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SIMPACK仿真软件建立换轨车动力学模型,对其转向架回转阻力矩进行了优化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合理选配回转阻力矩可有效改善车辆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铁路罐车稳定性、曲线通过性能,以及在AAR标准点头、浮沉和扭转、侧滚等激扰线路作用下动力学性能的仿真计算,分析了旁承刚度和阻尼对罐车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车辆回转阻力矩相近的情况下,旁承刚度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在扭转、侧滚激扰线路条件下,装用不同刚度旁承的车辆共振区域略有不同;总体上,采用设有阻尼的小刚度旁承对车辆运行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车辆起动阻力是列车牵引计算、停靠起动安全的基本参数和重要依据。文章简要分析了影响车辆起动阻力的几类主要因素,着重研究了铁路货车自身原因对起动阻力的影响。通过不同车型的多次、多工况的试验,获得可靠的测试结果,并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出载重量、制动缸类型、转向架类型对起动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交叉支撑转向架的抗菱刚度、剪切刚度、回转阻力矩、正位状态等主要性能参数及其检测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对地铁区间的事故工况(阻塞工况和火灾工况)下列车周围的气流分布进行模拟计算。根据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和定义,核算出两种工况下的列车局部阻力系数;通过对比火灾和阻塞工况下沿程阻力损失差,核算出火灾工况下对应的摩擦阻力系数,为地铁区间通风网络法模拟提供重要依据。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计算流体力学(CFD)和网络法联合模拟在区间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SW-160型客车转向架旁承摩擦阻力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 《铁道车辆》2002,40(11):1-4
详细分析了SW-160型转向架回转阻力矩和旁承摩擦阻力矩的要求,介绍了实际运用的旁承状况,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要求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Realizable k-ε方程的DES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某高速列车头、中和尾车不同区域对整车气动阻力系数的贡献值,并结合风洞试验结果,验证本文所采用的计算方法,计算与风洞试验结果两者偏差在2%以内;各车辆的瞬态气动阻力系数时程曲线在均方根值上下波动,其中头车的脉动幅度最小,尾车最大;头车、尾车的头部曲面区域及各个车辆转向架区域的气动阻力占整车气动阻力的77.8%;前端转向架区域气动阻力系数从头车、到中间车、到尾车大幅度减少,后端转向架区域气动阻力系数逐渐增加;从流场结构来看,列车的头部、风挡、车底结构以及车尾处产生了大量的漩涡;沿车长方向,头车车体附近的漩涡情况好于中车和尾车。  相似文献   

8.
张洪  沈钢  杨国桢 《铁道学报》2004,26(2):32-37
详细分析了全旁承支重转向架的结构,建立了能够精确模拟干摩擦副的非线性仿真数学模型和相应的整车计算软件。针对SW 160型提速客车转向架,分析了转向架回转阻力矩和旁承摩擦阻力矩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现车状态下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方案,为进一步优化同类型提速客车指出了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际问题,在分析国内外旁承的结构和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旁承回转阻力矩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旁承标称压力这一关键因素的最佳值,并针对既有系列平车确定了要求的标称压力。基于平车自重较轻、侧滚转动惯量偏小、扭转刚度偏低,车辆运行中相对其他车辆易发生大的侧滚变形,致使提供旁承回转阻力矩的标称压力对侧滚运动较敏感,为了降低旁承的敏感性,结合NX70A车辆,进行了采用长行程低刚度旁承的研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低刚度旁承可有效降低旁承对动力学性能影响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TLAB的液气缓冲器调车冲击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用于铁道车辆的新型液气缓冲器的工作原理,根据列车纵向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一对一调车冲击计算模型和仿真计算模型.通过研究4种不同工况下缓冲器动态特性曲线的变化,分析了运行阻力、缓冲介质黏度变化对缓冲器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轨道车辆曲线模拟测控试验台的基本组成,从硬件平台、软件设计等方面较详细分析了基于LabVIEW的轨道车辆曲线模拟测控系统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预测摩擦缓冲器的实际工作状态,从几何特征和作用原理的角度,建立详细的MT-2型缓冲器理论模型。首先,通过对缓冲器内部各摩擦元件的运动学和静力学分析,推导出缓冲器在准静态下的阻抗特性;其次,引入附加摩擦系数量化各摩擦元件之间动静态摩擦过渡时的黏滞补偿,并模拟出缓冲器在动态下的阻抗特性;最后,利用C80型货车冲击试验数据对该缓冲器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总体上,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下的缓冲器示功曲线基本吻合,说明模型的正确性;局部上数值模拟中缓冲器从加载Ⅰ阶段过渡至加载Ⅱ阶段的突变现象在冲击试验中表现的并不明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介绍导轨式胶轮电车的曲线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的情况,分析导轨式胶轮电车的架构和主要技术参 数,论述导向机构和铰接机构的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运动学理论分析;利用 SIMPACK 和 MSC ADAMS 多体系 统动力学软件,讨论车辆在 15 min 最小平曲线半径、S 型曲线及最小缓和曲线半径(R=200 m)爬坡(坡度 13%)工况 下结构运动自由度、走行部的运动关系和车体的运动关系;采用 3 编组样车进行曲线通过验证,描绘车辆限界通 过情况,确认车辆满足顶层指标的要求。最后将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确认仿真计算与试验情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轨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加,在隧道工况条件下的气动阻力逐渐成为主要的行车阻力。现有常用的隧道空气附加阻力计算条件参数单一,从而存在一定的计算误差,为城轨系统能耗分析及系统优化带来困难。本研究在隧道空气附加阻力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以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城轨列车在隧道工况条件下的运行情况进行模拟,通过对大量模拟计算结果的拟合,提出了计算精度更高的城轨列车隧道空气附加阻力计算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15.
地铁列车再生制动节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铁列车发展初期,列车制动时仅选用车栽电阻制动加机械制动,但是这样造成了环境温度的升高,不利于能源的充分利用,不能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通过软件仿真数据,在不同运行图下,分析了列车采用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方式下能量节省的变化,从而选择更为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砂土和级配土确定的3种土壤条件下,给定90°和60°2种作业倾角,选择作业深度为90 mm,以水平板长度(0,30和60 mm)不同的L型铲刀为作业工具开展土壤推运试验,并对相同土壤条件和相同作业倾角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型铲刀在一定作业条件下可以有效改善推运工作阻力,但土壤条件是影响L型铲刀改善工作阻力的前提,即土壤抗剪强度较大时,L型铲刀对工作阻力的有益影响更为显著;当土壤条件相同时,L型铲刀对工作阻力的有益影响程度与作业倾角关系密切;当土壤条件和作业倾角都确定时,L型铲刀对工作阻力的有益影响程度与水平板长度有关,且该水平板长度存在一个最优值使L型铲刀在相同作业条件下的工作阻力最小。  相似文献   

17.
以地铁车辆限界标准为基础,以某地铁工程车为例,对例举的3种非正常工况下的车辆动态包络线进行计算,并对结果采用图形对比的方式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在非正常工况下需要更大的车辆限界。为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非正常工况时,车辆是否会超限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今后对非正常工况下的车辆限界计算提供一种参考,保障车辆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车体弹性变形量对车辆限界的影响情况,依据EN 12663对地铁某B型车体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其模态及不同工况下的车体受载变形情况,找到对车辆限界产生影响的车体变形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运用中不会发生车体共振;扭转载荷作用下车体肩部向外产生的1.3 mm变形量、压缩载荷作用下车顶中部向上产生的8.6 mm变形量、压缩与垂向载荷共同作用下车顶中部向上产生4.0 mm变形量会对车辆限界产生影响。提出在地铁车辆限界计算需对车肩变形量处理、B1型车车辆限界计算需对车顶变形量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串联式混合动力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动能量回收是提高串联式混合动力客车经济性的重要手段.通过理论分析,对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工况和不同城市实测公交工况的可用制动能量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串联式混合动力客车适用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并通过前向式仿真模型对此策略进行仿真.最后通过实车运行验证了此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着线路条件复杂、车辆变速较快、运营模式多样等特点,导致轨道曲线超高设计面临着诸多不同的复杂工况。在总结超高计算原则及超高要素限值的基础上,探讨单一速度模式、多种速度模式、缓和曲线进入有效站台等不同工况下超高计算方法并实现计算程序化,结论为:根据不同工况合理选择超高要素限值,单一速度模式宜采用平均速度法,多种速度模式宜采用优化的接近高速法,缓和曲线进入有效站台应以站台端部超高不大于15 mm作为限制条件,采用计算机语言实现超高计算程序化可有效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