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3MW变频鼠笼式风力发电机为例进行方案及工程设计,设计过程中以3MW绕线式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为参照,吸收成功经验并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改进。利用Fluent软件对3MW鼠笼转子异步风力发电机的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合理,能满足温升考核要求。通过样机试制及试验结果来看,所设计的鼠笼式风力发电机能达到目前市场上主力机型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作为船舶直流电站核心设备之一,可独立运转的变速异步发电系统控制至关重要。采用非线性补偿设计解耦控制器的转子磁场定向控制,并根据电压控制原理设计电压外环和磁化电流外环,构建船用变速异步发电系统的控制模型,在变速和变负载下对其进行仿真,实现了系统的变速运行和电压恒定。  相似文献   

3.
基于CFD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定子蒸发冷却的特种异步发电机转子冷却问题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计算仿真结果和试验样机的实测数据吻合较好,证明了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和数值方法可以对特种异步发电机转子冷却问题进行有效模拟,这为特种异步发电机转子冷却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模拟仿真手段.  相似文献   

4.
针对双馈式变速变桨风力发电机组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发电机超速故障频发等问题,从发电机的超速故障分析入手,提出了一种在超速过程中变桨距控制方法的阵风控制策略。该策略旨在有效减少机组在遭遇强阵风时发生超速故障停机的次数。通过仿真计算的结果验证了该策略在减少超速故障停机次数方面的有效性,并运用软件优化技术对控制算法进行改进,进一步提升阵风控制的性能和可靠性,可以有效应对风况快速变化、特别是风速降低后又快速上升的阵风风况。该研究对于提高机组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以及最大程度地利用风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曾聪 《船电技术》2021,41(7):18-22
本文以某3.6 MW永磁半直驱风力发电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法对两相及三相短路故障状态下半直驱风力发电机的短路电流进行了仿真模拟.以故障状态下风机去磁电流的最大值作为参考基准,并基于相同的去磁电流作用,比较永磁电机中两款不同属性的永磁材料的抗去磁特性.最终讨论永磁体材料属性对电机抗去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某型号永磁风力同步发电机为例,根据发电机技术参数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冲片、定子绕组、气隙、转子磁路、永磁体等结构,并对电磁方案设计结果进行分析,最后还进行了电磁仿真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电磁设计符合设计要求。另外本论文还对转子冲片强度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转子冲片强度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的双馈异步发电机,构建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结合风力机 输出功率与转速关系,采用速度负反馈控制代替有功功率负反馈控制,简化了调节器参数的工程设计过程.将有功和无功控制上的耦合项通过前馈补偿实现了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功率解耦控制.利用双馈异步电机运行可逆性,通过双馈发电机运行状态的转换实现了风速跟踪控制过程中最大风能捕获的快速跟随性能.基于仿真软件构建仿真模型仿真进行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最大风能捕获控制和功率解耦控制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控制策略和参数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有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和无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直流侧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出了随短路初始转子位置的不同,三相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直流侧短路电流峰值最大为交流侧最大短路电流,直流侧短路电流峰值最小可为交流侧量大短路电流值的0.933倍。  相似文献   

9.
黄滨  杜建明 《船电技术》2000,20(5):5-11
保证供电的连续性是对舰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之一,本文针对影响舰船电力系统供电连续性的转换供电重投入问题展开了研究,依据舰船电力系统典型支路中源(同步发电机)及负载(以异步电动机为主)的运行状况,建立相应的同步发电机,异步电动机系统运行,故障重投入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机仿真和实机试验,并对异步电动机转换供电重投入时间、重投入相位等冲击电流的影响作了分析研究,得出一些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船舶动力定位用六相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的控制模型具有多变量耦合性,采用传统的模糊控制方法容易出现超导误差,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I双控制的船舶动力定位用六相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系统控制器设计方法。在励磁电流变化较大下,易导致控制误差较大,运用模糊控制进行发电机转子励磁控制,提高船舶动力定位用的直流电机系统无损功率,发电机采用交流励磁机进行电流整流控制。在励磁方式作用下,设有整流变压器控制交流副励磁机防止电压突变,即误差较小时,采用PI控制方法进行电机优化控制。最后进行控制器的整体结构设计。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电机系统控制器设计,电机的输出增益较大,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