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前言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复杂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如所周知,它除直接损害听觉器官引起噪声性耳聋之外,还产生所谓噪声对“非听觉”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大量的调查研究业已证明,人们长期处于高噪声的环境下,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是出现神衰症候群。为了观察噪声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有些学者曾经对噪声作用后脑电图的变化进行过实验研究,但是由  相似文献   

2.
许多学者的研究资料认为,噪声振动在临床上除引起神经系统疾病之外,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也占有重要位置。在青年时期参加工作的工人,更有可能发生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对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的研究,大多数是在噪声扳动引起明显病理改变的工人身上、或者没有考虑年龄因素的条件下进行的。本文报导了生产性噪声和振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年龄差异。本调查是在各类钢筋混凝土制品的工厂中进行的。共调查1549(男659,女890)名工人。调查组为在噪声振动和不良微小气候条件下劳动的翻砂混凝土工、钢筋焊接工和从事精神紧张作业的女起重机司机,对照组为作业性质相似但缺乏不良生产因  相似文献   

3.
一、绪言脑电图作为研究噪声对种经系统影响的一项生理指标,国内外都曾经进行过许多工作,有不少这方面的报道。斋藤观察到90dB白噪声作用10分钟后,受试者原来安静时的α波(12赫)优势减弱,而在θ波(6~7赫)处出现了峰值。高桑研究了不同方式噪声刺激时对α波的影响,发现80dB(C)的噪声刺激10分钟后,α波有明显的抑  相似文献   

4.
强烈的噪声不仅可引起听力损伤,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都有不良影响;而且,由於噪声的致疲作用,对工作效率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强烈的噪声往往严重遮蔽了联系讯号、言语交谈及其他危险警报,有时甚至可引起工伤事故。噪声是铁路运输生产中主要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之一,经常或比较经常接触噪声的工人为数众多,影响面广;此外,铁路的噪声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贯彻毛主席“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5.
铁路机车司机室的次声和低频噪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关于噪声对人体的影响,近年来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一般仅注意到可听声范围内噪声的影响,而对于次声和低频噪声的影响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关于次声和低频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国外近十几年来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工作。在铁路运输方面,  相似文献   

6.
东方红内燃机车是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干线牵引动力之一,它的各项技术性能在日趋完善中。内燃机车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据文献报导以及现场工人同志的反映,其对听觉的影响较为突出,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植物——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摸清该型机车的噪声振动规律并提高驾驶室噪声振动控制效果,保护乘务人员身体健康,提高运输生产率,我们于1977年5~6月对某内燃机务段管内的东方红Ⅰ、Ⅱ型内燃机车进行了调查,同时对NY_7型内燃机车作了对照调查。一、噪声振动的特性噪声测量用丹麦B&K公司的2203型精密声级计与1613型倍频程滤波器,按噪声测量常规方法进  相似文献   

7.
列车经过钢桁梁桥时引起的噪声辐射问题比混凝土桥更为突出,对沿线居民造成的影响更大。以某轨道交通钢桁梁桥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能量法(SEA)建立钢桁梁桥结构噪声与轮轨噪声预测模型,分析包含一般减振整体道床、减振垫浮置板、橡胶弹簧浮置板和钢弹簧浮置板在内的4种不同轨道减振结构型式对钢桁梁桥人行系统及周边敏感场点的噪声影响及传播规律,并对人行系统及敏感点处的综合噪声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减振垫浮置板道床在降低钢桁梁桥人行系统及敏感点处的综合噪声方面效果最优。研究结论为钢桁梁桥上的轨道减振结构设计选型提供依据,为解决今后类似工程的桥梁噪声问题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
87例热电厂作业工人心电图分析齐鲁石化青岛疗养院(266071)康雪芬王若伟为了探讨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我们对接触噪声的某热电厂作业工人87名(观察组)和不接触噪声的市区健康工人50名(对照组),进行了心电图检查。两组人员均排除有呼吸、心血管系统...  相似文献   

9.
关于次声和低频噪声对人体的影响以及控制问题,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各种调查和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深入。铁路系统也已提出许多有关这方面的问題,如一些机车乘务员反映,当机车进入隧道或高速运行时有较严重的耳膜压迫感等等;另外工厂中也存在各种产生较大次声和低频噪声的机械,因此实际工作中提出了如何正确測量的方法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调系统应用越来越普遍,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建筑居住的舒适度,但同时中央空调系统所制造的噪声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许多的不便.本论文试图从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安装、运行方面查找噪声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先前的一篇论文中,考虑了地铁系统中各种特征频率相重合的可能性。在本文中,也将类似的原则应用到了高速铁路系统中。有许多专家和研究人员已经对高速铁路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过实验和理论研究。高速运行的列车通常会产生很大的振动与噪音,而且其频率范围很宽,但是,其他一些作者针对高速铁路系统不同方面所做的一些测试表明.在10Hz与300HZ之间的相对低频范围的噪声和振动也是很明显的,例如图1给出测量的地面产生振动及空气噪音的1/3倍频程谱,测量结果表明在这个频段范围内的振动及噪音有很高的幅值。  相似文献   

12.
日本铁道综研所环境工学研究部噪声分析研究室室长仓清发表论文,全面介绍了从1964年东海道新干线开通以来,研究铁路沿线噪声源构成、减小噪声的有效措施和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地铁以它快捷、方便、舒适的特点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地铁列车以及相关机电设备的运行所产生的噪声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因此需要对地铁的消声降噪进行研究。研究方法:针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构成及设备组成,结合现场实测资料,分析地铁主要噪声源和降噪消声设备的选择。研究结果:地铁通风空调设备是地铁噪声的主要噪声源之一。消声降噪设备应满足声学、空气动力学、加工等方面要求。研究结论: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降噪消声措施。阻性片式消声器可以对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消除。  相似文献   

14.
噪声不仅对听觉器官有直接的损害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均有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对本厂的锻冶车间锻压机的冲击式噪声和动力车间空气压缩机站的噪声进行了初步卫生学调查,以期了解此类车间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对象与项目一、对象接触组;锻工组25名,均系男性,年龄:24~44岁,工龄:4~23年。压风机组15名,男性11名,女性4名,年龄:26~44岁,工龄:7~23年。  相似文献   

15.
对126名矿山风钻工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风钻工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心电图、脑电图异常率以及血压的异常率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肢端血流图异常率、冷水试验异常率增高。表明工人长期接触噪声与振动不仅会引起噪声性耳聋,而且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噪声作业对听力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齐鲁石化中心医院职业病科(255400)李少鹏工业卫生科聂兴田我们于1991年~1995年调查了齐鲁石化公司炼油厂、热电厂、烯烃厂、塑料厂和催化剂厂5个厂的噪声污染情况,并对534个噪声作业点的监测,466名年龄在18...  相似文献   

17.
该文就单一或联合暴露于噪声和振动后,人的暂时性听力阈移(TTS_2),x、y轴立位摆动幅值、心率(HR)、R波幅值(RWA)、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及血液动力指数(HDI)的改变进行了研究。实验在特制的暴露室内进行,对振动和噪声联合作用采取12种方案,受试者为身体健康的7名男学生,实验次数84次,每次实验分为:(1)试前预控制暴露时间30分钟,(2)暴露时  相似文献   

18.
机车乘务员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车乘务员在驾驶作业中 ,必须集中精力 ,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同时 ,在驾驶作业中接触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噪声振动和夏季高温等 ,这些因素均可损害机体的心血管系统功能。为了解机车驾驶作业对乘务员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对某地 2 2 6名电力机车乘务员的心血管功能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乘务员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乘务员的高血压患病率与工龄有关联 ,随着工龄的延长而逐渐增高。同时 ,随着工龄延长 ,两组间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异也更加明显。这可能是由于机车乘务员长期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 ,再加…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我国城市轨道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振动和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车辆,轨道和桥结构或岩土介质等。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振动和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很多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特别是比较深入地进行了轮轨系统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本文作者分析了轮轨系统的振动机理和垂向振动模型,对传统道床和浮置板弹性道床进行了分析比较,重点介绍了钢弹簧浮置板弹性道床的隔振原理和设计原则;并介绍了螺旋钢弹簧浮置板技术在国外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减振降噪方面的成功应用实例和减振降噪实测结果及运用经验。  相似文献   

20.
氮氧化物(NO_x)对机体影响的研究,包括用实验动物、自愿受试者接触NO_x的方法和对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将这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方能作出对人健康影响的评价。本文仅报道有关人体及动物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