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小洋山港址位于杭州湾口、长江口外的嵊泗列岛,西北距 上海南汇的芦潮港约30km,距国际航线为68海里,是离上海最近 的具备15m 以上水深的天然港址;通过跨海大桥与上海综合交通 运输网络连接,可发挥上海经济腹地广阔、箱源充足的优势。开发 建设洋山深水港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从上海港集装 箱运输发展来看,其长江口内现有集装箱港区吞吐能力不足,水深 条件不够,为适应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增长,必须开发建设深  相似文献   

2.
港口装卸     
《港口科技》2008,(5):43
2010年上海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1500万标准箱作为国家战略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自2005年年底正式投入营运至今年3月24日,已经累计完成集装箱装卸作业量超过1600万标准箱,年作业天数达362.5天。“十一五”规划期间洋山港将建各类泊位21个,到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达  相似文献   

3.
洋山深水港建设对长江三角洲港口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钢 《中国港口》2002,(8):13-15
洋山深水港建设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专家预计,随着洋山港的建成,到2005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将从2000年的561万标箱增加到1000万标箱,在世界各大港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4.
《航海》2017,(5)
洋山深水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域,洋山港主航道作为大型船舶进出洋山港的专用航道,其通航安全和通航效率直接决定了洋山港的运转效率,但却受到地理和自然条件以及通航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洋山港主航道安全因素和通航效率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洋山VTS交通组织的现状入手,提出对策措施以提升实施交通组织的能力和效率,从而保证洋山港主航道的安全使用效率,进而提升洋山深水港的运转效率,不断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5.
林锋 《中国港口》2003,(2):14-15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已进入实质性的启动阶段。按规划要求,至2020年洋山深水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2000万TEU,这一规模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进入国际大港的行列。按国际大港的发展规律,自由贸易区与港口伴生是必然的现象。因此,在洋山深水港边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充分利用深水港产业资源,扩大深水港箱源的重要措施。未来的国际航运中心将形成港口-自由贸易区-海港新城的开放链,自由贸易区是整个开放链的中间环节。 设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区是21世纪上海浦东对外开放的延续和深化。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预言,要在内地再造几个香港,可以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意味着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设想将成为现实。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把上海再次推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化》2006,(12):10-10
2006年12月10日上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迎来开港一周年庆典,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TEU暨洋山港二期工程竣工启用庆典仪式在洋山深水港二期码头举行。  相似文献   

7.
常思 《中国港口》2006,(11):38-41
党中央、国务院1996年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决策,通过6年的研究论证,国务院于2002年正式批准立项。建设洋山深水港的宗旨就是迎接国际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挑战,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参与东北亚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的竞争。迄今,洋山深水港建成投产业经1年,已引起国内外港口的关注,并有各种评论和批评。笔者在对长三角港口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国际集装箱转运市场研究分析,对洋山港建设集装箱转运中心提出自己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开始投产.洋山港水深-16米,比刚达-10米深的长江口深6米,是一个飞跃.吃水14.5米的9000TEU级集装箱船可以满载全潮位出入了.上海港国际中转集装箱较少的形势可望扭转,集装箱总吞吐量有望在5年内超过香港、新加坡,成为冠军.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开始投产。洋山港水深-16米,比刚达-10米深的长江口深6米,是一个飞跃。吃水14.5米的9000TEU级集装箱船可以满载全潮位出入了。上海港国际中转集装箱较少的形势可望扭转,集装箱总吞吐量有望在5年内超过香港、新加坡,成为冠军。  相似文献   

10.
<正>嵊泗地处我国沿海沿江经济发展的"T"字型结构的枢纽点上,是沪、杭、甬的东大门,是国内外海轮进出长江口的必经之地,与长江黄金水道紧密相连,是长江沿线地区从事江海联运的最佳节点,紧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集装箱深水港洋山港区在其境内。嵊泗港口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浙江舟山,经济区位上属于长三角港口群,如果嵊泗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体,上海深水港的建设,已引起中外港航界的广泛关注。深水港的建设,尽管有许多技术性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但决不能忽视经济范畴方面的问题。本人拟就上海深水港建设经济性基本要素,谈些看法。一、关于上海深水港深度的探讨 上海的深水航道,应该以多深为标准,这是研究上海深水港要首先明确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诸要素要充分考虑: 1.上海港需人工开挖方能形成一定深度的航道。开挖多深,要有适度。过深了,要增加开挖投资和维护成本。既要基本满足主体船型的通航要求,又要从国情、港情出发,考虑经济实力的可能。离开国力可能的“一步到位”,并不是最佳的方案。 2.上海港利用潮差进出大型船舶也不失为良策。这在国际航运界也是常有的。目前长江口栏门沙7米水深,我们利潮差2.5~3米.吃水9.5米的船舶就可乘潮进出,努力创造出比7米水深好得多的效益。于是2700~3800TEU的船(非满载)进上海港了。这种做法在今后即使有了比7米深得多航道时,也还应继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其东 《中国港口》2006,(12):I0001-I0001
自从党中央、国务院1995年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来,通过10年的论证、建设,洋山深水港于2005年12月10日正式开港。开港一年来,洋山深水港以她的风采吸引了全世界港口航运业界的关注,再一次证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的必要性、前瞻性,证实了洋山港区的建设不仅是建设上海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务周刊》2023,(1):36-37
<正>2022年10月,“东方香港”轮、“泛亚上海”轮和“中远海运狮子座”轮等七艘中远海运旗下船舶,在洋山港盛东码头一字排开,同时在泊作业。其中,“东方香港”轮和“中远海运狮子座”轮,为两艘400米长的集装箱船。这是上港集团旗下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携手中远海运,实现岸线满靠7艘中远海运大船、37条作业路满负荷运作。  相似文献   

14.
洋山港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严 《水运管理》1999,(8):2-5,40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这既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政治斗争和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意义重大。集装箱运输已成为当代国际海运业的主流,集装箱运输出现了船舶大型化等一系列新趋势,因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是要建设具有15米水深的集装箱枢纽港。鉴于上海不具有满足上述要求的深水岸线资源,选择离上海最近且具15米水深岸线的港址就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一项紧迫任务,邻近上海的浙江嵊泗县洋山港具备上述条件。经多方案的比选论证,确定洋山港为上海建设集装箱深水枢纽港的合理…  相似文献   

15.
梁富伟 《航海》2006,(3):4-4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已顺利开港并投入使用。在上海海事局和中海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航海学会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于2006年4月5日,组织了来自各航运公司、科研院校、海军等单位的28名高级驾驶等专业人员赴洋山港区实地考察。市人大常委、上海海事局原局长王志一先生亲自带队讲解。他介绍了东海大桥及港区周围水域的通航情况。洋山港海事处为大家介绍了洋山港开港后的运营情况,并请委员们参观了VTS工作站。最后,大家在海事巡逻艇上,体验航行, 并远眺港区。  相似文献   

16.
侯剑 《中国港口》2005,(5):43-44
在上海洋山港区建成之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最大“硬件”瓶颈问题是没有能够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竞争的深水港。如今洋山港区一期工程即将建成并投入营运,使这一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对于一个参与具有国际航运市场竞争的港口来说,仅有硬件设施是不够的,其相应的“软件”——港口的自由化、国际化,政府的政策支持,港口的管理效率等软环境建设也是关键。所以,当前的工作应着重于研究提供什么样的“软件”支持平台,以真正发挥洋山港的各项硬件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 上海港近几年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集装箱码头已严重超设计能力运行,预计今年集装箱吞吐量可达400万TEU以上。上海正面临解决当前世界港口竞争的基本条件——即港口水深问题。航运界诸多权威和专家已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和论证,并提出了一系列方案,其中最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在长江口外洋山港建设深水码头。根据目前规划方案,洋山港最终可建成40~50个集装箱泊位,陆域面积27平方公里左右,与其呼应的海港城地处南汇芦潮港地区,规划面积约44平方公里。这一规划区域产业发展,将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发挥强大作用的重要一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海港城产业发展不仅关系到上海区域性产业的有效升级,还关系到上海深水港在国  相似文献   

18.
港口装卸     
《港口科技》2006,(6):40-41
<正>平稳运营150天洋山港集装箱吞吐过百万 5月10日,从洋山保税港区管委会、上海口岸办、上海市港口管理局、上港集团、联合举行的港区运营情况通报会获悉,自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暨洋山保税港区开港运营以来,已平稳运营150天,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106万标箱。来自洋山港一期经营方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信息,今年,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  相似文献   

19.
又是一个精彩的乐章,洋山港在2006年的岁末再度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聚焦的热点,上海港也再次赢得了世界港口、航运界称羡的目光和掌声。2006年12月10日,在洋山深水港开港运行整整365天之际,洋山一期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10万标准箱,超设计能力90余万箱;洋山二期工程竣工正式启用;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全年货物总吞吐量有望突破5亿吨大关,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大港的桂冠。交通部、浙江省、上海市领导和工程建设者在隆重而俭朴的仪式上,共同见证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工程和上海港跻身全球集装箱大港前三甲的难忘一刻。见证之一…  相似文献   

20.
《水运文献信息》2006,(1):15-16
地处环球主干航线交汇点和我国江海交汇点的上海,其地理位置被世界港航界喻为“罕见的优越”。曾经,因为没有深水港,上海长期陷于箱源充足却做不了全球航线网“母港”——枢纽港的尴尬。如今,随着洋山深水港开港在即,上海成为国际航运枢纽港的硬件“瓶颈”将被克服,上海将就此结束没有深水泊位的历史。那么洋山港和世界其他港口相比到底有那些特点?我们不妨来作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