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简要回顾目前关于人工智能基本问题争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关于人工智能定义的新观点,并从人类意识的发展过程与认识论角度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作出了统一的解释。然后,以人类思维过程的分层结构模型为研究的出发点,探讨模拟了人类思维的合理结构,并建立了一种分层-协调结构模型的初步框架。本项研究对建立新型人工智能系统(如专家系统)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观具有世界观意义,它提供了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全新视野。只有立足于实践的观点,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历史观和思维观及其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3.
荀子的天人观是人类中心论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学意义上的各种形式的人类中心主义有两个共同点,一是自觉不自觉地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往往忽视人类维护自然的义务;二是否认将人类伦理道德扩展到自然界的必要性。而荀子常自觉地将“天”(自然)人合一,并要求人们在“制(顺)天命而用之”的同时,应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他主张把人类伦理关怀视野从人际之间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礼”事于天地。从二之间的区别得出结论:荀子的天人观与人类中心论无涉。  相似文献   

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全球治理体系包含跨越议题的规范性原则、各议题领域的国际制度、非正式对话机制三个层级。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新型全球治理体系为制度支撑。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包含作为规范性原则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融合共生理性的国际制度、基于多边主义的非正式对话机制三个层级。中国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多种路径参与国际制度改革,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实践平台形成引领效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长期工程,中国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持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5.
本刊曾于2005年第五、六期介绍了“人类通往宇宙的‘天梯’——运载火箭”。自本期起,继续介绍“人类挂上天宇的‘明灯’——人造卫星”、“人类认识星球的‘天体’——太空探测器”、“人类往返天庭的‘渡船’——载人航天器”,年内结束,请读注意阅看。[编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人类视觉系统(HVS)的亮度特性、频域特性、图像类型特性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人类视觉系统数字水印算法,将秘密信息嵌入到小波变换不同的方位系数中.实现了水印信号在图像信息中的嵌入与提取,达到隐藏秘密信息的目的.实践证明该算法能提高水印的不可见性,同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人类视觉系统(HVS)的亮度特性、频域特性、图像类型特性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人类视觉系统数字水印算法,将秘密信息嵌入到小波变换不同的方位系数中.实现了水印信号在图像信息中的嵌入与提取,达到隐藏秘密信息的目的.实践证明该算法能提高水印的不可见性,同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第四世界     
第四世界作为本提出的新概念,主要指谓:继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之后,20世纪,借助电脑网络、电子通讯、虚拟技术及人类丰富的想像力将光、电、色、能、数字与信息集于一体,将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化、日常生活缩合为一,构建的一个美妙神奇的新天地。它是对塞博空间、虚拟现实、网络世界和信息社会等“新实体”的综合。它反映了自然和人进化的合力。它将宇宙推到一个新层次,展现了新世界的特征、趋势和价值。它代表着人类认知的组成规律,凸现出人类能动的构建能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了多个处理对外关系和国际事务的新理念和新政策,理解这些理念和政策对读懂中国对自身身份和地位的认知,以及阐明中国高速发展的国际政治内涵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身份、视野以及价值等几个维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了分析,并揭示了西方对中国成长的看法存在着误读和偏见。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表明:中国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不但如此,中国还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时,中国也看到了全球性问题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因此用全球性的视野提出了解决方案;此外,中国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批判和超越,中国要打破“国强必霸”的逻辑,实现和平发展,实现和其他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国承诺。  相似文献   

10.
大学作为一种人类历史进程中出现的特殊文化组织,对人类文明进程的缩短居功至伟。大学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拉近与社会主体普通人群之间距离的,从真理的精神圣坛走下来,融入到了世俗的喧扰,从少数精英的“文化沙龙”逐渐变成了大众的“知识驿站”。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功能是装配体及其零部件的生命所在的观点,提出了一种包含功能信息的产品装配信息模型,并对这种模型的概念,实现技术,数据结构及应用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讨论了基于功能信息的产品装配模型在应用中需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创造精神是人类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是国家兴衰之根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为祖国,为“四化”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又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天职。本文就高校成人物理教学与学生智能培养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介绍AIS运行机理,分析AIS信息组成特点,提出基于AIS信息进行避碰行动自动决策的观点,并分别阐述了自动决策各模块功能及其可行性.AIS信息包含几乎所有避碰必要信息,利用该信息进行避碰决策,具有很高可信度和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如生产信息、商品信息、文化体育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活动信息等等。人类就生活在这些信息场中,并从中摄取所需的信息作为制定和调整自己行动和生活的依据。同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信息场。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用于数据挖掘的6种类型领域知识.据此,提出了索引知识加领域知识的2级知识组织方法,前者相当于知识目录,根据知识特征要素对后者编号.领域知识库包括规则、函数、层次知识和基本信息4个子库.讨论了多种类型领域知识的语法校验内容,指出领域规则的矛盾性具有结论矛盾、可信度矛盾和包含矛盾3种表现形式,冗余性具有等价冗余、包含冗余、条件冗余3种表现形式,并给出了校验算法.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开发了支持数据挖掘的知识库系统KB4DM.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过程,分析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内涵,并从人类活动新的逻辑起点、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依据的时代价值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技术进步与人类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提升,解放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弥合了人的身体与精神、肉体和心灵、生和死,以及自然和技术之间的长期对立与分离,目前又通过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遗传工程、电子人技术、赛博空间和虚拟技术促动人类自身由纯粹的自然人、肉体人向机器一自然人、电子一自然人的进化,使人类进入一个新的“后达尔文的进化阶段”或“后人类”阶段。  相似文献   

18.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形势下富有中国智慧的全球治理“中国方案”,主流媒体如何对其有效呈现和传递,推进世界民众理解和接受,面临实践的困境。学界相关研究侧重于“政治传播即说服”的研究路径,较多局限于国际传播领域,研究方法主要是人工操作的归纳或分类。本文延续政治传播的主流研究路径,采用批判性话语分析,并借用奥兰·扬基于机制诊断学提出的治理理论,结合无监督机器学习模型,以中国日报网的相关报道为分析蓝本,考察国内主流媒体在国内和国际两个环境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道如何呈现和传达这一理念,分析其现状与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未来相关新闻报道可以按照“将理论阐释转化为叙事性和情感性呼吁”“加强对其他支持者的主体形象塑造”“对政策进行多维度伞式呈现”的三条路径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19.
钱学森大成智慧学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学森晚年提出的“大成智慧学”概念,总结了他一生的道德、学问和事业,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本文主要从哲学的角度谈了作者学习大成智慧学的体会.本文谈了三个问题:(一)大成智慧学的含义.作者根据钱学森的一些论断指出大成智慧学应是关于他所独创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系统理论.(二)大成智慧学的历史渊源.作者从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中挖掘了关于全部知识是一个系统的观念,指出这个观念与大成智慧学的联系.(三)大成智慧学的理论内容.作者主要分析了蕴含在构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理论前提,同时又指出大成智慧不仅包含理论观点,而且包含应用技术或方法,是智慧,不仅是知识.作者最后指出,对大成智慧学还有若干问题应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积极构建的一种全球命运理念,它包含众多维度方向,其中重要的一个维度是生态维度。在国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维度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国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维度指明了全球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向。垃圾分类是生态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解决工业革命的遗留问题。我国的垃圾分类历经30年发展历程,从自愿阶段走向现在的强制阶段,生态城市、美丽乡村、节约校园的垃圾分类要根据实情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积极推动垃圾分类运动可使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发展,使全球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够为人类提供更为美好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