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无人驾驶汽车油耗控制问题,研究了无人驾驶汽车如何以最佳油耗减速通过交叉口的方法。当单个车辆需要减速通过交叉口时,通过在车联网环境下车辆获得的信号灯相位信息和配时信息,结合车辆油耗的特点,寻找车辆的最佳行驶轨迹。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时,需要根据车辆行驶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策略,才能提升车辆的燃油经济性。由于发动机是混合动力汽车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发动机效率高低直接影响整车油耗水平。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发动机效率及油耗的研究和分析。据此,首先从工作原理、结构类型等方面进行阐述;其次从发动机结构及优化设计的角度对发动机效率进行分析;最后从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乘用车燃油经济性是评价车辆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在一定循环行驶试验工况下,行驶100km所消耗燃油升数(单位为L/100km)作为评价指标。影响乘用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很多,文章以公司某在研SUV为例,通过仿真及转鼓油耗测试手段,在保证车辆驾驶体验体验前提下,研究如何降低整车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豪爵喜之星(HJ100T-7)踏板车处于磨合期时,对其改装以提高动力性和经济性。当车辆行驶约15 000 km时,检测摩托车油耗,检验改装效果。在油箱内注入3.1 L汽油,驾车行驶约170 km,油耗为1.82L/100 km,油耗较低。下面就改装过程做详细介绍,以供广大读者和维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车辆实际道路行驶工况的分析,提出后备功率较大的轿车和轻型客货车在高速行驶时使用超速档,共目的不是提高整车的最高车速,而是为了降低油耗,改善整车的经济性以及减少排气污染和发动机的磨损。同时探讨前置驱动传动器的台架疲劳寿命试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汽车燃油经济性检测技术关键(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燃油经济性既是体现汽车燃油消耗多少的重要性能,也是表征汽车技术状况好差的重要参数。国内从20世纪70年代始,就一直在研究、开发燃油经济性的检测技术,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仍只能用油耗仪测量法确定燃油消耗的多少。此法要在发动机供油系串接油耗仪,要拆、装油管,费事、费时,且不安全,不适于检测现场应用。加上现行的营运车辆燃油经济性限值标准可操作性差。尽管检测站有油耗仪等燃油经济性检测的成套设备,营运车辆年审、年检时,都免检燃油经济性。由此,行业内出现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取消燃油经济性检测的议论。决不可因难而退,燃油经济性检测是控制车辆技术状况的重要内容,是评定维修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说明了汽车等速百公里油耗的计算方法;为评价华泰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对该车进行了等速行驶燃油消耗量测试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实验车辆不同速度下的等速油耗,进而计算得出了实验车辆的等速油耗曲线.  相似文献   

8.
气压制动系统操纵轻便、制动效果好,因此广泛应用于中、重型汽车上。气压制动系统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同时会使油耗增加,影响车辆的运行经济性,因此必须及时找出原因子以排除。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动驾驶汽车在交叉路口行驶时的燃油经济性,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理论,量化分析了车辆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多性能指标函数及约束,并设计了以经济性为主的交叉路口自动驾驶汽车生态驾驶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保证良好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与LQR控制器相比,在有前车影响和无前车影响工况下的百公里油耗分别降低15.83%和34.98%。  相似文献   

10.
固博士 《驾驶园》2009,(8):59-59
在养车的高昂费用中,占最大比重的无疑是车辆的油耗了。那么,作为承载全车重量及负载的轮胎,究竟与车辆的油耗有哪些关系呢?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油耗主要损失在为克服各种阻力而做的功上。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哪些阻力呢?根据专业测试,当汽车以100公里/小时的车速匀速行驶时.主要会受到空气阻力、汽车内部部件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轮胎的滚动阻力这三种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小词典     
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摩托车燃油经济性可用在一定行驶条件下行驶单位里程的燃油消耗量来表示。也可以用消耗单位油量可行驶的里程来表示。根据试验方法中规定的行驶条件,常用的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有: 1. 等速油耗指在指定的良好路面上行驶时的百公里油耗(或消耗每  相似文献   

12.
省油有诀窍     
雅坤 《世界汽车》2009,(4):126-129
油耗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腰包。开同样的车、行驶相同的距离,为什么油耗却不一样呢?其实车辆油耗高低很大程度上与驾驶者的驾驶方式和驾驶习惯有关。同样一辆车,由不同的驾驶者驾驶,耗油量可能相差非常大.所以无论您是打算购车,还是已经成为有车一族.掌握必要的驾车方法,对于控制油耗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汽车在巡航时以驾驶员设定的固定期望车速匀速行驶,系统控制发动机工作在合理转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燃油经济性,但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因此,基于现有自适应巡航技术的研究,文章拟基于云推理对汽车最优燃油经济性巡航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控制车辆始终以经济性巡航车速行驶,提高了巡航中工况切换时控制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变参数能量管理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提高新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整车经济性,考虑到影响整车经济性的2个主要因素——行驶工况和行驶里程,提出了变参数能量管理策略。为减小车辆行驶工况的影响,应用模糊欧几里德贴近度方法,建立了基于典型循环工况的车辆行驶工况识别控制策略;为减小车辆行驶里程的影响,应用模糊识别的方法,建立了以车辆行驶里程和车辆启动时的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为输入,行驶里程模式为输出的车辆里程模式识别控制策略;最后对整车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行驶里程的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工况下,与定参数能量管理策略相比,变参数能量管理策略可以降低整车等效百公里油耗5%以上,从而提高了PHEV的整车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汽车公司进行轻型车油耗试验时,车辆都是在底盘测功机上运行WLTC循环工况,然后根据排放中的CO2、CO和HC流量通过碳平衡法计算汽车的油耗。WLTC循环运行时间为1 800 s,每1 s都有规定的标准车速,车辆将依据WLTC标准车速曲线行驶,但每个驾驶员完成的WLTC循环速度曲线与标准车速曲线会存在差异,速度差异还将造成不同驾驶员完成WLTC运行的车辆油耗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总结了造成不同驾驶员油耗差异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评价不同驾驶员油耗结果的多个量化指标,还参考标准总结出了标准车速曲线的油耗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6.
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是常用的一种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在对实际行驶车辆进行跟踪测试统计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建立一个准确的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方法。结合具体车型参数实例,利用发动机的万有特性图,计算汽车的百公里油耗量,为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精确的车辆瞬态燃油消耗估计是车辆节能控制研究的基础,稳态燃油消耗模型受燃油发动机的非线性工作特性、驾驶员的驾驶习惯、车辆行驶的环境、车辆行驶状态、车辆负载等多种因素影响,计算的瞬态燃油消耗与实际燃油消耗偏差较大,现有瞬态油耗模型参数不易标定,因此本文中通过车辆速度与加速度构建了一种新的瞬态燃油消耗估计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求解,为进一步降低瞬态燃油消耗率的估计偏差,引入指数速度衰减的加权因子,即采用带指数衰减因子的最小二乘法求解油耗模型中的参数,并通过实车试验对瞬态油耗估计方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油耗模型可精确地估计车辆瞬态油耗,带指数速度衰减因子的最小二乘法可进一步降低油耗模型的油耗估计偏差,且估计精度受车辆行驶状态和道路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精确的车辆瞬态燃油消耗估计是车辆节能控制研究的基础,稳态燃油消耗模型受燃油发动机的非线性工作特性、驾驶员的驾驶习惯、车辆行驶的环境、车辆行驶状态、车辆负载等多种因素影响,计算的瞬态燃油消耗与实际燃油消耗偏差较大,现有瞬态油耗模型参数不易标定,因此本文中通过车辆速度与加速度构建了一种新的瞬态燃油消耗估计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求解,为进一步降低瞬态燃油消耗率的估计偏差,引入指数速度衰减的加权因子,即采用带指数衰减因子的最小二乘法求解油耗模型中的参数,并通过实车试验对瞬态油耗估计方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油耗模型可精确地估计车辆瞬态油耗,带指数速度衰减因子的最小二乘法可进一步降低油耗模型的油耗估计偏差,且估计精度受车辆行驶状态和道路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基于汽车理论,计算出车辆道路行驶循环对应的发动机运行工况点散点.根据距离最短分区简化原理,得出发动机工况简化点.对这些简化点的油耗进行实测(或模拟计算),预测车辆道路行驶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实车试验验证了本方法的实用性和所开发计算程序的精度.通过发动机工况简化点油耗贡献率的排序,可指导发动机早期开发阶段中有侧重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控制车速指将车辆的行驶速度控制在本车的经济车速范围之内.汽车以不同的挡位行驶对,燃料消耗率最低时的车速称为经济车速.一般所说的经济车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