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SAC混合料设计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SAC级配设计系统开发。软件基于MSFlexgrid控件实现了对设计参数的计算、显示和输入、输出.设计时可根据计算结果实时调整控制参数,较好实现了人机交互功能。该系统使用方便,使SAC级配设计、检验过程一体化,对SAC级配设计与检验的简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沙庆林 《公路》2005,(5):106-116
详细介绍了用VCAACc方法对沥青混凝土试件进行矿料级配检验、调整以及最终取得符合要求的矿料级配的原理和方法。文中用几个实例详细介绍了矿料级配检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对比检验表明.对同一种原材料和相同的矿料级配,用VCADRF方法和VCAAC方法检验的结果并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VCADRF方法所用的粗集料干捣实孔隙率常小于VCAAC方法中对用马歇尔试验两面各击实75次的试件进行分解计算得到的粗集料的孔隙率。此外,VCAAC方法考虑了集料吸收沥青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超薄层沥青混凝土SAC-10矿料级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针对超薄层沥青混凝土SAC-10,拟定了6条级配曲线,分别采用美国工程兵旋转击实仪(GTM)与标准马歇尔击实进行比较试验,测试试件的力学指标与体积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及分析表明:中断级配SAC-10是半开式粗集料断级配,这种半开式级配(含大于4.75mm颗粒占70%或65%)的特点是油石比的取值范围在4.0%~6.0%,沥青混合料的GTM试验中的GSI和GSF两个指标都符合规定,它的高温抗永久形变能力明显高于完全断级配,可用于超薄罩面层。  相似文献   

4.
索智  查伟  聂磊  戚凯林 《公路》2022,(4):35-40
采用贝雷法和Fuller公式分段方法设计超大粒径级配碎石,依托郑登快速路试验段工程,应用于旨在增强超大粒径级配碎石基层整体性和均匀性的施工工艺中,并采用Pavement Quality Indicator(PQI)重点关注了试验路段的均匀性。结果表明:第一,超大粒径级配碎石经过级配检验,证明其构成了紧密骨架密实结构,力学指标相比于骨架型级配碎石和连续型级配碎石均有较大提高;第二,通过试验路弯沉测试、雷达扫描和压实度检测,发现其作为沥青路面基层,具有强度高、连续性好、密实均匀的优点。因此,超大粒径级配碎石的应用研究对于防止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公路长寿命服役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永丽  程培峰 《中外公路》2007,27(6):146-148
贝雷法提出了3个参数CA、FAC和FAF,为混合料级配检验提供了一个有效办法,并且可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芯样级配的评价。该文对贝雷法应用于我国AC级配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对参数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基于规范推荐的级配范围,提出了适用于AC级配的合理参数值范围。  相似文献   

6.
VCADRF和VCAAC矿料级配设计、检验方法是沙庆林院士针对目前矿料级配设计方法中不能依据岩石性质进行设计、检验、调整以事先控制矿料级配性能而提出的一种矿料级配设计、检验方法.文中对选定的SAC20级配利用该方法进行了检验、调整,说明该方法简便、灵活,且调整后的级配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及抗水渗透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多级嵌挤密实级配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以逐级填充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为设计依据,以贝雷法为设计和检验标准,提出了由集料主、次骨架结构形成的多级嵌挤密实级配(MDBG)的设计体系,包括粗集料级配设计、细集料级配设计、合成级配设计及贝雷法对设计级配的检验。在贝雷法级配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将混合料中0.075 mm筛孔通过率也作为检验指标,从而使贝雷法的控制指标更趋于完善;同时给出了适合于16型多级嵌挤密实级配(MDBG-16)的相应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粉皎比和集料级配对开级配沥青混凝土(OGFC)力学性能和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限级配的力学性能随着粉胶比增大而增强,中值和下限级配的力学性能随着粉胶比增大先增强后减弱:在粉胶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中值级配和下限级配沥青混合料形成骨架-空隙结构,上限级配的混合料形成骨架-密实结构。从兼顾力学性能和透水功能的角度出发,粉胶比1:1的中值级配和粉胶比0.8:1的下限级配的OGFC为级配与粉胶比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9.
论Superpave组成配比的特色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52  
以贝雷法集料级配设计理论检验了Superpave集料组成建议值,证明基本相符,可以达到多级嵌挤密实型级配要求,因而是既抗车辙又防渗水的合理组成。以表面比理论检验了Su—perpave设计法中有效沥青体积Vbe公式,证明当集料级配在建议值中值附近摆动时是合理的,在室内目标配合比设计是可用的。如集料级配变化较大,则计算结果只能作为参考值,还得作沥青混合料的旋转压实或马氏压实试验选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沥青面层的抗裂性能,根据抗裂型级配的特点初步拟定了一组级配,以抗裂性能作为筛选级配的依据,再通过高温性能、低温性能与水温性能进一步优选。结果表明:抗裂型级配在SCB试验下的断裂能优于AC-13中,不同失效概率下的抗裂型级配的等效疲劳寿命至少可提升22%;抗裂型级配的高温性能试验结果趋势一致,动稳定度均低于AC-13中,但抗剪强度部分优于AC-13中;随着抗裂型级配细料含量与油石比的增加,表现出低温性能与水稳性能均优于AC-13中。通过抗裂性能与路用性能的优选,确定了抗裂型面层级配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级配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曹建新 《公路》2004,(2):107-110
采用紧密嵌挤骨架-密实原则.对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进行系统的室内试验研究.并且在规范范围内设计了5种走向的级配类型.进行重型击实及振动碾压试验。可用以指导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并且有效地克服级配碎石基层永久变形大和弹性模量偏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12.
贝雷法在SMA-16型集料级配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贝雷法级配设计理论为基础,将0.075mm筛孔作为最小控制筛孔,提出了适合SMA-16型级配的检验指标范围和理论依据,并对调整前后的SMA-16型级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表明:将0.075mm筛孔作为最小控制筛孔,以FAP检验0.075mm筛孔的通过率,提出了满足CA比和FA比检验的合理指标范围,完善了贝雷法对设计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的检验,为SMA的设计和检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和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关于AC-25C型级配范围的要求,对南方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面层AC-25C型级配设计进行优化,从与规范级配设计对比、骨架密实结构级配设计、级配检验及矿料筛孔建议等方面对AC-25C进行理论分析及实践检验,提出了更适合于该工程应用的级配范围与级配中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选取3种不同的同步碎石级配,在沥青混凝土板上撒铺同步碎石,然后再加铺沥青混凝土得到3块不同的双层板。钻取芯样测得层间抗剪强度与抗拉强度,发现含有一定比例粗集料与细集料的级配3具有最大的抗剪强度与较大的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比采用单粒径的级配1与级配2分别高了9.9%和4.1%;抗拉强度比级配1低,但比级配2高了7.4%。通过层间抗剪强度与抗拉强度来评价同步碎石所用的级配,并分析得出同步碎石联结层强度的影响因素,发现采用含有一定比例粗细集料的级配具有较好的效果,在同步碎石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级配理论的发展规律,选取AK-16、AC-16、GAC-16、SMA-16及novachip B型五种级配,将采用k法、变k法计算的级配分别与五种级配范围、级配中值进行对比,分析级配发展过程的共性和特性。分析表明:k法计算的级配与AC-16对应较好,变k法计算的级配可与余下四种级配对应;k值可以反映级配的嵌挤和密实状态,AC-16级配设计以密实为主,其余四种为嵌挤密实级配。在嵌挤的基础上,融合了填充理念,其粗集料嵌挤状态排序为Novachip B型SMA-16AK-16GAC-16。为了获得嵌挤密实型16的级配,采用变k法设计或检验时,4.75mm以上k值应小于0.55,4.75mm以下k值应大于0.8为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石黄高速公路辛沧段沥青砼矿料级配组成进行了剖析,对如何调整沥青砼矿料级配及沥青砼配合比从理论上做了详细阐述,并经过石黄高速公路通车后一年多时间的检验,证明该配合比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均匀试验是目前用于材料配方设计最流行方法之一。该研究将均匀试验用于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将均匀试验与体积设计相结合得到的级配可以实现级配骨架密实。通过5种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的级配其高温稳定性、抗水害性以及低温抗裂性均要优于Superpave级配,通过禁区下方的级配高温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旋转压实试验和筛分试验.探讨压实功对混合料级配的影响。结果指出.随着压实功的增加,级配整体变细。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混合料级配控制迄今没有可遵循的准则,研究了混合料级配控制方法。研究指出一种混合料应控制其公称最大粒径对应的筛孔,以及小于它,从2.36 mm起按2倍递增的各筛孔,即下面层用5种,上、中面层用4种合格集料。提出了集料规格选用规则;利用合格集料筛分资料设计了8种常用混合料,将设计级配同要求值比较,检验了混合料级配控制方法。使用合格集料并利用级配控制技术使设计混合料级配与要求值一致,能够大幅度减少路面离析,减少维修费用,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在选定的RAP料级配范围内选取3种不同级配的RAP料作为基准料来模拟旧料级配的变异性,并且采用分形理论以及变异累积系数来评价采用不同类型的基准料合成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变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RAP料级配的变异性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均匀性具有不利影响,并且随着RAP掺量的增加,这种不均匀离析现象更加明显;工程上应尽量减小RAP料级配的变异性,同时采用RAP料级配范围中值后能够降低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变异性;分形维数D是评价离析类型的相对指标,能够有效表征再生混合料的级配变异特征;变异累积系数S是评价级配离析程度的绝对指标,能够有效表征再生混合料级配的变异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