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结合安顺黄桶物流产业园区竖向规划实例,分析复杂地形条件下产业园区竖向规划设计的特点,提出相适应的总体竖向规划设计流程。对复杂地形条件下铁路、市政道路、地面排水防洪、用地性质、土石方平衡、城市景观和工程建设等方面影响因素及其需满足条件进行归纳总结。最终竖向规划成果满足土方总体平衡,工程建设经济合理,使总体竖向规划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今后类似安顺黄桶物流产业园区的复杂条件下园区竖向规划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楚喆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8):122-124,383
该文旨在困难重丘地形条件下,结合现状建设条件及区域规划,分析片区路网竖向设计重要的控制要素,在解决主要矛盾的前提下,优化区域路网竖向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设时序,减少大量土方投资。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对山地城市的道路进行综合规划设计,从城市总体与道路专项视角,以城市风貌、土地利用、功能布局、路网规划、路网结构、建设投资等为要素,详细分析了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并以忠县白公片区为例,结合规划设计要点,对白公片区的规划路网进行优化研究,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规划设计要点可为道路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地区用地竖向规划是开发建设地区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部分地块在开发过程中面临竖向规划不明确的问题,周边局部路网已成形。该文总结了片区内地块竖向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并对设计中涉及的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其内容对今后的竖向规划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鄂尔多斯市东胜铁西二期开发片区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实例,从路网布局、道路竖向、静态交通等方面论述了城市新区市政道路交通设施规划应注意的要素,可供道路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个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合理详细的竖向规划做指导。该文以武汉四新地区为例,针对武汉四新地区水系发达、地势较低等特点,详细地介绍了片区竖向的规划过程,为片区道路和场地竖向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山区城市边缘地带沟壑纵横、地形高差大的特点,以太焦高铁长治南站为例,提出了山区高铁站周边路网竖向设计的原则及思路.提出山区高铁站周边路网竖向设计应综合考虑现状地形、高铁站选址、高铁站与路网的衔接,以及交通组织、排水流向、管线覆土、土方平衡等各个方面要求,采取交互反馈设计的形式,最终实现路网竖向设计高程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8.
该文针对用地竖向规划实际操作中的问题,结合山地竖向规划的特点,从现状资料收集、多专业系统规划、土方测算反馈、竖向管理理念和措施的引入和强化等方面对用地竖向规划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探讨,并结合具体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279-281+28
城市的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构建了城市宏观格局,市政团队的提前介入,可从城市微观方面考虑,论证宏观格局下微观竖向的合理性,完善区域竖向设计,为后续区域路网设计、后续地块开发等提供完善的竖向和排水规划,构建区域规划设计一体化。应对全球极端暴雨天气,调研周边地形地貌、现状路网、水系、排涝等方面,使用ARCGIS进行大区域宏观竖向梳理,使用EICAD、DICAD软件进行微观路网竖向设计,使用湘源控规软件进行整体的土方计算,对道路、排水、规划多专业进行协同论证区域竖向规划,为后续建设的适用性、可持续性、经济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中心城区的外围城区及组团不断增加.由于外围城区及组团所处的区位、功能定位及发展阶段不同,其路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西永组团Ah片区路网设计为例,对Ah片区对外交通联系、与周边组团的衔接进行了梳理,对轨道线位进行了论证,并充分考虑路网结构优化、路网竖向设计及土石方平衡、路网建设时序等因素,使路网设计能满足片区路网交通需求及城市规划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赣南大道快速路是赣州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网系统中最重要的“一横”,通过功能定位分析,确定快速路的设计标准和总体方案;结合沿线的规划条件、建设条件、景观要求,分段确定快速路的敷设形式;重点研究了互通立交、涉铁节点、穿越高速节点等关键节点方案,交通组织评价表明该方案具备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滨海工业区竖向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针对长三角滨海区域地势平坦低洼、河网密布、防洪排涝标准偏低的现状,在市政详细规划阶段对新建工业区竖向规划方法进行研究,分别考虑了雨水排除高程要求、蓝线和绿线高程要求以及道路、桥梁、场地高程要求。市政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对用地高程做更细致的控制,其对于后续设计工作和项目的分期建设、合理控制投资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道路工程规划是上位规划与工程设计之间的桥梁。它在落实上位规划意图的基础上,直接指导施工图设计,对规划管理部门和建设部门均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大多数城市尚未开展此类规划。新形势下道路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海绵城市和街道设计的要求,道路工程规划的纽带作用更加凸显。介绍了宁波市的道路工程规划实践历程,阐述了道路工程规划的技术路线以及新形势对道路工程设计的新要求,并以宁波市河头路规划为案例,对新形势下应如何开展道路工程规划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提炼。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铁建设的加速发展,位于城区段的高铁线路与城市道路的交叉关系问题日趋突出,在道路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交叉关系,以保障高铁运营及结构安全。以合肥市繁华大道与玉兰大道及合安高铁肥西联络线交叉工程为例,提出了两种节点分离式立交设计方案,从方案可行性分析着手,结合对铁路的影响、施工难度、景观效果及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确定了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研分析、理论计算、室内试验和工程应用等手段,形成软弱地基就地加固、弃土改良处理后作为道路路基或场地填料的成套设计、施工技术,解决城建项目中高含水量工程弃土难以利用、资源化推广困难的技术瓶颈,实现工程弃土就地综合利用、单个或多个项目土方平衡"零废弃",同时结合宁波西洪大桥试验段实施验证和跟踪观测情况,提出软土地区就地加固软弱地基及废弃淤泥质土(泥浆)固化后用于路基填料的技术和成套工艺,对软土地区弃土资源化利用、实现土方平衡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铁枢纽外围集散路网布局问题,以中小型高铁枢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部分高铁车站的调研分析,阐述了枢纽外围集散路网布局的内涵和现状问题,分别研究了枢纽与分流通道的空间关系、枢纽集散通道与铁路线的空间关系以及枢纽外围集散路网的布局模式,并总结了 5条结论,为今后中小型高铁枢纽外围集散路网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该文首先指出,铁路客运站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该地区往往成为城市交通的瓶颈所在.接着,介绍了在哈尔滨市铁路西客站的规划建设阶段,对该区域的道路网进行了专门的研究,通过交通需求分析,提出了三种道路网规划方案,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通过前期的专项的道路网规划设计研究,加强了铁路客运站区域的交通设计,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诸多后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