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韩伟锋  李凤远  王助锋 《隧道建设》2012,32(2):142-145,149
为满足设计人员快速完成盾构刀盘设计,采用CATIA三维建模软件和Visual Basic进行盾构刀盘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参照此方法可以完成盾构刀盘参数化建模系统的开发。通过建模系统,根据盾构施工的边界参数、材料参数和刀盘关键参数可快速生成盾构刀盘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刀盘的设计时间,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2.
孟秀成 《时代汽车》2023,(10):110-112
剖析客车转向系统及其设计方法,使用现代科学计算优势运用解析法进行转向系统分析,运用数学建模,图解验证,对转向系统的跳动干涉进行解析设计,为转向系统的研发设计提供运算参考,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3.
戈普塔  张筱筱  李强 《公路》2021,66(12):239-245
在研究众多公路工程BIM实施方案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BIM建模至交付过程中存在设计协同、各专业间数据逻辑关联、成果质量、统一交付等多个难点,及这些难点导致的BIM建模不规范、过程不协同、交付不一致等技术问题;总结传统公路工程BIM交付中成果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公路工程BIM工作空间模式管理BIM交付的新概念;以机荷高速公路立体改扩建项目为依托,制定基于工作空间的BIM协同设计流程,建立项目级协同设计环境;实现了统一标准、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数据管理;规范了BIM设计协同工作模式,为全生命周期BIM应用、智慧交通应用等提供了完整的数据支撑,同时也为同类工程BIM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柴油机结构设计及数字化协同流程设计需求的基础上,以三维模型为数字化研究对象,提出了以骨架设计为核心,总体发布设计条件和集成系统设计信息过程的柴油机协同设计流程,并以某柴油机设计为应用背景,进行了数字化结构建模流程设计技术的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UG强大的曲面建模功能构建汽车车身曲面,并对建模过程进行详细介绍,体现出该建模方法的先进性.此建模方法为缩短车身设计周期、减少车身设计积累误差、降低开发成本等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CATIA凭借其优秀的曲面造型能力,广泛应用于市政行业,但其本身并不具备地质建模能力,相关应用也相对较少.现针对地质数据传递困难、地层建立过程复杂等问题,基于CATIA进行地质BIM模型建模方法研究.采用DACE工具箱的克里金模型拟合地质界面数据,结合CATIA软件优秀的曲面造型能力建立地形实体和地质界面,最终提供一种适用性高的地质BIM模型创建方法.结合3DE平台和CATIA的协同设计功能,保证了地质数据的有效传递,增强勘察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工作协同,较好地解决了岩土相关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化油器部件,如本体、柱塞、浮子室等,外部特征较为复杂且多为不规则形状,如果采用“常规实体”建模方法,有时就显得过于复杂,甚至无法创建特征;但如果采用Pro/E提供的“非常规实体”建模方法,就非常简单,而且思路巧妙,非常值得业界设计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车路协同系统的功能进行有效测试,提高测试效果,对测试序列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车路协同系统进行功能需求分析,构建包含多交叉路口、多路段、多车的车路协同系统典型应用仿真场景,并对典型场景利用故障树分析的方法进行功能特征分析,建立基于系统功能特征的系统测试用例,研究车路协同的功能特征,生成的测试用例进行带端口标记的时间输入/输出自动机建模,并用建模工具UPPAAL完成建模实现,利用UPPAAL建模工具的测试序列生成模块,完成基于带端口标记的时间输入/输出自动机的测试序列的自动生成,得到针对车路协同系统仿真测试的测试序列。着重设计运用萤火虫算法和免疫算法对已经生成的测试序列进行优化,并且从序列覆盖度、冗余度、快速性方面对测试效果做出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当示例场景状态数较多时,优化算法能保证测试序列的覆盖度为100%,且能降低测试冗余82%,缩短测试时间约为10s;基于萤火虫-免疫算法的测试序列优化方法在测试冗余的降低上卓有成效,且优化算法较时间自动机而言能够更快更有效地降低测试冗余,优化算法的测试效果明显优于时间自动机生成的原始序列;通过对测试冗余的降低实现测试效率的提高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研究了运用CATIA中软管设计模块及钢管设计方法,对整车制动系统管路的布置、走向、固定及捆扎进行正向设计。此次建模便于设计人员、工艺人员及装配人员明确制动管路的技术及装配要求,消除管路干涉,打折,磨损及漏气等现象,提升整车管线性能。  相似文献   

10.
公交车骨架建模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建模方法,建模工具品种繁多,多根据工程师的经验及个人喜好进行建模。CATIA软件具有强大的三维建模能力和智能化的树结构,在车身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CATIA建模过程中,建模方法对于提高建模效率,确保建模的准确性和后期修改的方便性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基于CATIA的公交车骨架建模方法及快速建模技巧,得到了较高质量的几何模型,模型可修改性较强,建模效率高,为公交车骨架CATIA快速建模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昌伟  戴斌 《隧道建设》2011,(Z2):21-25
现场量测是监视围岩稳定、判断支护衬砌设计和施工方法是否正确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新奥法安全施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为大断面单线隧道,采用传统的围岩量测方法进行围岩变形观测难度较大,为解决围岩变形量测点位置较高、人员靠近困难的问题,在施工中采用了无尺量测技术。结合无尺量测技术在西秦岭隧道TBM施工中的应用情况,介绍利用全站仪进行无尺量测的原理及量测数据的分析。无尺量测技术解决了量测对施工的干扰,同时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被隧道施工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某Ⅲ级围岩场地大跨度双连拱隧道工程为依托,基于弹塑性本构关系和D-P屈服准则,采用"地层-结构"模型,应用ANSYS程序分别对工程中的四种开挖方法(即中导洞全断面开挖、中导洞半断面法、三导洞全断面法、三导洞半断面法等)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评价了四种工法条件下的围岩位移场、围岩应力场、支护结构受力三个方面的变化规律,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以为大跨度连拱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纪铁 《隧道建设》2011,(Z2):77-80
北京地铁六号线朝阳门站1号换乘厅为异型深基坑,且基坑紧邻大型建筑物,确保结构自身及周边环境安全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在控制结构自身变形的方面采取了加强内支撑及增加深浅基坑连接板等方式进行控制,为降低建筑物沉降,主要采取了旋喷桩土体加固的方式进行地层处理。根据监测数据显示:采取以上方法进行加强处理可有效的控制结构自身变形及周边建筑物沉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硬岩地层盾构机掘进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锐 《隧道建设》2011,(Z2):138-143
盾构施工工法因其地表占地小、不影响地面交通、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成为城市地铁施工的首选方法。盾构机的设计比较适合软岩施工,但是城市地下环境极为复杂,软硬岩交错,盾构机不可避免的在硬岩地层施工。通过借助现场施工实例,对施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及经验总结,摸索出一套盾构在硬岩地层的掘进施工技术,并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刀具损坏现象明显减少,施工成本有效降低,施工效率明显提高,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基于三维比奥固结理论和修正剑桥模型,对三维渗流固结耦合模型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软土深基坑降水计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以上海某一实际基坑降水工程为例,对其降水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计算。通过对该工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考虑渗流固结耦合作用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能够很好地模拟基坑降水引起的基坑及土体变形特征。因此,在深基坑降水及其引起周边土体变形的计算中,运用该数值模拟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成果可为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章君 《隧道建设》2011,(Z2):68-72
以深圳地铁5号线西丽-大学城区间(以下简称"西大区间")双联拱隧道偏洞法施工为例,介绍偏洞法的施工步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对施工中遇到的先行小偏洞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过大,隧道渗漏水较多、防水效果不理想,双联拱隧道衬砌方案的革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施工中的经验教训,阐述了处理措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收敛约束法理论为隧道支撑设计之简化分析方法。使用隧道收敛计测资料,借以建立隧道掘进效应函数,并依据地盘与支撑系统之组成律模式,推导在静水应力状态下圆形隧道开挖支撑互制行为之解析解。采用约束损失之递增方法,利用简易试算表工具,提出模拟隧道开挖支撑非线性行为之外显分析。经由外显分析与有限元素分析之比较结果显示,相关收敛约束曲线均呈现一致的趋势。外显分析法提供了模拟隧道开挖支撑互制行为之简易且直接的计算分析方法,收敛约束法理论为隧道支撑设计之简化分析方法。使用隧道收敛计测资料,借以建立隧道掘进效应函数,并依据地盘与支撑系统之组成律模式,推导在静水应力状态下圆形隧道开挖支撑互制行为之解析解。采用约束损失之递增方法,利用简易试算表工具,提出模拟隧道开挖支撑非线性行为之外显分析。经由外显分析与有限元素分析之比较结果显示,相关收敛约束曲线均呈现一致的趋势。外显分析法提供了模拟隧道开挖支撑互制行为之简易且直接的计算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侯小军 《隧道建设》2012,(Z1):45-49
太中银铁路横山隧道主要以水平岩层(岩层水平夹角小于10°)为主,围岩从薄层到厚层,中风化到泥沙层均有。在前期施工中,隧道开挖后拱顶部位围岩极易出现开裂、脱落、掉块,甚至塌方等现象,初期支护施工后拱顶仍然易出现较大沉降、开裂、严重变形等现象,施工进度缓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水平岩层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不断调整开挖方法、初期支护等参数,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关键工序的过程控制和现场管理等措施,形成了一套水平岩层隧道安全、快速的综合施工技术,以期为该类围岩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利平 《隧道建设》2010,(Z1):438-441
分析常见的大跨双连拱隧道中隔墙病害及其产生的机理,通过工程类比和结构分析的方法从中隔墙设计优化、开挖方法、支护方案、防排水系统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有效防止中隔墙出现病害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得以验证,以期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胡学兵 《隧道建设》2011,(Z1):255-259
由于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量的急剧增加,导致城市立交发展迅猛。为了减少地面立交工程对区域规划的破坏,地下立交成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以营盘路湘江隧道和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依托,介绍地下立交的功能定位以及结构设计的控制性因素和施工技术,并以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对象,详细介绍地下立交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为今后其他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