、客流特征及投资联系密切。结合宁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的功能定位、客流特征、时间目标、线路平面条件、车站分布情况及工程造价,分析100、120、140 km/h速度目标值与本工程的适应性,选取120 km/h作为本工程的合理速度目标值。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选型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速度目标值均为80 km/h,车辆的选型相对比较固定.V≥120 km/h的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内应用较少,可适用的车辆型式不仅有地铁模式,国铁动车组也是比较适合的方案之一,具体采用哪种模式需根据线路在线网中的衔接关系、设计速度目标值以及城市景观的影响等因素综合考虑.车辆选型不仅受运量控制,还受线路坡度、曲线半径、站间距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其对工程投资有着直接的影响.正确的选型对节约成本,提高运能,增加乘客的舒适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彭磊 《都市快轨交通》2017,30(5):128-133
从广州地铁线网运营现状出发,分析既有运输组织存在的停站时间长、区间运行速度偏低、旅行速度低、折返能力不足等制约运输能力提升的瓶颈与问题。针对现状运营存在的问题,在压缩停站时间方面提出设备响应速度优化、压缩司机安全确认时间、站台客流组织优化等措施;在压缩区间运行时间方面提出提高区间运行速度、降低曲线限速、减少运行图冗余等措施;在提高折返能力方面提出压缩折返车站停站时间、提高道岔侧向通过速度及合理选用折返线配线形式等措施。从理论上分析验证综合运能提升措施的实施效果,经分析得出:客流压力较大的3、5号线车站追踪能力、区间追踪能力及折返能力,采用相应措施优化后可满足正线最小行车密度2 min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制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市域铁路的两种类型,以及与其相对应的信号系统制式;对比分析了两种信号系统制式的特点。从列车最高速度、列车起停性能及车站站间距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适应性,提出:对于独立线路并且要求具备公交化运营组织形式的市域铁路,CBTC系统在市域铁路上运用,速度目标值和平均旅行速度不是其限制因素,信号系统采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制式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结合沙河堡车站概况以及对其区域场站布局规划必要性的分析,确定沙河堡车站合理的区域场站布局规划方案。研究方法:遵循“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设计原则,对区域场站布局规划方案进行研究,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各方案进行综合比选,确定区域场站布局规划方案。研究结果:通过对区域场站布局规划方案的研究,提出了高架道路环绕候车厅、高架站前广场、地下道路环绕候车厅和组合方案的4个设计方案,并对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后,最终选定了综合较优的组合方案。研究结论:通过各方案的综合比较分析,最终推荐采用高架和地下环路环绕站房等的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8.
速度目标值是城市轨道交通制定技术标准的重要依据,其选择的关键是找到速度目标与经济成本的平衡点。以拉萨市机场快线拟建项目为例,在保障功能、兼顾发展的基础上,寻求工程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不同速度目标值对线路技术标准、车站分布、时间目标值进行适应性分析,确定速度目标值选择范围。根据选择范围内速度目标值对应的车辆购置费、土建工程费、系统工程费、运营成本进行分析,量化比较指标,推荐速度目标采用160 km/h,为相关设计和决策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铜仁至吉首铁路速度目标值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速度目标值是高速铁路最为重要的技术标准之一,也是项目在决策阶段各方争论的焦点,其决定着其他技术标准的选择。铜仁至吉首铁路速度目标值选择从客流特征、与相关路网协调性、运输组织、时间目标值需求、工程投资、投资收益等方面进行了3种不同速度目标值的综合分析,结合项目特点,进一步对全线不同速度目标值的运行速度进行模拟牵引计算分析,研究结论为铜仁至吉首铁路宜采用250 km/h的速度目标值。  相似文献   

20.
市郊铁路最高设计速度是市郊铁路重要的技术指标,是确定工程规模和投资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站间距离、乘客旅行时间目标和线路条件三个方面分析和推算,对市郊铁路设计速度的选择进行研究,建立了最佳平均站间距、乘客旅行时间目标、曲线半径与最高设计速度之间的关系,在确定市郊铁路的设计速度目标值时是十分快速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