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勇 《汽车情报》2004,(5):30-32
酝酿已久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望近期出台。这意味着使用了将近10年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将退出历史舞台。新的汽车产业政策的取向是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效应,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激励汽车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健全汽车产业法制化管理体系,促进汽车产业与关联产业及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使我国在2010年成为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所以,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将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宋瑞 《摩托车技术》2012,(9):17-I0001
7月24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任汽车行业建立落后企业退出机制。陔《通知》的发布和实施,旨任贯彻落实《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高汽车企业核心帝争力,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汽车产业由大变强。  相似文献   

3.
《时代汽车》2014,(9):86-91
《时代汽车》杂志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为顾问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为特别支持单位的一本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前沿商业思想和解决方案的高端汽车杂志。十年风雨沧桑,十年奋力前行。《时代汽车》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不断成长,以专业的视角、权威的声音、深度的剖析,全方位传递汽车行业信息,展示汽车产业的成果。一直以来,《时代汽车》坚持追踪最具影响力的汽车商业案例,探讨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针对汽车工业发展中遇到的企业经营、技术、质量、营销、上下游产业、国际化、服务等课题进行深度思考解析。  相似文献   

4.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11,(24):28-29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日前举行的《全球汽车产业论坛》上的演讲,就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涉及的传统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品牌建设、汽车标准法规和企业兼并重组等方面的重要政策趋向,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文岩 《汽车与配件》2004,(46):12-13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十三条:国家鼓励汽车企业集团化发展,形成新的竞争格局。在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企业间的战略重组,实现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战略重组的目标是支持汽车生产企业以资产重组方式发展大型汽车企业集团,鼓励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方式结成企业联盟,形成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企业联盟、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6.
拂晓 《运输车辆》2009,(5):37-37
2009年4月23日,工信部装备司通报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进展情况。通报说:自2009年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有关部门已相继出台了减征车购税,“汽车摩托车下乡”、新能源汽车示范与推广、推动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等政策,而汽车生产企业兼并重组、标准法规的制订、政府公务用车配备更新管理办法的制订等各项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随着汽车消费环境的变化,1994年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有些方面已经不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因此,制定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汽车产业的重视。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是中国汽车产业在新的发展阶段总的指导方针,它将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制订好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步,从量变到质变,出现了从合资发展转变为自主创新发展,汽车产品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汽车产品出口转变为技术、资本输出,从融入世界发展转变为参与世界汽车产业调整等一系列重要的转折。在汽车产业技术和发展层次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表明了世界汽车加工制造业向我国转移调整的结束,出现了我国参与重新分割国际市场新格局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在上两期发表的《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从合资发展转为自主创新发展的转折》、《我国汽车产品实现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转折》的基础上,再提出《实现从产品出口到技术、资本输出的转折》的研究意见,供汽车工业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众瞩目、备受关注的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终于于2004年6月1日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对外公布实施了。这部新政策的诞生势必对中国汽车业产生深远影响,必将有利于推进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国内汽车生产企业的产品品牌和自主开发能力;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国产汽车销售和服务体系,促进中国汽车生产企业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加快推进汽车产品法制化管理进程,保障汽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以引导中国汽车产业走上长期、持续、健康发展道路,为中国从汽车制造大国走向汽车产业大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汽车产业政策及其配套文件是一个政策体系,包括《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以下称为“主政策”)和《汽车消费政策》、《汽车整车特征认定管理办法》、《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及《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等配套文件(上述文件以下统称为“新政策”)。目前除《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已经公布,其余都仅是信息传闻。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配件》2007,(14):10-10
为贯彻《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促进汽车产品技术进步,保护环境,推进能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并要求相关企业将意见或建议进行反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概要,提出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国家支持研究开发醇燃料、天然气、混合燃料及氢燃料等新型车用燃料,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低,提出了2010年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阐述了国内微型汽车发动机主要企业的现状,并对我国微型汽车发动机市场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新汽车产业政策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推拉下,汽车企业之间的整合风潮正悄然兴起。商务部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最近联合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指出,从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年产销100万辆以下的汽车公司已经不能单独存在,200万辆规模的也面临重组局面。而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调整,有人认为,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在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  相似文献   

14.
吴勇 《汽车维修》2012,(10):2-4
2012年7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指出,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里程碑,必将对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有关内容与精神实质,笔者对其进行简单的解读,期冀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吴憩棠 《汽车与配件》2004,(27):M001-M001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正式实施以来,受到国际、国内汽车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欢迎,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对汽车零部件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重视,其中最核心的  相似文献   

16.
《上海汽车》2007,(10):43-43
《上海汽车》(月刊)是由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出版的经济、管理和科技综合性汽车刊物。《上海汽车》反映全球汽车科技趋势,聚集汽车产业动态,报道汽车新技术和新成果,研讨汽车产业重点、热点问题,以宽视野、多角度扫描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既有一定学术价值,又有较强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力公厅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  相似文献   

18.
继1994年我国发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2004年6月1日又发布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这个文件,对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形势,推进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汽车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华汽摩配》2009,(7):66-6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汽车产品技术进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安全》2009,(11):76-76
获悉,四川为大力发展汽车产业,近日出台了《四川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2009-2011年)》。振兴行动计划确立了26户省汽车产业骨干企业,并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措施。将对部分汽车企业执行国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重大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