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张正光  李明富 《摩托车》2005,(11):39-39
面对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驾驶员的首要责任是救人。可驾驶员周仕云没有这么做,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其行为从肇事逃逸转化为故意杀人,并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面对亲情与法律的交锋,弟弟周仕勇在发现哥哥周仕云犯罪的时候,不是劝说哥哥投案自首,而是包庇亲人的犯罪行为,这样不仅不能拯救自己的亲人,而且连自己也陷入了犯罪的深渊。——作者  相似文献   

7.
随着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诉讼到法院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也呈大幅度上升态势。据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审理和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这类案件审理起来往往不是太难,但是执行起来却相当困难,较其他案件更难执行。  相似文献   

8.
章法 《摩托车》2007,(12):60-60
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驾车出门时,遇到熟人,都会好心请其上车,主动搭他(她)一段路,用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搭顺风车,密切邻里关系。可谁曾想到,湖南的陈某却因请人搭顺风车,搭出了一场官司。[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王显政近日透露:2005年我国各类安全事故总数为717938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占到71.7%。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我国安全发展的重要隐患。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涉及交通的汽车、船舶等产业的迅速发展,交通安全管理正在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对交通行政违法案件的处理具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执行案件中,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和交通肇事赔偿案件由于标的额大、双方矛盾突出。执行起来往往比较困难。特别是交通肇事赔偿案件,被执行人因为犯有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刑。其自动履行的可能性比较小。在难以找到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况下,肇事车辆便成为重要的执行标的物,这也是保障申请人实现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法官们却经常遇到难题。前不久,天津市大港区人民法院在执行一起交通肇事赔偿案件时,就遇到了肇事车辆难以处理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谊 《轿车情报》2012,(5):284-285
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酒后驾车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如何理赔一直是争议很大的区域。而就在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在官网发布了《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终于对这个争议多年的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在江苏省通州市人民法院的调解下,一起驾驶燃油助力车与自行车发生碰撞引起的交通事故赔偿案件调解结案,由于被告王某驾驶的燃油助力车并不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非机动车范畴.王某在摩托车应当投保的强制责任险最低限额内,承担了无过错全额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2月17日6时2分。 北京市西城区西二环主路官园桥至西便门挢由北向南方向. 发生一起重文遗洒案件,一辆油料运输车遗洒油料3公里. 造成4起交通事故.8辆机动车损坏.2人受轻微伤.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内时常发生交通事故,为研究其特点和规律,收集2 193起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资料,对这些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隧道中交通事故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事故形态、事故车型以及发生原因。结果表明:一天中的9:00~10:00、11:00~12:00、13:00~15:00是交通事故的频发时段,周末发生的交通事故数约占总数的40%,1、2、4、5、7月易发生交通事故;追尾和碰撞隧道壁是隧道交通事故的主要形态;违章超速和天气变化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交通事故的车型主要为底盘较轻的轿车和重型货车。  相似文献   

18.
徐向田 《驾驶园》2011,(6):76-77
时下,由于安全意识欠缺和对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一知半解,一些驾驶员在行车途中因车辆故障或临时有事时随意停车,往往容易诱发交通事故;而在事故发生后,个别驾驶人不是积极抢救伤者、及时报警,而是擅自驾车离开现场。此肇事逃逸行为不仅给受害方身体及精神上带来更大的伤害,而且肇事者本人也要为"无知"的法盲行径付出高昂的代价。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安全》2008,(12):56-56
11月1日凌晨3点30分.北京市崇文区东便门桥二环主路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弃车逃逸案件,事发后.崇文支队事故办案民警迅速行动,经过缜密工作,仅用11个小时就将这起重大肇事逃逸案成功告破。肇事司机赵某已被崇文支队依法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也带动了作为经济建设“动脉”和“前导”的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但由于道路交通中的人、车、路、环境诸要素与道路交通的客观需求不相适应、不相协调等原因,致使交通事故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特别是重特大恶性交通事故的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滞后了经济发展,造成新的社会不安因素。1999年,我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412860起,造成83529人死亡,28608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12401万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19.3%、7.0%、28.4%和10.1%。面对依然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分析原因,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和遏制重特大恶性事故,仍是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笔者就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的成因,试作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