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2012年8月菲律宾批准《2006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全球批约国家已达到30个,而此前《公约》生效的另一个条件——批准国商船吨位要占到全世界商船吨位的33%早已超过,这意味着已经符合了《公约》生效的要求,该《公约》将于一年后即在2013年下半年生效,《公约》生效已进入倒计时,批约和履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课题。  相似文献   

2.
详细阐述《1969年船舶吨位丈量公约》在船舶安全检查中的应用,并着重介绍吨位丈量的重要性、吨位估算和计算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在船舶安全检查中如何核查吨位。  相似文献   

3.
针对船舶吨位丈量中出现的船舶瞒报吨位现象,通过对国内航行的新建船舶、现有船舶的吨位证书现状、图纸情况及容积计算方法分析,结合公约法规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支撑船舶吨位丈量复核的计算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后经程序开发,作为"船舶吨位丈量计算模块"集成在海事局"船舶吨位丈量管理系统"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以某轮吨位丈量中出现的情况为出发点,讨论了《19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以下简称"吨约")中此类船舶的吨位免除及计算方法,提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汤加和刚果近期宣布批准国际海事组织的《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国际公约》(又称《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目前签署该公约的国际海事组织的成员国已经达到40个,这些国家共占世界总登记吨位的30.25%。  相似文献   

6.
目前签署《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的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已达40个随着汤加和刚果近期宣布批准国际海事组织的《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国际公约》(又称《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目前签署该公约的国际海事组织的成员国已经达到40个,这些国家共占世界总登记吨位的30.25%。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近日宣布,日本和土耳其已经颁布了批准《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的国家法律。日本和土耳其共占世界船队总登记吨位的2.28%,占所有缔约国总吨位  相似文献   

7.
项阳 《江苏船舶》2009,26(5):36-38
船舶吨位的确定通常是由船舶检验部门依据有关公约或规范,通过对船舶的图纸和资料进行丈量计算后核发吨位证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内河航行的部分船舶存在严重”大船小证”或”船证不符”的情况,这就需要海事部门加大现场检查力度,提高执法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效甄别和杜绝此类违法现象。作者总结多年船舶检验和海事监管经验,提出一些船舶吨位现场丈量和复核计算的方法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建晓 《中国船检》2004,(12):70-71
对大多数船舶来说其吨位的确定很简单,但对有些船舶其吨位计算就变得甚至是有点奇怪了,作者最近接触到一条船,该船为海上驳船,其主尺度如下: 船壳上有开口,或甲板上有开口,或某 定69吨约之初,就认定了吨位丈量公约 船长L 49.80m  相似文献   

9.
陈教生 《中国船检》2012,(6):78-79,109
现行IMO公约、MSC法规.CCS规范、ILO公约第92号中,有些技术条款是针对船舶长度、载客人数等做出的特殊要求,而有些技术条款是针对总吨及载重吨大小作出的特殊要求。当船舶总吨及载重吨大于(等于)某些数值时,这些条款必须满足,而小于某些数值时不必满足,  相似文献   

10.
王林 《海运情报》2004,(9):28-28
国际海事组织于7月113公布了海事反恐对策的经修订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IAS)生效前夕6月30日船舶、港口的对应状况。拥有世界上8成以上商船吨位的46个船旗国政府,其国际船舶安全证书(ISSC)的发放率为53.2%,拥有同样吨位的86个国家政府的港口设施安全计划(PFSP)的批准率为53.4%,只达到要求的一半。而本来要求7月1日达到100%。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历年来生效的吨位丈量规范或法规,比较了各个时期规范、法规的异同点,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进行吨位丈量时应注意的事项。同时,为了提高吨位丈量的准确性,对法规提出了若干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按压载水管理公约第18条规定,本公约将自第30个国家(其合计商船吨位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35%)交存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文件之日12个月后生效。截止2009年5月31日,只有18个国家(其合计商船吨位只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15.36%)交存了相关文件,故公约尚未生效,预计还需5至10年才能生效。但为了保护我国的海洋环境免遭压载水的污染,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其生效的准备,并在适当时加入公约。公约规定,在通常情况下,压载水排放只能按照《船舶压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规则》(简称“规则”)的各项规定进行。  相似文献   

13.
理论联系实际地论述了油船吨位的扩大引起收入大比例增加,而单位运输成本随着油船吨位的扩大而减小,然后结合航运实践,指出目前油船吨位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蓝大伟 《水运工程》2008,(1):60-61,64
讨论结构近似、吨级相近的码头造价随持力层埋深的变化规律,尤其指出当持力层埋深超过某一限度时,会出现吨级增加、造价反而降低的反常现象,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75000t散货船阻力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75000t散货船的设计建造过程中,主机的选型和功率的确定至关重要,这都取决于船舶在静水中以一定航速航行时的阻力值。本文对船舶阻力研究的三种方法,经验公式估算、船模试验和CFD数值计算进行介绍,并以75000t散货船为例讨论三种方法的预报阻力的可行性,以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船闸通过能力分析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鹏 《水道港口》2010,31(5):525-532
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船闸通过能力分析中的几个问题,统计分析了繁忙船闸的船舶延误特点,并基于G/G/1排队模型,建立估算繁忙船闸船舶延误的近似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船舶待闸时间的大小不仅与其交通负荷有关,还与船舶到闸和过闸的离散程度有关。考虑船舶的交通特性,建立了一次过闸平均载重吨位计算模型,将大量的离散化的船型组合简化为一个连续函数,能够动态地反映船舶大型化和标准化趋势的影响。最后就如何将过闸船舶的数量和质量感受结合起来,构建船闸服务质量的指标和评价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水运市场快速发展,"大船小证"问题逐渐增多,给水上交通安全环境带来重大隐患,严重干扰了航运业、造船业的发展秩序。文中就"大船小证"产生的原因,危害,整治的难点以及对策措施进行探讨,望能更好地规范船舶检验,确保航运安全。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begins by providing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s 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 2006 (MLC, 2006), noting that this Convention, often called the “Seafarers’ bill of rights”, seeks to achieve both social and labour rights (“decent work”) for seafarers and fair competition (achieving a level-playing field) for shipowners. It has been described as the “fourth pillar”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regulatory regime complementing the major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conventions. The paper provides a brief update on international efforts to achieve the 30/33 formula needed to bring the Convention into force [at present, the tonnage element, 33% has been achieved already with coverage now at 54% of the world fleet (by gross tonnage), with 18 ratifications]. It then explores challenges faced by flag States in connection with capacity to implement the ship inspection and certification system under the MLC, 2006 and other difficulties with respect to legal implementation by the flag States. The paper also comments on some challenges in connection with port State, coastal State and labour-supplying State responsibilitie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MLC, 2006 is a comprehensive code that covers diverse issues and a wider range of both ships and seafarers than previous conventions. It often requires interdepartmental cooperation to implement its requirements at the national level.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despite the slower pace of ratification in some regions, largely because of the recent economic and other crises, it appears that many actors in the maritime sector are already actively engaged in MLC, 2006 implementation, often ahead of governments. The question is not “if” but “when” the formula will be achieved to allow the MLC, 2006 to enter into force.  相似文献   

19.
林德辉 《船舶》2019,30(3):83-92
自2013年MLC2006生效以来,该公约经过三次修正,现已获90个成员国批准,且这些国家的商船总吨位超过世界商船总吨位的91%。MLC2006的最新版本为“经修正的MLC2006”,其包括MLC2006以及已生效的“2014年修正案”和“2016年修正案”。MLC2006的结构分为“条款”与“规则和守则”两部分,并在其中插入了“海事劳工公约的规则和守则的解释性说明”。在MLC2006中,“规则和守则”的第3篇“起居舱室、娱乐设施、食品和膳食服务”与船舶设计、建造的关系密切。文中对第3篇,尤其是“起居舱室的一般要求”、“卧室”、“照明和餐厅”、“卫生设施”等内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