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楚高速公路SMA混合料组成设计中若干问题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级配组成对SMA混合料骨架结构的影响、细集料品质对SMA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影响、试件击实次数对SMA混合料试件体积参数的影响,并分析木质素纤维状态对SMA混合料的析漏量的影响,为SAM混合料的应用技术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SMA沥青混合料中木质素纤维用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SMA沥青混合料的木质纤维素掺量(0.3%)均以经验确定,缺乏相关的试验依据,文章提出通过SMA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以选择确定混合料的最佳纤维掺量。通过评价和分析不同纤维掺量SMA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包括析漏、肯特堡飞散、抗水损害、高温稳定性能、低温稳定性能等试验,以确定推荐SMA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纤维掺量。研究结果表明,SMA沥青混合料木质素纤维的最佳掺量为0.33%。  相似文献   

3.
传统观点认为纤维是SMA必不可少的成分,在设计无纤维SMA-10过程中,通过对几种不同级配混合料的稳定度及动稳定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混合料的粗集料含量,有利于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增加矿粉用量,可同时提高混合料的稳定度及动稳定度.因此,选择合理的级配,控制关键筛孔的通过量,适度增加矿粉用量是提高SMA混合料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以SMA-16混合料为例,利用正交试验结果分析了油石比、纤石比与粉石比3个材料因素对混合料马歇尔指标、析漏损失与飞散损失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粉石比对稳定度影响不显著之外,这3个因素对混合料的各项指标都有显著的影响。SMA混合料组成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时,主要应控制好油石比和纤石比;并验证了基于正交试验法确定的SMA混合料组成。研究结果对解析影响SMA混合料性能的因素和提高SMA路面质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SMA-16混合料为例,利用正交试验结果分析了油石比、纤石比与粉石比3个材料因素对混合料马歇尔指标、析漏损失与飞散损失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粉石比对稳定度影响不显著之外,这3个因素对混合料的各项指标都有显著的影响.SMA混合料组成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时,主要应控制好油石比和纤石比;并验证了基于正交试验法确定的SMA混合料组成.研究结果对解析影响SMA混合料性能的因素和提高SMA路面质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排水沥青混合料通常采用高粘改性沥青,初期建设成本较高,严重制约了排水沥青路面的推广应用。采用普通国创SBS改性沥青掺加适量纤维,并借鉴高粘改性沥青的级配范围和混合料设计方法制备排水纤维沥青混合料,通过析漏和飞散试验分别确定其最大沥青用量(OACmax)和最小沥青用量(OACmin),由此确定出排水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并进行性能验证。最终得到路用性能良好且造价较低的排水纤维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7.
以花清高速公路施工中改性SMA混合料拌和为例,分析了在搅拌设计拌和中,改性沥青制备,拌和时间,集料,沥青和混合料温度,混合料的级配精度,木质纤维的添加等因素对SMA改性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
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系统试验研究,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的设计方法、种用性能等与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比较和分析,并研究了粗细集料用量、不同纤维品种对SMA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SMA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纤维比例对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依托试验段对其路用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玄武岩纤维与木质素纤维比例从3:0变化至0:3,SMA混合料动稳定度及抗疲劳性能下降、低温抗裂性能上升、水稳定性呈抛物线变化;与单掺纤维SMA混合料相比,复合纤维SMA沥青混合料性能更加均衡全面。基于综合性能与材料经济性最佳原则,推荐SMA混合料中的玄武岩纤维与木质素纤维复掺比例为1.5:1.5,经试验段证明其路用效果较正常路段良好。  相似文献   

10.
选择一组密级配和一组开级配同时进行不同掺量的室内试验,探究自调温材料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水稳定性能、高温稳定性以及析漏和飞散的影响规律;同时,对不同级配自调温材料沥青混合料路面进行温度观测,探究其调温幅度和边界。结果表明:随着自调温材料掺量的逐渐增多,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不断减小且减小速率逐渐增大,稳定度先减小后增大,动稳定度逐渐减小,析漏损失基本维持在0.5 %~0.6 %之间;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动稳定度均逐渐减小,对稳定度影响较小;夏季温度高时,自调温路面自动储能吸热,降低密级配路面温度4.0 ℃左右,降低开级配路面温度2.0 ℃左右;冬季温度低时,自调温路面自动释放热量,提高路面温度约0.4 ~1.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