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徐浩 《驾驶园》2014,(1):78-79
<正>超速、酒驾、随意并线等既是交通陋习,更是交通违法行为,看似不起眼,却极易引发惨痛的道路交通事故。2013年12月1日,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了一批因超速、酒驾、随意并线等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致命"杀手"是超速案例一:甘肃省庆阳市宁县"2·1"重大道路交通事故2013年1月31日21时,河北衡水运输集团驾驶员冯某驾驶旅游大客车,实载54人(其中7名儿童,核载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遏制辖区客运车辆事故多发态势,加大对客运车辆超速,超员、不按车道行驶、违法停车上下客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防群死群伤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近日.福建漳州高速交警支队认真研究分析当前客运车辆引发交通事故主要原因.强化部署客运车辆重点管理,并组建机动小组,专门开展客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安全》2007,(4):14-19
机动车超速行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一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为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设置限速标志,同时增设了道路超速监测系统,从严查处超速交通违法行为。然而,不少驾驶员对部分路段的限速值提出质疑,认为有些道路宽阔、车流量少,但是很多限速标志过多、明显偏低,司机很容易出现超速违法。有的路段则没有限速标志的设置,车辆无法控制超速的限制值,在这种情况下,超速现象屡见不鲜。如何科学、合理设置限速标志,现在已成为大家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2月2日,是我国第四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是:"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危险驾驶行为时有发生,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在全国影响较大的交通事故中,几乎都能找到危险驾驶的影子。河北省前三季度交通违法数据显示,超速、超载、酒驾、闯红灯等危险驾驶行为占所有交通违法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安全》2012,(2):8-8
公安部近日表示,将对危险驾驶、违法载送、酒驾、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等行为进行整治,要求各地依法从严处罚,并将修改《机动车驾驶证和使用规范》,进一步提高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  相似文献   

6.
邹伟 《汽车与安全》2013,(11):46-46
马路是城市的颜面,陋习是文明的疮疤。中国正在进入汽车社会,但国人的交通文明意识尚未同步,超速、酒驾、闯红灯等交通陋习比较普遍,不仅给道路交通添堵,更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在此背景下,即将到来的第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将主题定为“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并线是最经常的操作。如何安全、规范、科学地并线,很多驾驶员并不十分清楚。而并线动作的不科学、不规范,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两车的刮蹭大多是在并线时发生的。要想弄清楚究竟怎样并线才是比较安全的,必须首先了解车辆盲区。由于后视镜设计角  相似文献   

8.
《驾驶园》2015,(1):62-65
<正>2014年12月2日是第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抵制七类违法安全文明出行"。这七类违法分别是超速、超载、酒驾、毒驾、闯红灯、占用应急车道、不礼让斑马线。超速交通违法在查处的交通违法中,20%以上是超速交通违法。"十次事故九次快"、"一次超速有十害",超速行驶危害多:一是易发追尾。数据显示:在干燥水平路面上,时速为80公里时,制动距  相似文献   

9.
《驾驶园》2014,(11):52-52
<正>根据2009年至2013年统计,在加拿大卑诗省分心驾驶成为导致交通事故并致死率第二高的原因,平均每年造成88人死亡,低於超速致死的105人,高于酒驾86人。省府、卑诗汽车保险局(ICBC)和警方因此持续通过修法、教育和执法等多种措施,希望减少分心驾驶的行为,降低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0.
客运车辆超员、超速是重特大交通事故严重隐患。近年来,因客运车辆超员、超速引发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特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客车超员后,为躲避交警检查,必然有部分乘客只能蹲挤在车厢内,在车辆行进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刘传海 《驾驶园》2009,(4):96-96
为有效治理机动车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预防和竭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创造安全畅通、高效快捷的交通环境,将有限的警力用在“刀刃”上.近日.一种可移动便携公路.并于2月26日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我国实行机动车交强险费率与道路交通事故以及酒驾违法行为挂钩机制,但与酒驾以外的其他影响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却并未挂钩。那么实行交强险费率与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双挂钩"机制是否有其必要性?国外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多年来,通过总结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及事故损害程度的原因,追踪调查发生事故的机动车、机动车驾驶人违法信息,发现每起交通事故背后都不少于一个违法行为,每起重大交通事故背后  相似文献   

13.
<正>春节期间,市民交通出行集中,亲友聚会增多,为有效遏制节日期间酒驾、毒驾导致的交通事故,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交警在高速公路、国省道、城市主干道路,特别是城市及农村的酒店、娱乐场所周边道路,严查酒驾、醉酒、毒驾,客车超员等严重交通违法。案例同一辆车发生两起交通事故2019年1月1日晚9点12分,安吉交警接到报警称发生一起小轿车与货车相撞的事故,小轿车驾驶员祖某受伤了。执勤交警迅速赶往事故  相似文献   

14.
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悉,针对8月以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势头,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结合夏季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特点,依法严厉查处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三超一疲劳"等野蛮驾驶行为,确保夏季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相似文献   

15.
洪治平 《汽车知识》2012,(7):102-103
疲劳驾驶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也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统计显示,因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60%是睡眠不足3.5小时引起的。有研究表明:"疲驾"危害堪比"醉驾",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是清醒状态下的两倍。少睡4小时等于喝6罐啤酒。可见"疲驾"是十足的危险驾驶。因此,最近有识之士呼吁将"疲劳驾驶"等同"酒驾"纳入危险驾驶罪,认为进一步扩大危险驾驶罪的规范对象,促其实至名归已是客观需要。大众首创的FDS疲劳识别系统无疑对减少疲劳驾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希望酒后驾驶识别系统能尽早日普及推广,以便进一步减少酒驾肇事和醉驾肇事。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群众交通出行锐减,交通事故大幅下降。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交通运输秩序、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交通流量快速回升,交通事故出现反弹,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无证驾驶、超速超员超载等违法引发的事故多发。针对这一情况,4月16日,公安部召开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部署会议,对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特别是"减量控大"(减少事故死亡总量、防控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大力实施"六大提升工程"。  相似文献   

17.
<正>编者按世界杯期间,公安部交管局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持续组织开展集中整治酒驾行动,严查酒驾、醉驾以及疲劳驾驶等违法犯罪行为。在世界杯决赛前,先后开展三次全国性集中整治活动,共查处酒驾3万起,醉驾6700余起。与往年同期相比,全国因酒驾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7.6%和33.8%。针对酒驾这一长期困扰道路交通安全的问题,本期专题从酒驾和醉驾的区别及处罚标准、产生酒驾现象的原因、醉酒驾车典型案例的分析、酒后驾车的六大不安全因素、酒后驾驶人管理对策、如何有效治理酒后驾车违法行为、国外如何处理酒驾等方面,阐述了饮酒对驾驶员驾车的影响及危害,论述了治理酒后驾车的法律依据、方法和措施,以供广大交通管理者和参与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安全》2013,(3):34-36
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全国各地加大对酒驾的查处力度,"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但在一些农村地区,很多人对酒驾的危害认识不足,加之受警力限制,农村地区查处酒驾的力度不够,农村道路酒驾现象依然突出,并不时引发恶性交通事故。农村道路成酒驾整治薄弱环节"警察查得严",这是城里开车人拒酒的常用语;"没人查",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12月2日是第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根据主题活动统一部署,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在12月2日开展统一行动,集中查处超速、超载、酒驾、毒驾、闯红灯、占用应急车道、不礼让斑马线等七类突出违法行为。据公安部交管局负责人介绍,从近年查处情况看,这七类违法行为占所有交通违法行为总量近四分之一,超速排在首位,是"马路第一杀手";超载、占用应急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安全》2016,(5):84-86
醉驾入刑五年来,有效地遏制了酒后驾驶违法行为,因"酒"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件数量有较大幅度减少,涉酒的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与交警部门严查、严管、严罚密不可分。而且,五年来酒驾群体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入刑"前,各年龄层和各种职业的都有,其中也不乏出租车司机这样的专业司机;"入刑"后,专业驾驶员酒驾大为减少。交通频道那部分值此酒驾入刑五周年之际,本文采访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