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运营近10年的不同路面结构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从路面的破损状况、结构承载力、行驶质量、抗滑性能以及车辙状况等方面对沥青路面长期使用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对如何提高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基于使用性能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方程为基础,以路面结构的最小造价或路面设计年限内的最小总费用为优化目标,提出了基于使用性能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考虑路面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变化,能够考虑路面结构各层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与传统的基于力学的或基于经验的设计方法有较大的改进;对该方法的建立基础、框架、设计参数、设计流程及方法特点作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3.
小型公路路面加速加载试验设备MMLS1/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路面加速加载试验设备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种类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对小型公路路面加速加载试验设备MMLS的技术参数、系统总成和测试内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型设备MMLS具有体积小,移动方便,加载速度快,能够模拟路面不同干湿条件和温度条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路面结构使用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到对沥青路面结构长期使用性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广东高温、多雨、重载条件下耐久性不足的问题,尝试采用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提高路面的耐久性能。对两种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力学响应分析,并对其疲劳寿命和车辙深度进行预估,结果表明两种路面结构均可满足重载交通的要求;该路面结构在广东云罗高速公路全线采用,通车3年后,路面使用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预估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衰变规律,提出了基于K最邻近非参数回归的预测方法,探索大数据挖掘技术在路面结构使用性能预测的应用。利用自然分区、交通量等级、面层类型及厚度、基层类型及厚度、路龄作为特征向量,将PQI值及其评价等级作为输出向量,构建了沥青路面结构使用性能KNN预测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广东省普通国省道典型沥青路面结构使用性能预测中。结果表明,K=3时的PQI值预测精度优于K=5时的预测精度;K=3和K=5时的PQI值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0.737%和0.793%,均小于1%,说明K最近邻算法预测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刚性基层路面暴露出一些缺陷和不足成为公路路面结构的早期破坏原因之一,根据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野外加速加载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两种结构的沥青路面的车辙、承载能力和对水的适应性,从而对半刚性基层路面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级公路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需要我们对路面结构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各种研究手段中,野外的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是一个身份有效的试验研究手段。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国的加速加载试验系统ALF在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研究以及使用性能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特别是在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评价与预估、路面结构破坏机理、车辙变化规律研究、荷载—路面结构动力响应研究以及半刚性沥青路面设计参数衰变规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张超 《上海公路》2012,(4):8-9,23
福建省高等级沥青路面采用新型柔性基层组合式沥青路面结构,经过6年的实际应用,当前路面使用性能良好,但在设计指标、层厚选择、长期性能等方面,针对该路面结构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为此就组合式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设计理念、参数指标、材料质控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为新型路面的使用和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半刚性基层路面暴露出一些缺陷和不足成为公路路面结构的早期破坏原因之一,文章根据不同基层类型沥青路面结构的野外加速加载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不同沥青路面结构的车辙、承载能力和对水的适应性,从而对不同基层结构形式的沥青路面结构使用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于基于混合遗传神经网络算法,研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在本篇研究中,将应用混合遗传神经网络算法,分析评价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并进一步优化制定提升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决策,提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路面使用性能的正确评价是合理制定养护维护计划、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分析实际之中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相关特点,有针对性的找出研究高速公路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并进一步优化制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研究结果证实,基于混合遗传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对某地区高速公路路面的评价,能够准确、科学的评价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方便快捷的给出使用性能评价结果,提升评价结果的科学、准确性能。  相似文献   

11.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作为路面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沥青路面养护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条件。该文引入Gamma和Markov两种随机过程的相关理论,分别构建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对与路面退化性质相关的不确定性进行阐述。结果表明:随机过程模型在预测路面性能退化和路面寿命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然后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和寿命进行预测,获得了沥青路面状态退化曲线,大大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和有效性。最终以河北省某试验路段为例,通过对Gamma与Markov过程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证明了基于Gamma过程的沥青路面性能预测模型的实用性和优越性,为未来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关键指标的临界范围是确定路面所处状态、选择路面养护时机的关键参数。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沥青路面实践,探讨并明确路面使用性能关键指标如路面状况指数(PCI)、平整度指数(IRI)、路面车辙(RD)、横向力系数(SFC)等的临界值范围,为我国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选择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历年路面使用性能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对运营近4年的碾压混凝土基层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从路面裂缝发展、破损状况、车辙深度、行驶质量、结构强度及抗滑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湿热地区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和预测对养护决策和费用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现阶段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包括路表功能性指标、路面结构承载力评价指标等,结合评价原理、评价手段对裂缝、车辙、平整度、弯沉等的评价方法提出改进建议;最后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人工神经网络在路面使用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包括:路面破损状况,路面结构强度,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抗滑能力,其中路面破碎状况的检测比较困难,路面使用性能的4个指标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但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没有研究清楚,如果用传统的数学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而对于用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却能得到较好的结果,本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分析路面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得到利用路面结构强度,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抗滑能力来预测路面破损的模型,从而减轻路面破损调查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沥青路面已成为高等级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而路面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文中结合佛山一环北线第九标段沥青路面的实体工程,从沥青路面施工各工序出发,阐述了沥青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是科学养护决策的基础。为科学掌握甘肃省河西地区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衰变规律,合理预测大修年限,本文提出了基于回归分析法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方法,并运用连霍高速张掖段路况数据分析了使用性能预测的过程。结果表明:建立甘肃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回归模型的方法简单实用,预测误差较小,为之后能准确掌握甘肃省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变化趋势并得到合理的养护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行沥青路面检测评价体系不满足公路改扩建工程需求的问题,文章在对比分析现行检测评价规范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对改扩建路面设计的需求,提出了包括路面损坏指数、路面车辙深度指数、裂缝率、车辙面积率、修补面积率、路面结构强度、结构层厚度、各结构层回弹模量、基层完整性的改扩建旧沥青路面检测指标与评价体系,并给出了指标的检测手段、计算方法与分级标准,最后引入特尔菲—理想点法进行使用性能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特点,提出用裂缝、车辙和修补3种类型来表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破损,并建立了6个单项路面性能指标的评价体系;以路面结构强度指数作为控制指标,综合考虑其余5个单项指标对路面综合性能的影响,利用灰色聚类理论建立了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聚类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甘肃白银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原因,该文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分别对该地区沥青路面的使用状况、气候环境、交通情况进行了调研,以国道109线白银段为例,对其具体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路面使用状况的调研,分析了当地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具体情况及其衰变规律;基于气候环境的调研,分析了太阳辐射、温差等条件对当地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基于交通状况的调研,分析了特大货车比例、交通荷载等级对当地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气候环境、交通荷载等级、路面面层厚度及养护方法的合理性为影响该段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