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对交通流进行准确和实时的预测是实现交通管理的关键所在。文章根据交通流数据的时间序列特性,提出基于K-Means算法与遗传算法(GA)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WNN)预测方法:首先对交通流流量序列按照流量采用K-Means算法进行分割,分割后的结果较符合流量的分布情况;然后使用GA-WNN对分割后的每一个时间段的交通流数据分别进行建模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交通流量预测的精度较好。  相似文献   

2.
免疫理论中的基于浓度选择机制能避免粒子群算法在群体收敛性和个体多样性平衡问题上的不足,使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参数的配置,提高短时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仿真实验表明:免疫粒子群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可有效提高短时交通流量的预测精度,减小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3.
以道路子网为研究对象,采用Elman神经网络实现道路网多断面交通流短时预测. 首先通过提取交通流空间特性对道路网进行划分,降低道路网整体分析复杂度及解空间维数,提高交通流预测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其次以实时采集的交通流数据为基础,并以重构的交通流时间序列作为输入,采用Elman神经网络实现道路网多断面交通流同时预测;最后,基于城市快速路多断面交通流量数据对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进行验证,并与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道路网划分方法能够划分出满足预测需求的子路网,在划分的子路网上,应用Elman神经网络能够实现道路网多断面同时预测,且预测效果优于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4.
遗传—神经网络在交通流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分别利用其局部和全局寻优能力强的特点,综合为一种新的优化算法,并将改进的算法应用于交通流预测中。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预测效果优于单一使用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能够适用于中时交通流预测,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深层BP神经网络算法。将传统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分别在不同的隐含层数量、输入节点数量以及隐含层节点数量的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从预测精度和运算效率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得到了针对中时交通流预测的最优神经网络结构。以此结构通过MATLAB R2016b进行仿真实验,精度指标采用平均相对误差(Mean Relative Error, MRE),准确率及均等系数(Equality Coefficient, EC)进行综合判断。结果表明,在30 min内,交通流预测的MRE低于3%,准确率和EC则分别高于95%和0.98,而预测延长至60 min内时,MRE仍然能够保持在低于7%的水平,准确率和EC则分别保持在80%和0.95以上。  相似文献   

6.
短时交通流预测是交通控制与交通诱导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随着预测时间跨度的缩短,交通流量的变化显示出越来越强的不确定性,使得一般的预测方法难以奏效。本文针对BP神经网络运行的特点。提出了用隔离小生境遗传算法优化传统的BP网络。实例证明,该神经网络的进化建模方法设计简单,全局搜索效率较高,能有效的用于短时交通流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应用BP神经网络来对路段短时交通流进行预测,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都不是很理想,为了克服BP神经网络自身存在的非线性逼近缺陷,依据小波的时频域特征,将小波变换和BP神经网络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给出了具体的网络学习算法,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证明了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短时交通流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短时交通流量预测精度及预测效率,首先提出一种PSO改进算法(MHPSO),把PSO种群结构设置为多层,将种群中上层粒子作为下层粒子的吸引粒子,将吸引粒子对粒子本身的吸引能力考虑在内,修改粒子速度更新方程以增强种群粒子之间的交互能力,从而有效地避免其陷入局部最优,提升算法的寻优速度及精度;然后利用MHPSO对GRU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利用基于MHPSO优化的GRU神经网络构建短期交通流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HPSO优化的GRU神经网络模型在短时交通流预测中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预测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
准确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是交通控制和交通诱导的依据.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TGWO)优化BP 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TGWO-BP),有效提高短时交通流预测精度. 针对标准灰狼算法(GWO)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递减的收敛因子,使灰狼算法区分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改进灰狼个体的位置更新公式,引入惯性权重,调节惯性权重大小使灰狼算法具有跳出局部极值的能力;对比分析TGWO-BP、GWOBP 、PSO-BP、BP这4 种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结果显示,TGWO-BP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误差为10.03%,达到较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短时交通流变化周期性与随机性的特点,提出了新的混合预测模型,包含非参数回归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2种单项模型。非参数回归模型利用相关历史交通流数据,通过数据库匹配操作,确定预测结果,以充分体现交通流的周期稳定性。采用3层BP神经网络模型反映交通流的动态与非线性特点。采用模糊控制算法确定各单项模型的权重,并按不同权重有效组合成新的混合模型。采用西安市某路段30d的交通流量数据验证混合模型的预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合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6%,最大相对误差为3.53%,其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单项模型单独预测时的精度,能较准确地反映交通流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