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邓夕贵 《水运工程》2006,(12):92-97
通过对巴基斯坦OP-II码头工程柔性靠船桩的施工实践,阐述在施工设备缺乏的情况下进行大直径钻孔和吊装靠船桩的施工方案比选,以及综合考虑施工情况探讨靠船桩的设计新思路,并在不影响靠船桩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对柔性靠船桩原设计作出适当变更,供柔性靠船桩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于柔性靠船桩与码头之间是否需要设置护舷,前沿有护舷的柔性靠船桩计算方法等问题仍需要进行研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两侧均有护舷的钢管靠船桩进行分析,认为靠船桩宜采用p-y曲线法,内侧护舷按非线性弹簧进行分析计算,并结合工程实例对靠船桩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内侧护舷的设置有助于降低靠船桩内力;钢管桩采用高强度钢材,采取局部加强能显著提高靠船桩性能。  相似文献   

3.
靠船簇桩是经济、有效的靠船结构.通过对靠船簇桩的试验、分析和设备调试,建立了一套靠船簇桩受力的自动测试监控系统,通过靠泊试验,了解簇桩的受力特性,保证靠泊安全。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桩作为码头靠船桩的可能性,并提出预应力混凝土靠船桩的吸能量和作用于靠船桩上的撞击力等力不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计算船舶撞击力时同时考虑靠船桩和橡胶护舷的吸能效果。本文分析靠船桩和橡胶护舷在各阶段各自分担的撞击能量,据此进行橡胶护舷选型和撞击力计算,使靠船桩撞击力的计算更接近工程实际,靠船桩结构设计更合理。  相似文献   

6.
以金润码头为例,介绍码头平台前沿设置的柔性靠船桩簇设计形式,并对柔性靠船桩簇的靠船吸收能量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合理的柔性靠船桩簇的结构形式及相应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长江中下游高桩梁板码头靠船构件为例,简述八十年代以来,大水位差的内河港口码头由钢立柱靠船构件到钢钢靠船桩靠船结构,直至目前采用的浮式靠船设施的发展历程,及各靠船设施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靠船桩与叉桩间加入环形液压装置,并将叉桩与主体结构部分分离,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浮式靠船系统。结合数值仿真模拟在船舶荷载撞击的情况下对靠船桩、叉桩进行了承载能力分析。与现有高桩码头及浮式靠船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使用方便、保护码头主体不受撞击、减缓码头承载能力下降速率等优点。从使用安全和航运经济考虑,该新型靠船系统结构更优、使用更加安全、能提高码头装卸效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建立柔性靠船桩簇在受船舶撞击力时的受力模型,并结合《港口工程桩基规范》中采用m法计算桩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的结论进行分析计算。解决了橡胶护舷和柔性靠船桩的能量及位移分配问题,为柔性靠船桩簇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柔性靠船桩是一种基本的靠船水工建筑物,利用柔性靠船桩的变形和护舷的变形来独自承担船舶的撞击能量,因此,后方码头和工作平台只承受垂直荷载,结构可以简化,减少工程投资。本文通过对某煤灰渣出运码头工程采用的结构进行分析和论述,为中小型柔性靠船桩码头结构设计和施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靠船桩的工作性状,以工程中常用的弹性地基梁法计算靠船桩的内力和桩顶位移,并与其他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项雯  鲁子爱  翟秋  陈智 《水道港口》2013,(2):169-173
柔性靠船桩高桩码头是由靠船桩、护舷和桩台组成的一个结构系统。针对柔性靠船桩高桩码头桩台承受撞击力的情况,通过分析桩、护舷及桩台的受力及变形,利用桩顶处力的平衡条件和位移协调条件进行数学公式推演,导出了该系统横向变形的计算表达式,给出了表达式中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并阐述了该表达式的迭代解法步骤。研究成果可为相关结构的设计及规范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选取广州港某扩建码头中使用的柔性靠船桩作为工程实例,采用P-Y曲线法,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柔性靠船桩进行受力分析;同时土体采用Mohr-Coulomb模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建立实体土单元与柔性靠船桩相互作用模型进行桩的受力复核,并将二者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较为合理的设计成果,为港工设计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某综合码头为例,结合大水位差高桩梁板码头系靠船结构及前排桩基的选型,对其系靠船结构和前排桩基进行优化,提出了混凝土系靠船结构+PHC桩的新型高桩梁板码头结构形式,从结构受力、耐久性及经济性等方面与传统钢系靠船结构+钢管桩结构形式对比。结果表明:该新型码头结构受力明确、耐久性好,不仅降低了工程造价和使用期的维护费用,还有效地解决了钢结构易锈蚀等问题,为以后类似大水位差高桩梁板码头结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客运码头、老旧码头改造等工程项目广泛利用柔性靠船桩簇来解决其靠船问题,而规范规定将船舶撞击力沿法向作用于柔性靠船桩簇的计算方式却不能满足该结构桩身的最大位移要求。探讨在多角度船舶撞击力作用下柔性桩簇结构中桩身的内力与变形性状,建议在设计过程中,在70°~80°的船舶撞击角度范围内计算结构中桩的最大位移及内力以满足该结构的使用要求,为该结构的设计计算、安全使用及可靠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骆俊彬  陈章楷 《港工技术》2020,(1):25-28,112
该粮食码头改扩建项目,原码头结构为装卸平台和靠船墩分离式高桩结构,增大设计船型后,原分离式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能满足要求。改造设计中,对装卸平台-靠船墩整体连接方案、靠船墩加桩方案进行对比探讨,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分析,从结构稳定安全,控制造价成本和施工便利等方面进行比选,并推荐装卸平台-靠船墩整体方案,可供类似散货码头项目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位移协调、力的平衡和能量守恒原理,通过在水平桩NL法计算中引入桩侧土抗力群桩折减系数,采用Lagrange插值多项式拟合护舷厂家的反力、吸能与变形的关系曲线,对柔性靠船桩簇中钢桩和护舷间水平力、能量分配进行计算分析;并将之应用在某码头的靠船桩簇设计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三堡二线船闸下游既有靠船墙加固为例,提出了对于粉土地质条件下既有靠船墙下部及前沿淘刷、液化严重情况的加固技术,主要包括水上钢板桩二次沉桩止土抗冲技术、墙底灌填砂浆及高压旋喷桩托换技术、骑缝止漏结构技术及双道围堰内限制性降水技术等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液化软弱粉土地质条件下的靠船墙加固问题,可为类似工程的加固及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定机移船码头结构由装卸平台、移船平台和设置于平台前沿的靠船桩组成。其中靠船桩在靠泊过程中承受船舶撞击力并将其传递给后方橡胶护舷和码头平台,结构受力形式复杂,为码头设计的关键,现有规范和手册没有相应的计算方法。针对该问题,着重论述了靠船桩的设计特点;通过把护舷压缩过程简化为理想弹塑性变形、将靠泊过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分析其受力状态;并利用能量守恒的原理,建立了系统受力、位移和吸能的方程组;总结了一套简化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加以检验。  相似文献   

20.
分析长江上游码头传统系靠泊结构的不足,结合重庆纳溪沟码头工程,提出了靠船排墩的系靠泊结构形式.分析表明,采用靠船排墩增大了排架间距,从而减少水下工作量,能较好地解决因三峡成库后库区水位抬高导致建设时可作业天数减少的问题,改变了传统码头“小桩密排”的现象,随着排架跨度的增大和桩数量的减少,较好地解决了码头附近河流淤积问题.对靠船排墩进行有限元分析表明:靠船排墩结构设置合理,减少了其它排架的分配荷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