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文章建立了公路代建项目风险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初步确定风险指标的权重,为了减少层次分析法的主观因素影响,引入聚类分析法确定专家权重系数,结合层次分析法所得的初始指标权重,得到风险指标的最终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进行公路代建项目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2.
根据桥梁评价指标多层次、多因素且定性与定量指标并存的特点,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AHP)缺陷,提出了大型桥梁综合评估的模糊可拓层次分析法。该方法将各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用可拓区间数代替点值数定量表示,通过专家组打分构造可拓区间数判断矩阵,进行各层各指标权重计算,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逐级评价,最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以重庆某大跨径斜拉桥为例,将该方法应用其中,建立了基于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斜拉桥综合评估模型,确定了各个评估指标权重,最终得到了综合评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全面考虑影响斜拉桥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因素、反映斜拉桥的综合状况,更好地反映了大跨径桥梁评估中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很好地表达了桥梁评估专家意见,评估结果可靠、适用。  相似文献   

3.
安装在斜拉索梁端的阻尼器种类较多,每一种阻尼器的减振机理不同,通过广泛收集专家意见,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多因素影响下的各种阻尼器进行了评价.确定的权重表明,可靠性为阻尼器的最重要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阻尼橡胶阻尼器、黏性剪切型阻尼器和于摩擦阻尼器位于所有阻尼器的前三名.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模糊数学方法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建立了滑坡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滑坡的稳定性分为五个等级,确定出了影响边坡稳定的19个因子及其分级标准,据各影响因子在引起滑坡滑动中的重要程度,给出了各因子的二级权重。建立了计算各影响因素隶属度的隶属函数和专家评定结果。利用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宋家庄作揖沱崩滑堆积体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为防止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建设管理、地质勘察、基坑工程设计及基坑工程施工等4个方面,根据层次分析法及专家意见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及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并以上海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地铁车站基坑的综合评价为“基本安全”,与实际安全状况吻合,说明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桥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元素,由此建立出桥梁评价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桥梁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集,并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具体桥型选择中的应用,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具体桥型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模糊数学的方法构造出备选桥型的隶属度矩阵,最终将权重矩阵和隶属度矩阵进行模糊运算,得出备选桥型的评价分数值,得到评价分数最高的桥型即推荐桥型。  相似文献   

7.
旧路路基的可利用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相对的、模糊的系统工程.传统的分析方法难以对旧路路基的可利用性做出合理的评价.在综合分析旧路路基可利用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旧路路基可利用性模糊综合评价系统方法.在对各种可利用性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后,选取9个具有代表性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建立了这些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和隶属函数.评价模型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各专家的权威性系数,利用建立的模糊数学模型对路基可利用性进行评价.算例研究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评价旧路路基可利用性方面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7,(4)
基于钢桥面铺装建管养一体化理念,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钢桥面铺装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按公路钢桥面铺装的技术性能、施工质量、养护过程、经济效益等4个准则层及21个指标层划分各指标评定等级,并利用专家评分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进而运用模糊理论进行评价指标隶属度函数分析的钢桥面铺装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最后对某长江公路大桥钢桥面铺装初选方案进行综合评判,确定其优选方案。评价方法可为钢桥面铺装方案比选及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FAHP)方法,建立了人员安全疏散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了层次分析法模型;运用专家评判法获得了安全疏散各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对人员安全疏散系统进行了等级评价.对雪峰山隧道的实例评价,说明该方法能客观公正地完成隧道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系统的指标分析及评价,为科学地协调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健  余政峰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146-149
针对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在分析传统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综合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提出一种主客观评价相结合、模糊技术与决策方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动态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费用指标通过成本模型的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同时结合专家组的定性评价;而在权重的确定上,以G1法确定主观权重,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并将主、客观方法得到的权重进行集成。从而,既可避免人为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对专家意见给予足够的认识。接着,在此基础上,借助指标满意度对定性和定量指标进行综合得到某一阶段的评价结果,最后对各阶段评价结果进行线性叠加来来解决物流中心选址这类多阶段多指标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是影响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和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以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系统建设为目标,根据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确定了21个评价指标,构建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邀请10位专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了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对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计算并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建模方法,构建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的计算模型,确定了综合隶属度和综合评分的计算方法。以我国某段高速公路为例,对其应急救援能力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证实了文中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值的有效性。这一指标体系及其权值客观反映了该高速公路的实际救援能力水平,为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2.
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客流规模相对较低,一般情况下不适宜建设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中大运量的公交系统.在常规公交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提升公交可靠性,提高发车频率和准点率,切实提升常规公交的服务水平,是一种适合中小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提升的实施模式,有利于增加公交服务吸引力,提升公交分担率,促进中小城市的交通系统朝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机动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拥堵已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发达地区中小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已较为突出,影响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以及市民出行的便捷性。本文以浙江省海宁市交通拥堵治理为例,系统介绍了其交通运行状况,并分析了交通拥堵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规划引领、道路系统优化、公交优先发展、停车差异发展、慢行系统完善、堵点综合治理、加大管理力度”七大治理措施,为发达地区中小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将模糊重心决策法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方案中,在确定指标权重向量时进行了改进,引入模糊一致矩阵,无须进行检验。同时给出了一个连续的语言标尺,有利于专家充分表达评测意见,指标的重心排序可避免传统模糊综合评判中指标被淹没和信息丢失的现象。该法可利用所有的评价信息,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合理应用决策数据中不同专家的背景知识,找出地铁施工过程中安全测评体系的关注重点,根据地铁施工的特点和SHEL安全模型理论,建立以人-软件(L-S)、人-硬件(L-H)、人-环境(L-E)和人-人(L-L)4个环节为基础的钻爆法地铁施工安全指标体系。请专家给出指标语义评价等级和指标权重语义评价等级,并根据其与三角模糊数的对应关系分别得出三角模糊数评价值。针对不同专家的重要性程度差异,提出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群一致性评价方法,得出专家综合权重,集结评价数据,最终得到安全评价结果。最后,对青岛地铁1号线过海段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解决群评价过程中专家个体权威与群体共识难以兼顾的问题,能够充分利用群决策中的原始评价信息,提高地铁施工安全水平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中运量公交作为大运量轨道交通的延伸与小运量公交的补充,受到包括上海在内的众多城市交通建设的青睐。以临港新片区中运量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项目的功能定位与特征,并以此为基础从客流效率、运行服务、乘客满意度和交通影响四个维度构建了其运行服务评估指标体系,最终由层次分析法获取了各指标权重以及最终评估模型。该模型既具针对性又有普适性,为研究其他城市中运量公交运行评估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繁多复杂等特点,为保障PPP项目的成功实施,提出基于改进熵权灰色模糊理论的风险评价方法。首先,考虑风险动态性特征,采用Delphi法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按阶段进行有效识别,建立相应的风险指标体系; 其次,通过灰色聚类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构建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利用灰色白化权函数实现风险指标信息的透明化,借助模糊理论计算风险综合评价值,判断项目风险等级,并采用改进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主客观权重; 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青岛地铁3号线实际案例中。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风险等级为“中等”,评价模型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同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跨座式单轨作为中等规模城市轨道交通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农  雷慧锋  郭锴 《隧道建设》2015,35(7):623-628
为能给中等规模城市选择一种经济适用环保高效的轨道交通系统制式,通过分析我国的城市结构特征、轨道交通发展政策和现状,进而说明我国中等规模城市对轨道交通的需求具有中低运量系统需求大、对投资建设及运营经济性、环保性和运营效率安全要求高等特征,通过分析轮轨轻轨制式钢轮钢轨(高架B型车、C型车)、(跨座式)单轨、直线电机、胶轮导轨和中低速磁浮等系统对需求特征的适应性,并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对比,指出跨座式单轨应成为轻轨(中运量)系统的主导模式,最后对如何促进跨座式单轨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小城镇分类标准中,对小城镇的概念及定义做了明确界定,分析了小城镇的几个重要特征,即社会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特征、居民出行特征、公交需求特征和供给特征。采集了一些典型小城镇的交通特征指标,并就这些特征指标值和大中城市做了相应对比,明确了小城镇概念及其交通系统特性。重点关注目前我国小城镇公交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小城镇公交运行的实际情况,给出小城镇公交线网规划指标的推荐数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评价方法的隧道岩溶突水地质灾害综合预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隧道岩溶突水地质灾害预警方法,首先建立了岩溶区隧道施工期岩溶突水地质灾害系统,该系统分为预测、预报和预警3个部分,给出了系统各级指标,并选取典型指标建立评价体系。然后针对宜万铁路典型的风险隧道的岩溶突水地质灾害情况,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尝试建立一种隧道岩溶突水地质灾害的综合评估方法。最后结合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施工实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施工揭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和实际工程揭示情况一致,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