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汽车噪声及车内噪声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华生 《世界汽车》2000,(11):11-13
  相似文献   

2.
载货汽车车内噪声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汽车车内噪声的评价指标和CA1091K2L2型汽车噪声控制的研究成果。车内噪声的控制,应首先考虑抑制发动机的辐射噪声。在驾驶室密封好的前题下,应对透声严重的驾驶室围板和底板采取隔声措施,使车内噪声降到最低程度,然后再考虑吸声材料的使用以及避免驾驶室空腔共振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传递路径分析(OPAX)的估算方法及载荷力识别方法.针对某车辆全负荷加速行驶到为3650 r/min时驾驶员附近4阶噪声大的问题,建立了“激励源-驾驶员位置”传递路径模型,并进行了传递路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该车激励力变大的原因是发动机4阶激励与发动机左悬置支架模态重合产生共振.在发动机左悬置支架安装动态吸振器并进行了整车试验.结果表明,车内噪声整体下降2.4 dB(A),满足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4.
王晓军 《北京汽车》2011,(2):30-32,35
车辆噪声是汽车行业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汽车车内噪声的大小已经成为顾客衡量汽车满意度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文中通过对汽车车内噪声与车身密封性的关系探讨,从提高整车车身密封性方面对降低汽车车内噪声提出改进。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道路交通运输中汽车车内次声声压级(ISPL)的大小,找出车内的主要次声源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车内次声对司乘人员的影响和车内次声的控制提供参考,对几种不同类型汽车的车内次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次声是车内噪声的主要成分;当汽车高速行驶时,车内有较高的次声级,开窗时轿车内部的最高次声级达到120.5dB(ISPL),车内次声主要是由道路不平度随机激励引起车身板件的次声频振动及车外空气的紊流扰动所产生的空气动力学次声形成的;随着车速的增加,车内的次声级也随着增大;当车窗打开行驶时,在车速为20-120km/h的范围内,轿车和大客车的车内次声增加2-10dB(ISPL),对于空气动力性和车身悬置减振性能差的部分面包车和平头客货两用车,车内次声反而减小。在窗口处采用加装导流板的方法,可以使轿车开窗高速行驶时的车内次声降低约7dB(ISPL).  相似文献   

6.
神经网络技术在车内噪声预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传学  孙惠春 《汽车工程》1998,20(6):347-349,373
本文根据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单一工况下由发动机悬置点振动信号预测车内特定点低频噪声的神经网络模型,并针对驾驶员耳旁噪声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单一工况车内噪声观测模型,可以频域内很好地预测出特定点的车内噪声。  相似文献   

7.
8.
9.
简述校车车内噪声现状:采取控制措施并进行测量,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在某车型准备量产前,OEM厂商发现该车在满油门加速时会产生严重的发动机噪声。LMS将竞争车型的内部噪声,尤其是加速时的噪声水平作为问题车型优化的最终指标。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双耳听觉测量系统对不同车型、不同速度下的车内噪声进行了试验,并采用成对比较法和语义细分法对车内噪声的声品质进行评价,同时还用语义细分法对车的豪华感和运动感进行评价,得出了在怠速下声品质偏好性和豪华感较好,而在80 km/h匀速工况下运动感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车身密封系统引起的车内气动噪声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整车气动声学风洞试验,对某四门三厢轿车的车内气动噪声的构成成分-泄漏噪声及外形噪声的频率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开窗法”调查了车身各密封部件对车内泄漏噪声的贡献.结果表明,泄漏噪声主要发生在中高频段,且对车内总噪声的贡献比外形噪声大;车门、后视镜和侧窗的密封是该轿车最重要的泄漏噪声源,但具有不同的特征频段.  相似文献   

13.
声强测量技术在汽车噪声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报》2009,(1):40-42,44
车辆噪声测试专家Brǖel&Kjaer公司认为,鉴于进一步降低车内噪声的难度日益增加,必须采用全新的方法来测定车内噪声  相似文献   

15.
有限元法在大客车车内声学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大客车车内噪声有限元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ANSYS软件建立了某客车的三维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并对该车的车内噪声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提出了大客车车内噪声的声—固耦合声学优化设计的初步流程。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微型车在发动机转速1 500~2000 r/min时,空调开启导致车内存在强烈异响的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近场测量、分别运转和阶次分析等方法,确定空调开启时车内异响主要是由于空调系统高压管与车身刚性连接导致振动传递引起.通过采取高压铝管改成橡胶软管、改变高压管与车身连接方式等措施,使异响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某商用车型的怠速车内噪声问题,通过怠速整车测试车内噪声的频率分析方法,识别了对于该车型怠速车内声品质有显著影响的噪声频率峰值。结合风扇转子动平衡的物理特点,应用三点加重法搭建发动机电子风扇动平衡测试台架,通过频率计算确认了风扇是该车型怠速车内噪声存在轰鸣感的直接激励源,并通过不同动平衡值的风扇与车内噪声测试的结果,确认了动平衡值与整车车内噪声的关联性,形成了完整的电子风扇动平衡值的目标定义方法。最终,通过降低风扇动平衡值进而显著改善车内噪声效果,并为整车车内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车内噪声产生机理及降噪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车内噪声产生机理及降低车内噪声的常用措施,即通过密封,隔声结构,吸声,减振材料等措施的应用,达到降低车内噪声的目的,为车身降噪结构设计和材料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明 《天津汽车》2010,(5):40-42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汽车的NVH性能,尤其是汽车的车内噪声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以GB/T18697—2002《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为理论基础,介绍了车内噪声测量的试验要求和测量技术要求,并对某轿车NVH改进前后的车内噪声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表明经过改进的轿车在匀速行驶和发动机扫描工况下,车内噪声降低,改进措施良好,从而得到了该轿车基于车内噪声的车辆NVH改进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轿车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加速车内轰鸣声问题,通过ODS试验和模态试验,找出支撑梁和后悬置支架共振是造成加速车内轰鸣声的主要原因。在支撑梁上加装动力吸振器,同时提高后悬置支架的模态,然后将支撑梁和后悬置支架装到轿车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转速为2 150 r/min和3 500 r/min时,驾驶员右耳的噪声处分别下降了2 dB和4 dB,加速车内轰鸣声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