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施工监测伴随施工同步进行,因而可及时,正确地反映出桥梁的实际状态,切实保证施工按设计要求进行,使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结合江西省内二座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监测,论述施工监 测在确保施工质量上的作用及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某隧道现场的地质资料及可能采用的三种施工方法——全断面施工方法、正台阶施工方法、“CD”施工方法,用数值分析的手段,对不同施工方法,在隧道施工时期的受力与变形进行了分析。综合研究表明:在浅埋偏压隧道中,正台阶施工方法优于全断面施工方法,“CD”施工方法优于正台阶施工方法;在采用“CD”进行施工时,施工顺序相当重要,一般情况下,必须先开挖偏压较大的一侧。  相似文献   

3.
白兰高速公路忠和立交D匝道为多跨顶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曲线半径550m,采用满堂就地浇筑施工,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较高,介绍了该匝道桥在施工阶段中施工监的方法,施工监测系统的建立,施工监控的实施步骤,监控内容及监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分析,可为今后类似桥梁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养护施工封道时间方案,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采用高速公路通行费、交通流量、施工成本、施工工期等要素对养护施工封道的时间建立通行费收入和施工时间延迟的最优化数学模型,通过算法求解,计算出封道施工时间的最佳策略,并以甬台温高速公路塘下—瑞安、瑞安—塘下方向养护施工的工程场景为例,演示了养护施工时间优化模型的应用方法。结果显示,施工封道方案优化后,塘下—瑞安、瑞安—塘下的高速通行收益均有增加,并可有效解决涉及收费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的交通组织问题。  相似文献   

5.
吉书忠 《公路》1994,(9):17-20
中梁山隧道是目前国内最长的公路隧道,施工单位坚持采用新奥法,大断面,全机械化施工;由于对施工准备,洞口施工,正洞施工,软弱围岩施工,防治隧渗漏水等方面均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安排,成功地克服了断层,涌水,坍方,高浓度瓦斯等施工难关,使隧道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封闭的深水塘内桥梁施工的方案比选,通过适用、经济、安全等指标的评价,确定进行了填筑土坝施工平台,将水上施工变为陆地施工,加大了可操作性,保证了桥梁下部施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朱祥 《华东公路》2010,(6):19-21
在刚架拱桥的施工中,主拱圈的施工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稳定性。主拱圈有支架的现浇施工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具有预制施工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优点。施工过程中,支架、模板的稳定性是顺利施工和保证质量的关键,必须全程监测。  相似文献   

8.
以深圳布龙公路路基土方机械化施工为例,详细地介绍了路基土方机械化的施工配套、施工管理和施工方法,并就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优质、高效、低耗地完成施工任务,提出了实际而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柏署  杨雄  李雨哲  龚峰  阳军生 《隧道建设》2022,42(3):478-486
针对软弱围岩条件下大跨度多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荷载转换和施工工序复杂,施工风险高等问题,介绍观音岩四连拱隧道设计施工方法,提出“先主后辅”的施工工序,并应用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手段,分析四连拱隧道多洞施工、主辅洞开挖相互扰动下,围岩与结构的反应、现场施工工序的可行性以及支护结构的安全性。结果表明: 1)采用先开挖主洞后开挖辅洞的施工工序是安全可行的; 2)多连拱隧道施工,洞室受到的开挖扰动次数越多,结构受力越复杂,建设过程需重点关注先行洞室受到后行洞室施工扰动带来的安全风险; 3)相邻洞室间的施工扰动影响要远大于不相邻洞室。现场实施效果表明,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稳定、支护结构安全,不等跨双向10车道四连拱隧道设计及施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作者根据多年从事预应力工程的施工经验,在文中针对桥梁工程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方法、施工程序、顺序等从正确选用油表读数、计算伸长量、张拉施工操作、压浆工艺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重申桥梁工程后张预应力设计基本思想和预应力施工技术要点,提示容量出现的问题、部位以及出现问题后所选用的正确处理方法,同时还分析了预应力施工操作的重点环节,纠正一些施工技术人员对于预应力施工的某些错误观念,使他们能正确理解设计意图,以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