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国内外若干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路网规划实例,综合介绍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意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划理念、路网结构特性、路网合理规模、客流集散点的标定、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用地控制等方面的探索性思路,并提出了若干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兴区域性中心城市不断出现。文章对新兴区域性中心城市骨架路网的布局形态进行了研究,认为应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城市形态、发展方向、区域性重大发展规划、周边路网等因素的影响,再进行骨架路网的布局研究。最后,文章以合肥市为例,详细介绍了其在行政区划调整后高速公路布局的思路和成果。  相似文献   

3.
分析目前上海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方案存在的问题,对东京、巴黎等国际特大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设计的经验作了分析和概括。在线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设计私有制瘃调整方案,并简要说明了调整方案的规模、结构及功能特点。调整方案能更好地符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更符合主客流方向,具有换乘次数少、辐射能力强、城市综合交通运输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新兴城镇群干线路网合理规划的思考--以东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新兴城镇群的快速崛起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随着这些城镇群的发展,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干线路网建设滞后是其主要表现.早期建设的干线路网,已很难适应新兴城镇群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规划调整.本文以处于珠江三角洲黄金走廊地带的东莞市为例,分析了干线路网规划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原则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Visum的路网容量计算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晶  于雷 《城市交通》2006,4(2):68-73
道路网容量问题是交通规划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大量学者对该问题进行过研究,其中与交通分配结合起来的交通模拟分配法计算路网容量的模型在实际规划中被广泛应用。将运筹学中图论的理论与传统交通分配方法相结合,提出通过建立路网辅助图的方法计算路网容量。在研究方法中,利用交通规划软件PTV的Visum,对北京中关村地区OD实际交通量分配的结果,运用路网辅助图的方法计算出该地区路网的容量。然后,通过改建该地区的路网结构,对新的路网结构进行新OD实际交通量分配,计算新的路网结构中的路网容量。最后对两次路网容量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改建后路网是否增容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路网规划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为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从定性走向定量,同时作理论上的准备工作,应用系统分析和网络图论的方法对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关键环节路网合理规模,路网形态,初级路网规划方法及软件数据流图逐一作了探讨,概括了路网规划的主题思想,对轨道交通规划的前期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在路网规划中不重视支路网的规划,导致许多城市支路网密度低下,并影响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和制约城市经济发展。本文以常州市支路网规划为例,首先分析支路网现状,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对城市中心区按用地性质进行功能分区;通过规范支路网密度及满足公交覆盖率的要求,计算各功能分区的支路网密度;基于路网密度的要求下,对中心区支路网进行调整规划,并针对近期地块开发及区域交通组织,提出近期支路网实施规划;最后对支路网规划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支路网规划建设及管理措施,以期达到指导常州市支路网规划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避免对土地进行盲目、无序地开发,从而带来所引发的交通量超出周边城市道路网络容量,或开发强度不足而没有充分利用土地价值等问题,一个解决思路是在确定从周边各区域至所研究的目标区域的所有路径、路径通行能力和路径流量的基础上,以路网的剩余容量为限制条件,论证所研究目标区域的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尝试建立数学模型以描述路网的剩余容量与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的关系,并给出算法。最后,以一个实例论证此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雾霾对城市交通路网的影响主要包括交通数据缺失、交通安全和污染物排放三大问题.首先,基于城市交通数据监测系统,增加路网模型中驾驶员对能见度因素的反应特性,建立雾霾情况下交通路网模型,包括车道模型和交叉口模型两部分.然后,建立雾霾情况下交通路网模型评价指标,包括路网交通数据缺失率、交通危险系数和路网车辆污染物排放指标.最后,通过雾霾对路网影响程度和影响区域的仿真,得出如下结果:雾霾程度越严重、影响区域范围越大,交通数据缺失率越高,越不利于交通安全,同时污染物排放越多.  相似文献   

10.
针对以往道路网容量模型在假设,模型建立及算法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基于特定OD分布形态的路网容量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模型为考虑一定服务水平限制下能通过路网机动车的最大容量,反映OD需求分布形态与路网匹配程度,下层问题是考虑OD需求分布条件下用户均衡分配问题,并为模型设计了算法求解。最后以上海市某区域的目标年规划路网的属性条件为例,求出容量可行解。实例结果分析表明,该模型、算法有效,能为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路网规划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浙江交通建设引领城镇化发展,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十八大后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交通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其发展。分析结合浙江近30年来的交通建设实践,为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研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交通模式、编制远城区综合交通规划逐渐成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关注的热点。远城区是位于主城区外围的市级下属行政区划。通过分析编制远城区综合交通规划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总结了远城区交通需求的特殊性以及远城区与主城区的交通关系,指出远城区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交通问题。最后,结合武汉市既有相关规划的编制经验,探讨城乡一体化交通发展对策和远城区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路客运交通枢纽选址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如何实现城市公路客运交通枢纽的合理布局是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实现以人为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分析了影响城市公路客运交通枢纽选址规划的因素、选址原则,并在总体上论述了城市公路客运交通枢纽选址规划方法,同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如何实现城市公路客运交通枢纽的合理布局是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实现以人为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分析了影响城市公路客运交通枢纽选址规划的因素、选址原则,并在总体上论述了城市公路客运交通枢纽选址规划方法,同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大城市建成区支路规划缺位、管理能力不足及断面设计精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有必要加强支路网系统性解决方案研究。鉴于此,从支路发展的自身特点出发,归纳总结支路网基本功能、要求和价值意义,明确了支路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城市建成区城市与交通发展特点,以佛山市禅城区为例,通过充分认识禅城区地方发展诉求和支路网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划引领、强化落实、优化布局、制度创新、功能导向和精细化设计等六大支路网改善与提升策略,在形成禅城区支路网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可为其他大城市建成区支路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型城镇化对县域公路网的新要求,深入分析了县域公路网规划的关键问题,提出从对外通道和内部网络两方面布局县域公路网的方法,对外建立主通道、内部运用层次布局法构建了干路层-联网层-社区层的层级路网,并给出了对外主通道与干路层、联网层、社区层统筹规划的具体方法,可为县域公路网科学规划与建设提供一定的依据,支撑县域科学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路建设形势的变化要求各省对其干线公路网进行调整完善。文章在界定省域干线公路内涵的基础上,对省城干线公路网规划调整中的规模调整、结构调整和布局调整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调整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干线公路穿集镇段的处理方案进行了探讨。并以安徽省干线公路规划调整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可供省城干线公路网规划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突飞猛进,我国大中城市都进入了大规模、快速的城市更新进程中。道路交通系统在城市的更新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也会大大促进当地经济和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故城市更新必须在交通规划控制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9.
城市快速路网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舟 《交通标准化》2010,(15):119-122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扩大;同时,由于市民购买力增强,城市交通机动化水平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故前瞻性地做好规划,抓紧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