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悬臂浇注施工斜拉桥的误差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应力混凝土(PC)斜拉桥悬臂施工中,为了减小索力及线形误差,分析了误差原因及其控制现状,提出了模型误差及悬浇效应误差的控制方法。结合三维实体等参元和板壳单元的优点,构造了适用于复杂桥梁结构空间分析的实体退化单元,建立了离散钢筋模型。根据挂篮牵索锚固点处的变形协调条件,推导出牵索索力随混凝土浇筑的增量计算公式,建立了悬浇过程中各工况下挂篮前端标高控制的计算公式。应用结果表明:在悬浇施工过程,牵索索力控制精度达到了3%,成桥索力控制精度达到5%,悬臂端标高误差控制在1 cm内,因此,提出的控制方法可实现PC斜拉桥悬浇过程各工况下索力及线形的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2.
对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评价,指出参数识别和状态预测均是大跨混凝土连续梁桥自适应施工控制系统内必不可少的功能。以主梁各悬浇梁段高程的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建立高程偏差反馈方程,并将其分为测量偏差、参数偏差和系统偏差三大部分;通过引入参数修正系数向量,实现对结构刚度、梁段自重、挂篮刚度、预应力效应和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参数的实时修正。以移动挂篮阶段的高程反馈偏差计算结构刚度修正系数,以浇注梁段阶段的高程反馈偏差计算主梁自重修正系数和挂篮刚度修正系数,以张拉预应力阶段的高程反馈偏差计算预应力修正系数,再根据各梁段在浇注过程的反馈偏差总值计算梁段系统偏差。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GM(1,1)和修正GM(1,1)模型分别对待浇梁段的参数修正系数和系统偏差进行预测,获得了待浇梁段的立模标高。工程算例验证表明:随着悬浇梁段的增多、样本数量不断增大,提出的参数识别方法和计算公式能够较为迅速、准确地识别出各参数的真实值,而基于灰色理论的预测值也能够较为稳定的围绕在真值附近。  相似文献   

3.
三角挂篮由于自重轻、结构简单、现场拼装简便等优点在施工现场采用的较多。结合兰渝线某连续梁采用三角挂篮进行对称悬臂施工,为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对三角挂篮进行必要的结构计算与安全检算。  相似文献   

4.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主梁箱梁悬臂浇注采用菱形挂篮进行施工,通过建立空间midas有限元模型对挂篮设计时应考虑的混凝土浇注、主构件的强度及稳定性分析、锚固系统、挂篮行走等工况进行计算,为类似施工设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采用挂篮悬臂灌注法施工中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就是线形控制。为确保一个跨径内的2个悬臂端部的合拢精度及在结构运营一定时间以后能够达到设计所要求的标高,施工时准确测定上部结构每一待浇梁段的预拱度及相应部位的高程、转角就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在施工现场的体会阐述了悬臂浇筑混凝土箱梁线形测量的内容及布置方法...  相似文献   

6.
挂篮悬浇,是大跨度连续钢构桥梁工程施工期间采用的施工方法之一,随着我国分断浇筑越发成熟,挂篮悬浇技术已经在我国墩高、水深、大跨度的巨大桥梁工程中采用得已经十分广泛。基于以上背景,结合实践经验,首先介绍了悬臂挂篮的概念以及从不同角度挂篮的分类,并介绍了平行桁架式、斜拉滑动式、三角形组合挂篮以及菱形挂篮,同时以某大桥2号桥体施工工程为实际案例,深入分析悬臂挂篮施工技术,以供相关建筑、桥梁工程建设单位加以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某斜拉桥施工为背景,利用MIDAS建立了该桥悬臂施工挂篮的3D力学模型,对原设计挂篮的底篮、吊杆及主桁架等进行了计算分析,按多种工况对挂篮进行了检算,计算结果表明既有挂篮某些构件不能满足现行施工规范要求,提出了加固改造措施。对加固后的挂篮重新检算,结果表明结构构件均能满足现行施工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悬臂浇筑施工中.挂篮作为主要施工设备在公路和铁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应用日益广泛。随着桥梁跨径和幅宽的增大,对施工挂篮的承载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挂篮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特性直接影响悬臂施工的安全和桥梁线形;作为一种大型施工平台.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加载试验,对挂篮结构的强度、刚度及安全度进行测试与评价.消除挂篮的非弹性变形并获取其弹性变形特性,为悬浇梁段的施工线形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株洲建宁大桥斜拉桥主梁主跨箱梁设计为分段挂篮悬浇施工,边跨箱梁设计为部分分段挂篮悬浇施工,2#辅助墩~4#边墩箱梁之间采用支架现浇施工。介绍了有效利用临时墩和辅助墩支撑边跨梁段自重不平衡荷载,将辅助墩之间支架现浇施工改为挂篮不对称悬浇施工,可为以后带辅助墩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挂篮悬浇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主要论述菱形挂篮的设计原则、总体构造和结构形式。该挂篮具有自重轻,大悬臂,加工简单,拼装、走行方便,综合技术指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张艳艳 《北方交通》2011,(5):101-103
连续梁分别从主墩进行悬臂浇筑,为了承受T构悬臂施工中不平衡弯矩,需在墩顶设置临时支座。对临时支座的设计计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对无衍射光束-贝塞尔高斯光束通过硬边光阑时的功率损耗作了研究,给出了普适的损耗公式。作为应用举例,对零阶贝塞尔高斯光束通过圆孔硬边光阑时的衍射损耗作了详细的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该方法还可用于其它光束通过硬边光阑的衍射损耗计算。  相似文献   

13.
A dynamic test on externally prestressed simply supported concrete beams separately with three typical types of tendon distributions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of the beam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prestressing force at,the tensioning stage, and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decrease after the cracks occur in the beams. Following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natural frequency of externally prestressed beam, which was reported in a literature,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of the experimental beams are calculated, and big errors are found between the test results and the calculated ones of natural frequency values. As a result, this paper has tried to adopt two methods to correct the rigidity parameter of the concrete beam in the formula for natural frequency calculation, and to use the corrected formula to calculate the frequencies of the experimental beam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a good consistency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 which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orrected formula.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PP-ECC梁与RC梁变形发展规律的区别,通过逐级加载和循环加载两种加载制度对4根PP-ECC梁和4根RC梁进行抗弯试验;同时,基于有效惯性矩法推导出适用于短期荷载作用下PP-ECC梁的最大变形计算公式. 研究结果表明:逐级加载下,PP-ECC梁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塑性变形阶段,与RC梁相比,PP-ECC梁经过5次循环加载后的循环荷载变形曲线与原曲线拟合度较好;循环加载过程中,PP-ECC梁在基准荷载下的加载变形增长率和卸载变形增长率均小于相同配筋率的RC梁,呈现出更好的抗损伤变形能力和变形恢复能力;基于有效惯性矩法推导出的变形修正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拟合度较好,可应用于实际工程对PP-ECC梁在短期荷载作用下最大变形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32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管道和锚具、喇叭口摩阻损失试验,介绍了试验原理,推导出采用二元线性回归法求得管道摩阻系数μ和偏差系数k的方法,讨论了摩阻系数对实际预应力张拉的影响。实践表明,摩阻参数计算方法合理可靠、简单易行,所得参数为客专箱梁预制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加固方法.粘贴碳纤维布是提高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的有效方法,可用于延长损伤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根据平截面假定和受压区应力图形为三角形等假设,采用等效惯性矩法提出了与普通混凝土梁受弯疲劳验算类似的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正截面疲劳验算方法,并通过一个试验实例来加以论证.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该算法偏于安全,在工程应用范围内是合适的,为工程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同时,提出了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一种正截面疲劳刚度的验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两个广义位移梁理论,研究了有限长圆柱截面梁间的接触问题,得到了计算有限长圆柱截面梁间接触压力和变形的近似解析公式.通过实例计算,与传统方法及有关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传统方法误差较大,而本文中导出的计算公式比较精确.  相似文献   

18.
用置换法解有固定端的超静定小型刚架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多种梁挠曲线与悬臂梁挠曲线的关系研究作介绍,给出了求解各梁位移的置换法位移方程,包括转角方程和挠度方程.鉴于对刚架求解中稀有几何类方法的情况,运用所述的置换法,把解梁问题的手段应用于刚架的解算.给出了用置换法求解有固定端的超静定小型刚架系统的分析步骤,具体求解过程所用的计算为代数方程的分式四则运算,方法较通俗简便,结果是解析解.提供了两例不同类型刚架的计算全程,关键是由置换法位移方程表示出有关结点或转角或挠度的位移,以此找到包含未知反力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9.
强流脉冲束在三圆筒单透镜中的传输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不同类型的粒子束分布产生不同的空间电荷场,而在束流运动过程中,空间电荷场也在不断地变化,而且粒子运动的轨迹与空间电荷势又是相互依赖的,因此需要求得一个自洽的解.对于强流脉冲束在三圆筒单透镜中的传输,束流的空间电荷效应显著,需要考虑空间电荷效应对束流传输的影响.采用矩阵法分析非强流脉冲束流与强流脉冲束流在三圆筒单透镜中的传输矩阵,采用迭代方法计算强流脉冲束流的空间电荷效应对束流传输的影响,并编写了束流在三圆筒单透镜等元件中传输的计算程序.程序在进行模拟计算时,可以直观地显示束流相图、束流包络线等图形  相似文献   

20.
为预测界面焊钉锈蚀后钢-混组合梁抗弯承载力, 考虑了焊钉锈蚀后其抗剪强度与混凝土黏结强度和有效面积降低对焊钉抗剪承载力的劣化影响, 提出焊钉锈蚀后组合梁抗剪连接度和锈蚀焊钉抗剪承载力系数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基于塑性简化计算假定, 采用焊钉锈蚀后组合梁抗剪连接度对其抗弯承载力进行折减, 建立了焊钉锈蚀后组合梁正负弯矩区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 分析了23根组合梁抗弯承载力试验结果, 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 在焊钉锈蚀率低于10%时, 试验梁正负弯矩区抗弯承载力的试验值与提出公式的理论计算值非常接近, 其中正弯矩区试验值与计算值的平均比值为1.00, 变异系数为0.04, 负弯矩区二者平均比值为1.01, 变异系数为0, 由此可见,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简化计算方法可用作界面焊钉锈蚀率较小情况下钢-混组合梁抗弯承载力定量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