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铁车辆段作业安全保护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地铁车辆段作业自动引导与自动控制,针对车辆段作业安全管理现状存在薄弱环节及安全隐患,按照设备系统集成、设备管理升级及"故障导向安全"的原则,确定车辆段安全作业功能需求、系统组成及主要设备配置;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图像监控技术、身份自动识别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技术,依靠检测手段、计算机逻辑处理、电气联锁控制等方法,提出地铁车辆段作业安全保护系统解决方案,满足现场繁琐的作业流程要求,对操作、过程等信息进行追溯查询,避免误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达到人机联控确保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设备的机电特性、设计考量、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与普速铁路存在较大差异,联调联试期间更存在施工单位多、维修作业时间不固定等许多临时性变动,采取标准化停送电流程才能确保联调联试安全有序完成及现场作业人员安全.为加强新建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期间停送电安全,明晰管理责任,规范管理制度,在深入研判高铁联调联试供电设备...  相似文献   

3.
长沙磁浮工程为我国首条中低速磁浮交通运营示范线,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高,针对长沙磁浮工程车辆段检修作业的安全性需求,设置了车辆段检修安全联锁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车辆段检修专业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控问题,将传统作业流程形成闭环管理,建立程序化、网络化、可视化、标准化的安全保障体系,充分保障车辆段检修作业的安全。介绍该系统的组成和各模块的功能,以及该系统模式下的检修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和作业流程。  相似文献   

4.
详细分析了地铁车辆检修库内安全接地作业流程存在的不足。结合目前检修库内接触网停送电流程过于繁琐致使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接地开关柜成套装置的设计方案。该装置可实现检修库对应列位接触网的停送电,并与库内高平台通道门实现机械联锁,有效规避库内检修作业可能带来的触电风险,还可与车辆基地安全管控系统进行信息交互。该设计方案简化了目前检修库停送电的作业流程,大大减少了接触网安全接地作业耗时,提升了车辆检修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铁路信号机房设备人工巡检作业效率低、设备异常检测准确性难以保证、故障处理效率低、现场作业人员缺乏技术支持和安全控制等问题,文章设计了铁路信号机房智能巡检系统。系统由机房智能巡检设备、数据中心设备和维修终端设备构成;机房智能巡检设备采用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可依据巡检计划自动执行巡检作业,采集视频/图像和温度等监测数据并上传至数据中心设备;数据中心设备采用智能视频/图像分析技术,自动识别设备指示灯,据此判断设备是否出现异常;当检测到异常时,维修终端设备立即向调度员报警。在实现日常巡检作业无人化、达到减员增效目标的基础上,该系统借助巡检机器人的视频监控和语音通话功能,辅助信号维修人员进行远程故障检查,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远程指导,验证现场作业人员身份,监督其作业过程,增强信号机房现场作业安全管控。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辆段承担车辆和行车设备的检修和维修、段内行车组织等业务,对于保证列车的安全准点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地铁车辆段的各项业务分析,将业务划分为行车类和非行车类;对智能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进行研究和设计.提出智能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逻辑架构、物理架构以及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对提高车辆段作业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建昭 《电气化铁道》2015,(2):40-42,47
针对目前宁波地铁车辆段检修作业的管理现状,分析人工管理方面不足之处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研究一种利用技术手段代替人工管理的系统解决方案,并在宁波地铁车辆段应用。该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结合计算机逻辑判断,实现检修作业过程的安全管控,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根据铁路编组站生产作业特点,设计了基于数字孪生六维模型的铁路数字编组站智能平台,实现了对编组站运输生产信息的动态有形化提示、运输安全风险的实时智能研判预警、专业管理全方位智能分析预警、施工维修智能统计分析及问题研判、室外作业人员高精度定位及行为轨迹智能预警等功能。试用表明,该平台可以有效提升铁路编组站风险安全管控水平和安全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物联网技术在信息的采集和快速处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车辆段检修作业中,结合电子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计算机联网技术、网络技术、统计分析技术等,通过信息采集设备实现检修车间对象的信息采集,再由网络将信息传输至信息管理层,形成车辆段智能管控系统。地铁车辆段智能管控系统能迅速获得对现场作业指导所必需的信息,以便更深入地检修,同时可以从各种角度分析存储的检修数据,掌握劣化状态,有利于防患于未然,在检修中对需要检修的车辆、设备发出警告,实现从车辆、零部件的磨耗劣化的"预防式维修"向"状态修"过渡。  相似文献   

10.
介绍铁路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站段级系统在客车车辆段的运用方案。在客车车辆段建设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平台,既可以对既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将生产管理流程变得可控,又可以对作业过程全程监控。由此实现信息系统资源共享,作业环节及应急处置的流程化。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轨道交通18号线是按“中心穿越、串城连接、快慢运行、互联融合”理念实施的全国首条最高运行速度为140~160 km/h,兼顾中心城区、市域及机场客流,集“快慢组合、共线运营”等多种运营组织模式于一体的8A编组、AC25kV供电的复合功能快线。文章从其运营模式、线路敷设、车辆选型及升级、供电制式及电磁干扰、空气动力学、通信信号及综合监控、差异化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技术与实践进行阐述,并进行现场试运营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噪声、屏蔽门风压和车辆动力学均满足相应要求,可为国内其他市域快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储能式有轨电车项目的运用管理水平,优化后续新建项目设计,降低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以广 州海珠试验段、广州黄埔 1 号线及三亚有轨电车项目的车辆储能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各自线路供电系统的设计 特点,对 3 种不同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原理、能量存储及消耗参数、运营维护重难点、使用寿命及成本等方面 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在设备运用可靠性方面,超级电容和电池电容储能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可维护性方面, 3 种系统制式均存在维护难点;电池电容储能系统的衰减程度较大。综合来看,在提升单一制式储能系统的续航 能力和混合供电系统运用可靠性的基础上,适当简化供电系统,开展集约型的设计,将是今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 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铁基于多年的运营经验,在广泛收集所辖地铁车辆运营维护的实际"痛点"基础上,通过优化现有检修流程、增加车载于轨旁监测检测设备、引入前沿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等手段,构建了地铁车辆的智能运维系统。智能运维系统可通过健全智能决策系统、工作协调及信息共享,对整个车辆运行过程进行仿真、评估和优化,并以车辆全生命周期数据为基础,提供车辆整个生命周期的故障和寿命的管理和预测数据,为实现车辆检修由计划修逐步转化为状态修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天津地铁1、2、3号线的联网运营,将使轨道交通从单线正式过渡到网络.通过分析天津地铁线网规划中各车辆段及基地配属,明确各车辆段的功能定位.在制定车辆周期预防性维修分级标准及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规划网络化车辆维修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体系.从定修段到大修厂,分别说明具体的维修生产组织流程和运作模式,该模式对保证网络化车辆维护保障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阐述轨道交通供电检修作业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针对传统供电检修作业模式的不足,结合最新的计算机、通信及自动化等先进技术,通过在作业准备、人员进场、作业过程、人员撤离等关键环节,加入作业票内容技术关联、工器具自动清点、人员进场安全管控、现场安措部署安全管控、人员及工器具遗留检测等技术措施,实现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检修作业的全流程闭环安全管控,确保现场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阐述闭环安全管控技术在国内轨道交通的应用情况,并分析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前,铁路车务系统现场防溜作业安全控制手段相对缺乏、更多采用人控手段。文章从现场需求出发,梳理既有防溜作业流程,研究基于低功耗物联网技术的车辆溜逸安全防护系统,实现防溜作业全过程监测,避免因防溜器具漏设、漏撤等导致的行车事故。实践证明,该系统可有效提高防溜作业标准化程度,降低调车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为当前车站防溜作业管理困难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全自动驾驶模式,研究车辆基地的牵引供电系统方案。根据车辆基地布局及全自动驾驶典型运营场景,提出全自动驾驶模式下牵引供电系统开关应具备遥控、遥信和不停电倒闸等功能需求。通过对各种直流开关进行分析和比选,提出一套完整的牵引供电系统改进方案。分区级采用直流负荷开关替代原手动隔离开关,就地级采用以接触器为主要元件的防误操作检修开关替换原手动检修开关,同时牵引供电系统增加与门禁和信号系统的联锁功能。介绍改进方案中所应用的直流负荷开关及防误操作检修隔离开关,具有成熟产品和技术,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智能化检测设备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营和维护方面的应用。从检测方式、检测对象、检测原理、实现目标等多方面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了实现车辆全生命周期下运维数据可视化、检测智能化、管理科学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地铁B型车牵引能耗与再生制动节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列车运行速度曲线,分析列车的牵引耗电量和再生制动的节能效果;探讨地铁运营的节能措施,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通过对大量列车牵引计算图的分析,获得了地铁B2型车和B1型车日常运营的启动加速度、制动减速度、列车旅行速度、牵引耗电量、列车单位耗电量以及再生制动的节能效果;比较了运行速度由80 km/h提高到100 km/h的运行效果;探讨了地铁车辆选型的基本原则,对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