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恐怕没有哪个车迷敢拍着胸脯说能对一辆车从一而终的.因为现在的好车实在太多了,且不说日本、欧洲的.单是国内合资的名车就足以令我们垂涎三尺。  相似文献   

2.
《汽车知识》2009,(9):107-107
刚看到这辆车的时候还以为是哪个欧洲巨富三岁女儿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呢。后来才知道是巴西著名的流行艺术家Romero Britto创造出来的车身彩绘,不禁让我又开始感叹了,这年头别看经济不景气,当艺术家还真是挺容易。甭管有没有学历,实在找不到工作了就找一辆车随便画点什么上去,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是不可遏制的大趋势,中国正以越来越快的步伐融入到这种大趋势中。在全球化进程中,有一种声音曾经甚嚣尘上,就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承担有各自的分工,比如一辆汽车,发动机可能产自欧洲,变速箱可能产自日本,而车身和底盘却是中国工厂生产,全球范围内的步调一致,最终使这辆车在美国得以完成组装,然后卖向世界的另一方。  相似文献   

4.
张明 《车时代》2012,(11):34-37
1933年德国的渡尔舍博士设计了一种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波尔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使其成为同类车中之王,”甲壳虫。也成为该车的代名词。到了1940年的第一代甲壳虫,以国民车的身份走进了全世界家庭。  相似文献   

5.
观致31.6T     
大家对于观致3的外观已经不再陌生了,所以对此我便不做过多的描述。这辆车的外观设计具备了大厂风范,很多细节都显示出浓郁的欧洲车,或者说是德系车的味道.对于一辆一开始就打算在欧洲上市的车来说,这也难怪。所以在观致3上,我们可以看到导光管的日间行车灯、光带状的尾灯,  相似文献   

6.
观致31.6T     
大家对于观致3的外观已经不再陌生了,所以对此我便不做过多的描述。这辆车的外观设计具备了大厂风范,很多细节都显示出浓郁的欧洲车,或者说是德系车的味道.对于一辆一开始就打算在欧洲上市的车来说,这也难怪。所以在观致3上,我们可以看到导光管的日间行车灯、光带状的尾灯,  相似文献   

7.
陵龙 《汽车与配件》2012,(42):28-29
此次2012巴黎车展,为了倡导“新能源”这一主题,特别开辟了一个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新馆,专门展示电动轿车和混合动力轿车,其中还包括一个11000平方米的试驾车道(占地面积比2010年上届展会扩大了一倍).并且有50多辆车可以提供给观众试驾,大家可以亲身感受电动车的魅力,与以往和别的车展不同的是,观众不但可以在场馆里试开这些电动汽车,甚至可以开到巴黎大街上去,从而让观众感受到电动汽车和传统汽油车是完全一样的安全和舒适,能给观众带来焕然一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陈浩 《车主之友》2016,(3):126-129
英国人认为一辆中级车性感的表达方式应该是运动,这是来自人类本能的一种吸引,在中级车豪华当道的大形势下,运动则有些离经叛道。但英国人认为,这正是回归了捷豹这个品牌创立之初的本意。如果一家汽车制造厂以一种敏捷的动物名称作为自己的品牌,那说明这个品牌运动的基因早就写在血液中了。英国人在运动这件事上从来不会只做个姿态而已,可以说,这辆车开起来的感觉让对运动叶公好龙之辈退避三舍,尽管上次与这辆车曾在西班牙相见,这次已经是第二次见面了,但这辆车仍然是难以驯服的大猫。  相似文献   

9.
每周要闻     
《汽车与配件》2012,(49):8-13
总编点评罗锦陵《轿车情报》《汽车与配件》"技术与市场"专题"技术与应用"专题"制造技术与材料"专题"产业经济报道"专题"商用车与发动机"专题"新能源汽车"专题汽车市场的未来决定于政府尽管汽车市场处于低增长的态势之中,但那些跨国汽车厂商们仍然把中国作为其高利润的豪华车宣泄之地,以至于宝马还期待着第二个100万辆车在中国诞生。然而从全球来看,市场趋势却完全是"小型车这边独好"的景色。日本和欧洲市场不用去说了,日本小型车市场占有率约为65%以上。而欧洲与之相比也大致相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其车身长度≤4.5m,排量≤1.5L的小型汽车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00年的68%,提高到去年的74%。那么人们一向认为汽车油老虎的消费大国又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场改装车迷的盛宴,全日本改装高手云集于此,目睹有着东瀛战神之称的新一代Skyline GT-R35战车复活。每年一度令日本改装车迷痴狂的NISMO赛车节在富士山脚下的富士赛车场激情上演。这届赛车节的主角则由日本改装节的精神领袖Skyline GT-R35担纲,在富士赛车场上演一出绝伦好戏。数万观众如朝圣般从日本乃至全世界各个角落出发,云集于富士赛车场,参加这次改装盛典。  相似文献   

11.
注重观众的吸引和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东京车展开幕日期是星期天。这并不是巧合,而是主办方有意而为之,其主要目的是方便更多的人有时间来观看车展。另一个“巧合”是东京卡车展开展日期正是东京汽车展开展的第三天,这一安排既表现了主办方与东京汽车展同台竞技的勇气,也不失为吸引观众的一个好办法,很多观众尤其是日本岛外的观众在看完东京汽车展后就“顺便”看了东京卡车展,而一些以东京卡车展为主要目标的观众,也去看了东京汽车展。  相似文献   

12.
宋晓亮 《车时代》2011,(8):226-233
购车条件:与大多数人一样,日系车并不在我的考虑之内;这与我留学欧洲有关。对我来说,这辆车不是工作车,它是家庭车,它不需要拥有太多商务的气质,温馨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有关部门数据统计,2002年底全国民用车辆数字接近2000万辆,而且每年正以20%的速度增长,而2002年底美国有2亿3千万辆车,而每年平均以1400万辆新车的数量进入市场以淘汰老旧的车辆。若以中国的人口数字统计,每10人拥有一辆车为目标(美国为1.1人1辆车,日本为2.5人1辆车),即需1亿3千万辆车。  相似文献   

14.
《时代汽车》2010,(11):93-95
尽管与欧洲卡车驾驶员大赛最高一辆车的奖励相比,"2010斯堪尼亚中国卡车驾驶员大赛"的头号大奖价值并不算高,但首届的斯堪尼亚中国卡车驾驶员大赛还是吸引了为数众多的人员参赛。  相似文献   

15.
王少辛 《时代汽车》2005,(11):90-91
最近从网上看到这样一个画面,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布什同坐在一辆汽车里。这辆车是1955年出厂的“伏尔加”。普京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让布什驾着这辆车在红场兜风。两个大国的总统,驾着又小又太旧的这辆汽车,题目写着:普京和他的爱车。两个人都把一只手伸到车窗外,向人们招手,这让人有些惊诧。为什么这位总统把这辆老掉牙的汽车当作自己的爱车呢,进而思之,这实在是一种精神。“伏尔加”轿车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前苏联生产出来的,是不是它可以表达俄罗斯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呢;布什是为纪念这个日子而来到莫斯科的,同他一起乘坐一下这辆车岂不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6.
境界之上     
传统的GT精神和奢华气质结合在一辆敞篷轿跑车上,这便是新一代的宾利欧陆GTC。要知道光是今年1—9月,宾利在中国卖了1000辆车,比去年增长了67%,当然这其中大部分是豪华房车。所以,这一代GTC被宾利赋予的使命就是试探那些欧洲之外的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宾利要做一款世界上最好的敞篷车,GTC具备这个实力。  相似文献   

17.
Euan Sey  张萌 《汽车生活》2011,(12):170-170
随着二战后日本工业逐步崛起,一些工厂的生产效率渐渐提高,甚至超过了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许多日本公司开始尝试进入汽车生产行业,广岛的Toyo Cork Kogyo Co.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在二战爆发之前,该公司已成功研制出第一辆车——名为Mazda-go的开放式三轮卡车,所以这家公司从战前生产软木替代品,到战争期间生产武器,最终自然转型为汽车生产厂。  相似文献   

18.
Kane 《车时代》2010,(8):208-211
这是我第一次用这样的题目,以往的HAMANN没有让我失望过,哪怕是那个玩票之作的菲亚特500。但这一次,HAMANN伤害了我,这辆车失去的不仅是5系GT的精髓,更是HAMANN的精髓。  相似文献   

19.
Hilton 《车时代》2010,(5):172-179
如果一辆车没有方向盘,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但Rinspeed却真的这么做了,而且这辆车还很安全、很环保。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汽车实物是存放于颐和园中当年慈禧太后的座车,至今已100多年了。这辆车给人留下很多谜惑:这辆车的生产者为谁?哪一国厂商?何时来中国的?是否中国出现的第一辆汽车?在什么情况下来到中国?如何到了皇宫大内之中? 生产厂家 该车生产厂家的可靠证明是在其脚踏板上有杜里埃字样,可以认为系美国杜里埃厂之产品。1893年,美国的杜里埃兄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